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云
- 作品数:57 被引量:153H指数:7
-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术中吸入氧浓度对术后恶心呕吐影响的临床观察
- 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onnauseaandvomiting,PONV)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且影响术后恢复,大量回顾性分析显示,术中充分吸氧能降低PONV的发生率,本文旨在观察术中吸入...
- 王莉宁杰唐天云
- 关键词:术后并发症恶心呕吐氧浓度
- 文献传递
- 全麻术后苏醒延迟一例报告
- 2009年
- 女性患者,21岁,41千克,因下腹部反复疼痛不适二个月入院。CT提示骶前腹膜后包块。手术拟行“骶前腹膜后包块切除术”。患者既往体健,未诉其它特殊病史,实验室资料未见明显异常。
- 潘尉洲薄云唐天云
- 关键词:苏醒延迟全麻术后包块切除术女性患者疼痛不适下腹部
- 凝血弹性图在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3年
- 龙永富李德亮唐天云宁杰
- 关键词:凝血弹性图围手术期凝血功能异常
- 肝包虫病的麻醉处理被引量:1
- 2009年
- 肝包虫病又称肝棘球蚴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云南省很多地区有吃生肉的刊俗,所以肝包虫病病人并不少见。肝包虫病有两种类型,由细粒棘球蚴引起的单房性包虫病和泡状棘球蚴引起的泡状包虫病。
- 李江李丽莎唐天云
- 关键词:肝包虫病麻醉处理泡状棘球蚴肝棘球蚴病细粒棘球蚴人兽共患
- 肝癌肝叶切除术的麻醉处理
- 1998年
- 我院于1993年4月~1997年4月收原发性肝癌56例,在静吸复合全麻与常温下阻断肝血流行肝叶切除术22例,其中3例全肝血流阻断行扩大右三肝叶切除,1例术后第14天因肝肾功能衰竭死亡,余存活。现将麻醉处理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2例中男17例,女5例,年...
- 李德亮李勇军吴迎宪唐天云李艳华
- 关键词:肝肿瘤肝叶切除术麻醉
- Bcl-2、Bax基因与脑缺血/缺氧预适应
- 2007年
- 脑缺氧/缺血,药物等多种因素产生的预适应现象都具有显著的组织器官保护作用。脑功能的保护一直是麻醉学研究的核心课题,国内外很多研究通过使用低温,麻醉药物和技术等来实现大手术围术期的脑功能保护,但却没有明显的突破。目前的研究提出Bcl-2家族在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它们共同构成一个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网络,调控细胞凋亡。随着Bcl-2,Bax,Bcl-x等Bcl-2家族的生物生动学功能的深入研究,利用细胞调亡机制对缺血性脑损伤进行干预是当今围术期脑保护研究的重要趋势。由于细胞调亡是一个主动过程,人们有可能在Bcl-2基因家族的网络系统中发现某一终止细胞调亡的关键点,这将为重大手术过程引起的脑缺血的耐受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以及脑功能的保护提供了新的途径。
- 陈文栋马莉唐天云
- 关键词:BCL-2BAX基因脑缺血缺氧预适应
- 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的研究进展
- 2010年
- 人工流产手术虽然短暂但非常痛苦,如果没有适当的麻醉,会对妇女的身心造戍严重的伤害。丙泊酚是一种新型静脉麻醉药.起效迅速.效果确切.苏醒快.被广泛用于临床。本文对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研究进展相关问题做一综述。
- 唐慧洁唐天云
- 关键词:丙泊酚无痛人流
- 罗哌卡因在小儿单次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
- 2004年
-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局部麻醉药,对心脏、神经毒性小,有感觉-运动阻滞分离等特点,观察在小儿单次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以期为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麻醉提供依据.
- 郭光琼唐天云金华
- 关键词:罗哌卡因小儿硬膜外麻醉心率
- 体腔镜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晚期胰腺癌疼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探讨体腔镜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晚期胰腺癌疼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晚期胰腺癌疼痛的患者 ,1 2例均在全麻双腔支气管插管麻醉下 ,经体腔镜行胸腔内脏交感神经链切断术 ,结果 :6例术前重度疼痛者 ,术后疼痛完全消失 ,随访 4~ 6月无复发 ;6例极度疼痛者 ,术后 8月内完全无痛。患者饮食、睡眠、精神状态均有明显改善 ,体重增加 1~ 3kg。病人术后恢复良好 ,无其它并发症。结论 :晚期胰腺癌疼痛的患者 ,均可选择用体腔镜行交感神经链切断术 ,可有效控制疼痛 。
- 李艳华宁杰陈韵唐天云李德亮
- 关键词: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晚期胰腺癌疼痛
- 麻醉中输液量对老年高血压病人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 2007年
- 目的探讨麻醉手术过程中液体治疗与老年高血压病人心率变异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90例高血压Ⅱ期的择期手术老年病人,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将其分为I组(45例)和Ⅱ组(4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吸人加静脉全麻,两组病人人手术室后,开放静脉,分别按3:1的比例输注勃脉力一A和琥珀酰明胶,Ⅰ组病人在麻醉开始前输入液体1200mL,后以15mL/(k·h)的速度补液;Ⅱ组病人在麻醉开始前输入液体600mL,后以10mL/(kg·h)的速度补液.两组病人均以先晶体后胶体的顺序进行.并记录麻醉前(T0)、手术开始前10min(T1)、手术开始后1h(T2)、结束前30min(T3)和拔管后30min(T4)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心率变异率(HRV)以及血压、CVP、SPO2、PETCO2、尿量、失血量等各相指标.结果(1)病人一般资料比较,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Ⅱ组病人各时间点输液量均比Ⅰ组病人显著性的低(P〈0.01),尿量在T2比Ⅰ组病人低(P〈0.05),在T3、T4显著性降低(P〈0.01);(3)血压与麻醉前比较,Ⅱ组病人各时间点有降低(P〈0.05);组间比较,Ⅰ组病人的收缩压在T1~T3各时间点均比Ⅱ组病人显著性高(P〈0.01),T4时间点高,舒张压在T1时间点高(P〈0.05);(4)心率变异性,各时间点与麻醉前比较,两组病人心率变异性的各项指标均有降低(P〈0.05),组间比较,Ⅱ组的代表交感兴奋性占优势的指标的变化较Ⅰ组的大(P〈0.01).结论在合适的麻醉深度下,术中输注适量的液体有利于降低老年高血压病人术中和术后交感神经活性、维护交感/迷走神经均衡性和自主神经总张力,以及机体循环的稳定性.
- 陈文栋马莉陈燕唐天云尹翠芬
- 关键词:输液老年高血压心率变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