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贞学

作品数:13 被引量:89H指数:7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新生儿
  • 2篇血液
  • 2篇血液流变
  • 2篇血液流变学
  • 2篇耐药
  • 2篇脑出血
  • 2篇急性
  • 2篇急性期
  • 2篇出血
  • 1篇胆红素
  • 1篇胆红素血症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原
  • 1篇地区女性
  • 1篇淀粉酶
  • 1篇新生儿高胆红...
  • 1篇新生儿高胆红...
  • 1篇新型隐球菌
  • 1篇新型隐球菌感...
  • 1篇血浆

机构

  • 13篇海南省人民医...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海南农垦那大...

作者

  • 13篇周贞学
  • 6篇钟海英
  • 2篇符月琴
  • 2篇王旭明
  • 2篇高长玉
  • 2篇宋星宇
  • 2篇王鹏程
  • 2篇陈涛
  • 2篇黄涛
  • 1篇陈家诚
  • 1篇吕素君
  • 1篇陈家骐
  • 1篇马粤建
  • 1篇李灼日
  • 1篇王丹丹
  • 1篇郭红荔
  • 1篇王志刚
  • 1篇侯金英
  • 1篇夏兰
  • 1篇符生苗

传媒

  • 3篇海南医学
  • 3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5
  • 1篇1996
  • 1篇199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中栓溶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8
1996年
性溶二聚体(D-DIMER、D-二聚体)是交联型纤维蛋白经纤溶酶水解后所产生的降解产物,正常人血中基本无此物,当料溶作用增加时,血中才会大量出现,本文采用乳胶法对50例正常人及385例各类疾病患者血清中D-二聚体值进行检测、结果显示,50例正常人均为阴性,而DIC、各类癌肿、死胎、妊高症及心脑血管病等,阳性率不同程度增高.本文时3例DIC患者的动态观察揭示,D-二策体的检测是DIC时最早出现的阳性指标之一。对11例手术患者术前术后的动态检测反映了手术前后凝血和纤溶的状态。故此认为.D-二聚体的检测能特异地敏感地反映了这些疾病所引起的凝血障碍,对帮助临床及时诊断,提高治疗效果,对指导临床使用抗凝剂,均有实用的价值和重要的意义。
夏兰宋星宇周贞学王志刚
关键词:血清栓溶二聚体
检测血浆D-二聚体、FDP、TNT对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9
2010年
目的探讨D-二聚体、FDP和TNT在心肌梗死患者病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2例AMI,28例UAP,22例SAP患者采用乳胶凝集法进行D-二聚体及FDP检测,采用干化学分析法进行TNT检测。结果AMI组与UAP组、SAP组、对照组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SAP组与对照组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参考指标及稳定性心绞痛和不稳定性心绞痛鉴别的参考指标,TNT能对AMI做出早期诊断,并且有特异性,且灵敏度高,其检测迅速、方便,与D-二聚体、FDP联用有助于提高AMI的诊断。
钟海英周贞学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肌钙蛋白T
1060例孕妇和新生儿TORCH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了解TORCH(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情况,为妇幼保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检测血清中TORCH特异性IgM。结果676例孕妇TOX、RUV、CMV和HSV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0%、3.8%、7.7%、13.5%;384例新生儿TOX、RUV、CMV和HSV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率分别0、0.5%、1.6%和0.8%。结论检测TORCH-IgM对优生优育有着重要关系。
周贞学
关键词:TORCH感染孕妇新生儿
脑出血急性期舌象和血液流变学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通过对脑出血急性期舌象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观察,探讨舌象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8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在入院后24 h内观察其舌色、舌苔及舌形,并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分析舌象和血液流变学两者的关系。【结果】胖舌组全血低切黏度显著高于瘦舌组(P<0.05);紫舌组、暗红舌组纤维蛋白原指标显著高于淡红舌组、红舌组(P<0.05或P<0.01);红/绛舌合并与紫/暗红舌合并比较,前者纤维蛋白原明显低于后者(P<0.01);舌苔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紫、暗舌不仅是中医瘀血的标志,也是血液流变学指标增高的标志,舌象能反映血液流变学的一些变化;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测定对阐明舌色的形成原理具有一定价值,脑出血急性期纤维蛋白原升高可做为中医瘀血证辨论诊断的标志之一。
符月琴高长玉吕素君陈涛王鹏程黄涛周贞学
关键词:脑出血舌象血液流变学
WLJY—9000型伟力彩色精子质量分析仪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
2005年
周贞学钟海英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G6PD活性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通过新生儿G6PD活性检测,了解该地区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的新生儿G6PD缺乏情况,为高胆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美国Bio-Rad公司生产的新生儿G6PD微孔板测定系统,比色分析法定量测定高胆和非高胆的新生儿G6PD活性。结果:检测新生儿111例,其中60个高胆患者G6PD阳性率为10%,51个非高胆的新生儿G6PD阳性率为0%。患高胆的新生儿G6PD活性较低,阳性率明显高于非高胆的新生儿(u=2.78,P<0.05;χ2=5.39,P<0.05)。结论:G6PD缺乏为新生儿高胆的重要原因,对G6PD缺乏的高胆新生儿进行早期干预,能有效减轻G6PD缺乏新生儿溶血的程度和避免发生核黄疸。
周贞学钟海英
关键词:新生儿
海口地区女性解脲脲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海口地区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情况和药敏变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用珠海丽珠生物技术研究所生产的支原体药敏试剂盒检测902例宫颈分泌物,分析其感染情况和常用抗生素的药敏状况。结果 902例受检患者解脲脲原体培养阳性398例;各个年龄组的女性解脲脲原体感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为:强力霉素15.33%、美满霉素7.04%、交沙霉素1.51%、克拉霉素13.07%、罗红霉素15.33%、阿奇霉素14.82%、氧氟沙星23.37%、左旋氧氟沙星10.80%、司帕沙星13.57%。同一种药物在不同年龄段患者的敏感率是不同的,不同药物的最高敏感率分布的年龄段差不多。结论解脲脲原体对四环素类的美满霉素和大环内脂类的交沙霉素的敏感性较高,均超过95%,可作为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首选抗生素和经验用药。
钟海英周贞学王旭明郭红荔
关键词:女性解脲脲原体药敏试验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淋菌的结果分析
1995年
本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3853例疑为淋菌感染患者进行了检测,检出阳性者961例,阳性率24.9%,对照培养法576例,检出阳性者38例,阳性率6.6%。结果表明PCR法具有高度特异性、敏感性和选择性,且快速。简便,是临床处理大批标本的一种最理想的方法,适于临床推广。
符生苗王丹丹周贞学马粤建侯金英宋星宇陈家骐
关键词:淋菌感染检出阳性率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一种简便检测新型隐球菌感染的方法分析
2008年
目的分析脑脊液常规检查对新型隐球菌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细胞计数板直接观察和墨汁负染色法确诊。结果45例隐脑患者脑脊液中,采用细胞计数板直接观察到隐球菌的43例,占95.6%,与墨汁负染色法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脊液常规检查增加隐球菌检测,能防止隐脑的漏诊和误诊及提高隐脑的治愈率。
周贞学钟海英
关键词:脑脊液新型隐球菌细胞计数
胰淀粉酶水平变化与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胰淀粉酶(P-Amy)水平,观察P-Amy水平变化与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根据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将所纳入研究对象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PA)和轻症急性胰腺炎(MPA),其中SPA组60例,MPA组56例。收集两组患者入院3 d内的血清及治疗后的血清。另取健康对照者34例,收集健康自愿者血清。检测血清中P-Amy浓度。结果 SPA组血清P-Amy浓度[(1 012.5±210.3)U/L]显著高于MPA组[(578.6±121.9)U/L]和健康对照组[(20.4±4.1)U/L](P均<0.01),MPA组血清中PAmy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SPA患者经过治疗后其血清中P-Amy浓度显著低于治疗前[(25.3±5.9)U/L vs(1012.5±210.3)U/L,P<0.01],与健康对照组血清中P-Amy浓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MPA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血清中P-Amy浓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23.1±3.6)U/L vs(578.6±121.9)U/L,P<0.01];治疗后血清中P-Amy浓度与健康对照组血清中P-Amy浓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P-Amy水平的变化可以预示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
古升陈家诚周贞学李灼日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轻症急性胰腺炎胰淀粉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