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呼闯营

作品数:29 被引量:100H指数:7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苏州市“科教兴卫工程”青年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细胞
  • 8篇胃癌
  • 8篇癌细胞
  • 7篇胃癌细胞
  • 6篇凋亡
  • 4篇胰腺
  • 4篇食管
  • 4篇细胞凋亡
  • 4篇腺癌
  • 4篇内镜
  • 3篇蛋白
  • 3篇胰腺炎
  • 3篇脂氧素
  • 3篇脂氧素A4
  • 3篇食管腺癌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缬草
  • 3篇胃癌细胞凋亡
  • 3篇腺炎

机构

  • 18篇苏州大学附属...
  • 8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苏州市第五人...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吴江市第一人...
  • 1篇广东省中山市...
  • 1篇苏州市相城人...

作者

  • 29篇呼闯营
  • 11篇王少峰
  • 7篇易粹琼
  • 5篇殷国建
  • 5篇唐文
  • 4篇周春华
  • 4篇熊汉华
  • 3篇陈凤鸣
  • 3篇胡端敏
  • 3篇薛存宽
  • 3篇叶建明
  • 3篇方华梅
  • 3篇陆芹
  • 2篇眭振宇
  • 2篇钱鸣杰
  • 2篇皇甫丽
  • 2篇兰康华
  • 2篇周维霞
  • 2篇柴晓哲
  • 2篇蒋晓红

传媒

  • 4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江苏医药
  • 2篇临床消化病杂...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抗感染药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5
  • 6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中E-cadherin、TGF-α和EGFR的表达
目的:研究反流性食管炎(RE)、Barrett食管(BE)及食管腺癌(EACa)中上皮钙粘蛋白(E-cadherin)、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及其意义.结论:E-cadherin...
呼闯营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上皮钙粘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Α
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行EMR的结直肠息肉患者825例,对纳入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息肉特征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825例患者中有33例(4.0%)出现迟发性出血。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00)、高血压病史(P=0.013)、术中出血(P=0.000)、息肉部位(P=0.026)、息肉大小(P=0.014)、息肉形态(P=0.042)和息肉病理(P=0.044)是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P=0.003,O^R=3.266,95%CI:1.485~7.187)、术中出血(P=0.000,O^R=39.630,95%CI:14.031~111.935)和息肉直径≥10 mm(P=0.014,O^R=2.725,95%CI:1.223~6.069)是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病史、术中出血和息肉直径≥10 mm与迟发性出血密切相关,提前预防可减少迟发性出血的发生。
王嘉琪呼闯营
关键词:结直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迟发性出血
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幽门螺杆菌的防耐药变异浓度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比较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防耐药变异浓度(MPC).方法:肉汤法富集1×1010CFU/mL的H.pylori临床分离菌16株,采用标准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初测MPC(MPCpr),计算50%和90%菌株的MIC即MIC50和MIC90,计算90%菌株的MPC即MPCpr90,计算选择指数(MPCpr90/MIC90).结果:在16株H.pylori临床分离菌株中,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对H.pylori耐药分别为2、1、4和2株.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H.pylori敏感菌株的MIC50分别为0.13、0.13、0.25和0.50mg/L,MIC90为0.50、0.50、1.00和0.50mg/L,MPCpr90为8.0、2.0、8.0和2.0mg/L,选择指数为16.0、4.0、8.0和4.0.结论:莫西沙星和加替沙星的抗H.pylori活性强于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而加替沙星和环丙沙星限制H.pylori耐药突变株选择的能力优于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
呼闯营柴晓哲周惠琴王少峰
关键词:氟喹诺酮药物幽门螺杆菌防耐药变异浓度最低抑菌浓度
缬草波春联合Caspases抑制剂诱导MKN45胃癌细胞凋亡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研究中草药缬草提取物缬草波春联合Caspases抑制剂诱导MKN45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将MKN45胃癌细胞分成4组:第1组加入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为对照;第2组分别加入浓度为10μM的Caspases-3、-8、-9抑制剂;第3组加入浓度为100 mg/L的缬草波春;第4组加入浓度为10 μM的Caspases-3、-8、-9抑制剂+浓度为100 mg/L的缬草波春混合物。药物作用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后,用流式细胞计分别检测凋亡率。结果 24、48、72小时作用后,第2组诱导MKN45细胞的凋亡率与对照组相似(P>0.05);第3组诱导MKN45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照组相(P<0.01);第4组中缬革波春联合Caspases-3、-9抑制剂诱导MKN45细胞的凋亡率均与对照组相似(P>0.05);缬草波存与Caspases-8抑制剂联合应用组诱导MKN45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P<0.01),与第2组相似(P>0.05)。结论 缬草波春能诱导MKN45胃癌细胞凋亡,诱导凋亡能被Caspases-3、-9抑制剂抑制,Casoases-8抑制剂对缬草波春诱导的调亡无影响。
叶建明易粹琼薛存宽钱伟呼闯营陈凤鸣
关键词:MKN45缬草凋亡率抑制剂胃癌细胞凋亡流式细胞计
脂氧素A4类似物对急性胰腺炎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脂氧素A4(LXA4)类似物(LXA4-ME)对急性胰腺炎(AP)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SD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急性胰腺炎组(AP组)及LXA4-ME治疗组(LXA4-ME组),各40只。逆胰胆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1ml/kg)建立AP模型。LXA4-ME组在造模后经尾静脉注射含LXA4-ME(87.5μg/kg)的生理盐水1ml。假手术组及AP组造模后经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12、24h观察大鼠腹水的性质、量及胰腺病理学变化。测定血浆淀粉酶(AMY)含量。检测各组胰腺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丙二醛含量。反转录(RT)-PCR法检测各组胰腺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10及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E-选择素、核因子KBp65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胰腺核因子KBp65蛋白的表达。结果LXA4-ME组大鼠12、24h腹水量[(6.88±1.23)、(6.53±0.91)m1]及胰腺病理学评分(8.7±1.3、7.8±1.1)均明显低于AP组[(12.32±1.94)、(14.15±1.68)ml,11.3±1.5、11.7±0.8,均P〈0.01];12、24h胰腺MPO活性、丙二醛及AMY水平均显著低于AP组(均P〈0.01);胰腺TNF-α、IL-1β、ICAM-1、E-选择素、核因子KBp65的mRNA表达水平也均显著低于AP组(均P〈0.01)。而IL-10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AP组(均P〈0.01);12、24h胰腺核因子KBp65蛋白表达阳性率(24.8%±3.0%、31.6%±3.0%)显著低于AP组相应时间点(45.3%±3.4%、48.1%±4.6%,均P〈0.01)。结论LXA4-ME对AP大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减少核因子KB的激活有关。
周春华王少峰呼闯营方华梅朱晓燕李凌云钱鸣杰胡端敏杨勇
关键词:胰腺炎脂氧素类细胞黏附分子
缬草波春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与信号分子表达的关系被引量:8
2004年
叶建明易粹琼薛存宽呼闯营陈凤鸣钱伟
关键词:缬草胃癌细胞凋亡生存素信号分子凋亡抑制因子RNA
残胃黏膜病变与胃切除术式的关系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残胃黏膜病变与胃切除术式的关系。方法回顾566例[毕Ⅰ式224例(A组)、毕Ⅱ式207例(B组)和胃食管吻合术135例(C组)]患者的胃镜、幽门螺旋杆菌、吻合口及残胃黏膜组织病理学等检查资料,分析残胃病变与胃切除术式的关系。结果 566例残胃黏膜病变中,吻合口炎占44.0%,残胃炎占72.1%,吻合口溃疡占11.7%,残胃癌占7.1%,反流性食管炎占9.5%,胆汁反流占38.7%。其中,B组中残胃炎、吻合口溃疡、残胃癌、胆汁反流等的发生率均高于A组。C组中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吻合口炎的发生在三组中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残胃黏膜病变与胃切除术式密切相关。
龙春梅殷国建呼闯营
关键词:残胃病变胃切除术
六味安消胶囊对成年人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治疗作用研究
2003年
叶建明易粹琼熊汉华呼闯营陈凤鸣
关键词:慢性功能性便秘六味安消胶囊
鞘氨醇激酶1抑制剂联合化疗药物对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鞘氨醇激酶1(SphKl)抑制剂二甲基鞘氨醇(DMS)与化疗药物联用对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的影响,以评价SphKl抑制剂能否成为新的化疗增敏剂。方法1μmol/LDMS与不同浓度的5-氟尿嘧啶(5-Fu)、顺铂(DDP)、丝裂霉素(MMC)单独和(或)联合作用胃癌SGC7901细胞24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抑制率,运用SAS软件对抑制率进行反应曲面分析,根据反应曲面方程系数判断联用时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单用1μmol/LDMS对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率为(10.23±0.74)%,1、5、25μg/ml5-Fu对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9.95±3.24)%、(21.04±2.19)%和(45.49±3.60)%,0.5、2.5、12.5μg/mlDDP对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9.38±0.79)%、(19.61±0.90)%和(29.83±O.54)%,0.1、0.5、2.5μg/mlMMC对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5.35±0.77)%、(24.72±O.83)%和(30.68±0.28)%,不同浓度药物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μmol/LDMS与1、5、25μg/rnl5-Fu联用24h,对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6.76±0.41)%、(27.28±0.29)%和(52.56±3.60)%;1μmol/LDMS与0.5、2.5、12.5μg//mlDDP联用24h,对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5.35±0.86)%、(25.57±0.27)%、(36.37±0.51)%;1μmol/LDMS与0.1、0.5、2.5μg//mlMMC联用24h,对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1.02±0.28)%、(32.10±0.27)%、(36.36±0.28)%。不同浓度的化疗药物单用组与联用DMS组的增殖抑制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用DMS组的增殖抑制率均高于单用组(P〈0.05),DMS与5-Fu、DDP、MMC具有协同作用。结论DMS与化疗药物联用可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并具有协同作用,SphKa有望成为提高化疗药物疗效的新�
殷国建兰康华呼闯营陆芹唐文王少峰
关键词:5-氟尿嘧啶顺铂丝裂霉素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74例围术期护理被引量:1
2008年
蒋晓红周维霞皇甫丽周萍呼闯营
关键词: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围术期护理黏膜下切除术精心护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