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秀苗
- 作品数:39 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百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艺术更多>>
- 应用型本科院校外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以百色学院为例被引量:1
- 2014年
-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对外语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本文旨在通过资源的整合优化构建立体化的外语教学资源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 农雅琪周秀苗
-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 北路壮剧亲属称谓文化内涵及英译策略研究
- 2016年
- 北路壮剧中的亲属称谓特征及文化内涵有:田林壮剧亲属称谓父系、母系不分,直系、旁系相同,血亲和姻亲相混,侄辈孙辈男女称呼相同,它们是血缘婚制表现在称谓上的一种遗迹。此外,田林壮族先民与汉族有交流,不断吸收汉族先进文化,从汉语中借词代替了本民族中的原有称谓;壮族重视血缘亲族关系,亲属称谓出现泛化特征。在英译时可采用充分性与可接受性、换算与变通策略。
- 周秀苗
- 关键词:北路壮剧亲属称谓文化内涵英译
- 民俗文化与乡村振兴研究综述
- 2024年
- 乡村振兴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我国实施的国家战略。民俗文化是中国乡村文化特色的集中体现,是乡村振兴的“文化稳定器”和“资源蓄水池”。文章对学界关于民俗文化与乡村振兴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结果表明目前仍然存在民俗文化与乡村振兴理论体系建构研究不完善、媒介技术应用和实践研究不足、民俗文化内在发展规律研究不足等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
- 陈发钦周秀苗蒋业政
- 关键词:民俗文化
-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精读网络课程建设研究——以百色学院为例被引量:1
- 2012年
- 长期以来,内容多课时少、师资匮乏、缺乏真实语言学习环境,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精读课程教学与学习急需解决的难题,开发大学英语精读网络课程,利用互联网进行多媒体教学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办法。构建大学英语精读网络课程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学中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新型学习(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 周秀苗杨军
- 关键词:大学英语精读网络课程
-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实证调查与研究——以百色学院为例被引量:2
- 2013年
- 在高校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背景下,文章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大学英语教师在背景、知识结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情感因素及其专业发展意识五个方面的现状,提出一些有效推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以期能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提供参考。
- 周秀苗
- 关键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教师教育
- 如何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
- 2001年
- 长期以来,非荚语专业学生的荚语听力理解能力较差。学生可以从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足够的词汇量、扩大阅读面、培养和提高听力技能等方面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 周秀苗
-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学生语言基础文化背景知识听力技能
- 从壮剧文化特色看翻译的异化与归化被引量:2
- 2012年
- 壮剧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是壮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应当"走出去"为扩大中文文化在世界影响作出贡献。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在壮剧英译实践中,译者必须采用异化方法,尽量保留壮剧的民族文化特色,突出壮文化的价值和地位。同时,考虑到英语国家读者对壮文化的接受能力和译文的可读性,译者可通过归化翻译对壮文化加以补充说明,使译文符合英语语言文化规范,以便达到交流与沟通的目的。
- 周秀苗
- 关键词:翻译异化归化
- 北路壮剧语言特色及英译原则被引量:4
- 2012年
- 北路壮剧全面反映了壮族的历史生活风貌,体现了壮族人民宽容的文化心理和进取的民族精神。北路壮剧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是壮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应当"走出去"为扩大中文文化世界影响做出贡献。北路壮剧的语言多姿多彩,丰富生动,具有修辞化、诗词化、个性化和曲化的民族特点。要成功地英译壮剧,必须把握好文化"传真"原则和"传神达意"原则。
- 周秀苗
- 关键词:北路壮剧语言特色英译原则
- 民族思维方式与英汉句法结构被引量:1
- 2005年
- 阻碍人们的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并不是英汉语句法结构的差异,而是思维方式。因此,研究思维方式是相当重要的。文章通过列举一些常见的英汉语句子,试图探索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在语言句法结构上的体现,以便排除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思维方式的干扰。
- 黄勇周秀苗
- 关键词:英汉民族句法结构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
- 英汉外来词修辞特色对比分析研究
- 2009年
- 语言象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最简单的影响是词的借贷。只要有文化借贷,就可能把有关的词借过来。从其它民族语言借入一定数量的词成为任何语言词汇扩大发展的一条不可缺少的途径。英汉语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外来词,外来词的恰当使用会创造出英汉语固有词所不能达及的修辞效果。但由于不同的社会历史、民族传统文化心理、语言结构等因素,外来语在英汉语修辞中有着相同之处的同时也存在着各自独特的功能。
- 周秀苗
- 关键词:英汉语外来词修辞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