吴铱
-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南林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杧果切叶象生物学特性及治理措施被引量:2
- 1992年
- 杧果切叶象(Deporaus marginatus Pascoe)专一为害杧果(Mangiferaindica L.)嫩叶。该虫在云南一年发生3~4代,世代重叠显著,生活史较为复杂。主要以幼虫和极少数成虫越冬。卵期2~3天;幼虫3龄,1~3龄历期分别是1~2、2~3和4~5天;蛹期10~14天;成虫期7~15天。成虫平均寿命114天。雌成虫将产有卵的嫩叶自叶片近基部处整齐咬断而使果树落叶,甚至秃枝。为害盛期5~10月。雨湿条件对该虫的发生程度和为害周期有重要影响。旱季翻耕园地、雨季拾毁切落叶以及药剂挑治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 欧晓红吴铱
- 关键词:生物学芒果
- 会泽新松叶蜂Neodiprion huizeensis生物学特性观察被引量:6
- 1990年
- 会泽新松叶蜂 Neodiprion huizeensis Xiao et Zhou 是华山松的重要害虫。在云南会泽县一年发生2代,以预蛹期在地被物和表土内越冬。幼虫6龄,有群集性。长尾大麝鼩 Crocidura dracula Thomas 是害虫的有效捕食者,对茧蛹的捕食率在50%~90%之间。保护天敌、适当用药和人工剪除有虫枝是可行的防治措施。
- 徐正会徐志强吴铱
-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生命表
- 昆明地区松纵坑切梢小蠹发生规律及其综合治理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0
- 1987年
- 本文报道了松纵坑切梢小蠹(Blastophagus piniperda L.)生物学特性研究的初步结果:在昆明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越冬,无明显冬蛰现象;部分越冬成虫两次侵蛀寄主树干繁殖,产生妹姊世代,树皮下各虫态群体峰期为2—4月。火烧迹地等易导致为小蠹虫源。反常的初春低温可造成60%以上的幼虫死亡;一种谷盗(Temnochila sp.)对寄主内小蠹种群的捕食率达53.8%。在合理落实营林管理,促进林分正常生长的基础上,做好经常性的虫情监测,经过清理蠹害虫源(特别包括新侵害木),以期小蠹种群长期处于经济为害水平以下。
- 王海林陈尚文吴铱蒲茂光
- 松纵坑切梢小蠹生物学特性及清理蠹害木为主的治理研究
- 吴铱王海林韦淑成汪玉林李雪东
- 该课题包括对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以及负责方旺林场小哨林区7000多亩云南松林以清理蠹害木为主的治理示范。通过1987年以来的边研究、边治理,逐步明确该林区蠹害木清理的安全期为1-3月,同时提出了安全清理蠹...
- 关键词:
- 关键词:云南松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