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宝贵 作品数:15 被引量:83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攀登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99m)Tc-MIBI心肌SPECT显像在X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3 1996年 为估价心肌显像在 X 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用^(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对21例有典型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运动试验心电图阳性而诊断为 X 综合征的患者进行了心肌 SPECT 显像,并与17例临床有胸痛、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运动试验心电图阴性的非 X 综合征患者和26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肌显像进行对比。结果:21例 X 综合征患者经心肌 SPECT 检查11例有心肌缺血,其心肌缺血半定量计分为1.1±0.3,而冠心病心绞痛者心肌缺血计分为1.8±0.7(t=3.174 6,P<0.01)。故心肌 SPECT 显像可检出部分 X 综合征的心肌缺血,其缺血程度比冠心病心绞痛者轻。 田月琴 刘秀杰 乔树宾 史蓉芳 刘蕴忠 周宝贵 徐义枢关键词:X综合征 心肌缺血 锝^99M 核素心室造影对保留二尖瓣的二尖瓣替换术临床疗效的初步评价 1996年 目的:评价保留二尖瓣的二尖瓣替换术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对13例二尖瓣病变患者术前术后进行心功能测定。测定参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局部射血分数、右心室射血分数及舒张末期与收缩末期的径线缩短率。结果:保留二尖瓣组(n=7)左心室射血分数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左心室侧壁、下壁心尖部局部射血分数明显改善。不保留二尖瓣组(n=6),左心室射血分数于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仅左心室侧壁局部射血分数改善。结论:保留二尖瓣的二尖瓣替换术对术后心功能的改善具有良好的效果,核素心室造影对评价手术疗效是一种有价值的无创性方法。 史蓉芳 刘秀杰 萧明第 孙立忠 李胜亭 周宝贵 陈文琦 褚克维关键词:心室造影 心脏功能 心脏瓣膜手术 心房心室起搏在核素位相分析检出心律失常患者异位激动点中的应用 1996年 对17例预激综合征(WPW)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患者以及3例阵发性率性心动过速(VT)患者用心房心室起搏方法诱发其 SVT 及 VT 发作。结果表明,心房心室起搏大大提高了放射性核素位相分析(PA)对旁道与心室异位激动点的检出率。17例 WPW 患者在诱发 SVT 时,PA 对旁道的检出率由诱发前的68.2%增加到95.5%;3例阵发性VT 患者,在诱发 VT 时,PA 均检出心室异位激动点。由此可见,心房、心室起搏对异位病灶的诊断及消融疗效的判断是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史蓉芳 王中干 李胜亭 周宝贵 陈文琦 褚克维 刘秀杰关键词:心律失常 心室显像 位相分析 ^(99m) Tc-P357血栓显像诊断急性肺栓塞的初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997年 为评价99mTcP357血栓显像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价值及其安全性,对7例疑有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的患者,经静脉注射99mTcP357,1和2小时后行肺平面及断层显像,并与99mTc大颗粒聚合白蛋白肺灌注显像、肺动脉造影、超高速CT、DSA和螺旋CT对比。结果:4例急性肺栓塞中3例99mTcP357血栓显像阳性,1例溶栓后1个月血栓显像为阴性;另外3例显像结果为阴性,临床诊断分别为慢性肺栓塞、肺血管炎和高血压。初步临床研究表明,99mTcP357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有较大价值。 张晓丽 刘秀杰 史蓉芳 程显声 程显声 戴汝平 陈白屏 刘蕴忠 戴汝平 周宝贵 李胜亭 JFBorer关键词:肺栓塞 放射性核素显像 锝99M 读肺灌注显像须结合临床及其他影像学检查——附6例特殊病例检查结果 2002年 王雪梅 史蓉芳 方纬 田月琴 周宝贵 楮克维 郭风 郭新华关键词:肺灌注显像 肺栓塞 首次通过肺灌注显像对瓣膜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讨首次通过肺灌注显像 (FPPPI)联合肺灌注显像 (PPI)对瓣膜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 (PH)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二尖瓣病变为主的瓣膜病患者 116例 ,术前均行右心导管、FPPPI及PPI、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 10 5例患者术后 5~ 14d再次行FPPPI及PPI,33例患者于术后 3~ 11个月进行第 3次FPPPI及PPI复查。按右心导管测得的平均肺动脉压力 (MPAP)水平分为正常、轻度升高、中度升高、重度升高组。结果 ① 116例患者FPPPI法所测肺平衡时间 (LET)、上肺野与下肺野比值 (S L)及超声心动图所测肺动脉压力 (EPAP)与右心导管所测肺动脉收缩压 (SPAP)的r值分别为0 85 6 ,0 5 0 3及 0 5 72 (P <0 0 1)。②以MPAP为标准 ,FPPPI、PPI及FPPPI +PPI测定肺动脉压力的灵敏度分别为 94 7%、78 8%及 96 4 % ,特异性分别为 6 8 3%、5 2 8%及 72 7% ,准确性分别为 85 3%、70 7%及 89 7%。③ 10 5例患者术前与术后 5~ 14dLET分别为 (2 7 71± 10 85 )s和 (2 0 96± 6 2 5 )s(P <0 0 0 1) ;S L分别为 1 4 3± 0 4 1和 1 30± 0 35 (P <0 0 0 1)。④LET在MPAP轻度、中度、重度升高组的完全改善率分别为 4 7 6 %、34 5 %及 1 4例 ;部分改善率分别为 4 0 5 %、6 2 1%及 3 4例 (P <0 0 0 1)。S 王雪梅 史蓉芳 潘世伟 方纬 王道宇 周宝贵 王琦关键词:瓣膜性心脏病 PPI 肺动脉压力 肺灌注显像 肥厚型心肌病手术前后核素显像所见一例 1998年 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室间隔或心肌游离壁非对称型肥厚或对称型为特征的一类心肌病.患者常可发生猝死.目前以内科药物治疗为主,而对于少数药物疗效不满意患者,可采用手术治疗.放射核素心室造影与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相结合,对该病的诊断及手术疗效的判断,是一种客观和可靠的无创伤性方法.本文报告一例肥厚型心肌病手术前心肌断层显像与手术前、后核素心室造影的结果.患者男性,36岁,1997年2月10日因活动性心悸、胸闷伴有发作性晕厥2年,加重半年入本院内科.入院前后曾口服心得安或异搏定等药物。 史蓉芳 王道宇 魏红星 周宝贵 刘秀杰 泰迁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 外科手术 放射性核素 心室造影 急性肺血栓性栓塞的核素显像诊断与疗效判断(附10例报告) 被引量:9 1998年 目的评价核素显像对急性肺血栓性栓塞的诊断与疗效评价的价值。方法对10例临床确诊或可疑为肺栓塞的患者进行核素肺灌注、肺通气、肺血栓灶以及双下肢深静脉显像,4例与肺动脉造影或电子束CT结果对照。8例患者溶栓后复查肺灌注显像,2例患者复查肺血栓灶显像。结果肺灌注显像+下肢深静脉显像对急性肺栓塞诊断的阳性率为100%,与X线检查结果基本一致,溶栓后复查提示肺血流均有明显改善乃至恢复正常。结论核素显像对诊断急性肺栓塞以及判断疗效是一种准确、可靠的无创性手段。 史蓉芳 刘秀杰 张晓丽 李胜亭 刘蕴忠 周宝贵 陈文琦 郭风 褚克维 王道宇 方纬 王文明关键词:放射性核素显像 血管造影术 放射性核素显像对下肢深静脉病变和肺栓塞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6 1997年 为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肺栓塞发病之间的关系,对171例临床诊断为下肢静脉病变者,使用99mTc大颗粒聚合白蛋白(MAA)进行下肢深静脉和肺灌注显像。其中10例行X线下肢静脉造影,18例肺栓塞患者行DSA检查,15例行MRI检查。结果:下肢深静脉及肺灌注显像可见171例下肢静脉病变患者中有98例(573%)合并肺栓塞;98例肺栓塞患者中股静脉以上梗阻为79例,占806%。与DSA、MRI和X线下肢静脉造影检查的符合率分别为889%、867%和900%。故核素下肢深静脉显像结合肺灌注显像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动脉栓塞的有效方法。 刘蕴忠 刘秀杰 史蓉芳 吴清文 周宝贵 周宝贵 刘华平 郭风 褚克维 刘华平 刘华平 丁海勤关键词:血栓性静脉炎 肺栓塞 显像 酷似假性室壁瘤的心脏淋巴管瘤一例 1997年 酷似假性室壁瘤的心脏淋巴管瘤一例田月琴史蓉芳刘蕴忠周宝贵王道宇刘秀杰患者男,42岁,因心电图异常3年余、间断心悸半年,于1996年3月1日第二次入院。患者于1992年9月体检时发现心电图有异常Q波,当地医院X线胸片示“靴型心”,因无症状故未予治疗。1... 田月琴 史蓉芳 刘蕴忠 周宝贵 周宝贵 刘秀杰关键词:心脏肿瘤 淋巴管瘤 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