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青年
  • 3篇肝癌
  • 3篇肝硬化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肝癌
  • 2篇青年人
  • 2篇细胞
  • 2篇临床病例
  • 2篇病例
  • 2篇超声
  • 1篇代偿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活性
  • 1篇血管活性物质
  • 1篇血流
  • 1篇血流量

机构

  • 4篇海南省三亚市...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7篇唐进先
  • 3篇王波
  • 2篇王天才
  • 1篇康谊
  • 1篇麦子青
  • 1篇梁扩寰
  • 1篇李德民
  • 1篇陈静
  • 1篇吴冬寒
  • 1篇周立君

传媒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海南医学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临床护理的观察指标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临床护理的观察指标,以协助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方法按发病年龄将1358例患者分为5组,根据血压、心率、血红蛋白、尿量、尿素氮5项指标(除血压和心率外,加上至少1项指标),按正常、20%正常范围内波动、超过20%正常范围分别将病人归为稳定、不稳定、危重3组。通过对比,分析年龄与预后的关系以及上述各项指标预估出血量的可能性。结果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病死率有明显增高。血压、心率、尿量、尿素氮、血红蛋白的波动,与出血量呈正相关。结论年龄与预后关系成正相关,血压、心率、血红蛋白、尿量、尿素氮等指标对出血量的判断有价值,尤其是血压和心率。
陈静杜贞芳麦子青唐进先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
68例青年人原发性肝癌临床病例分析
目的为探讨青年人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特点。方法我们采用超声为检测手段,对68例青年人 PHC 和256例中老年人 PHC 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且作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青年人 PHC 有如下特点:①HBV 感染率高;...
唐进先周立君曾毓究吴冬寒
文献传递
细胞因子、一氧化氮与肝硬化失代偿相互关系的研究
2005年
目的有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及一氧化氮等炎性因子的改变与肝硬化病情发展有关犤1-2犦。为了找到加速肝硬化病情发展的因素,本研究选用细胞因子IL-8、IL-12、TNF-α和NO,对62例不同时期的肝硬化及不同肝功能状况的病人病情与细胞因子及NO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1、病例选择:①代偿期肝硬化17例、失代偿期肝硬化3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13例,共计62例;②分别测定静脉血浆和腹水中IL-8、IL-12、TNF-α以及血清和腹水中的NO浓度;③研究不同时期的肝便化、肝功能状况与上述细胞因子和NO之间的关系。2、检测方法:细胞因子的测定采用ELISA方法,NO则通过测定血及腹水中的NO2/NO3来估计其水平。结果IL-8、TNF-α和NO在各组肝硬化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Child-PughA、B、C三级各组与正常人组相比上述四项参数均有明显升高(P<0.01)。DLC+SBP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后,可见上述四项参数均有明显降低,治疗前后相比四项参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5、除IL-12血浆/腹水比值大于1外,各组肝硬化患者血浆细胞因子和血清NO的血浆/腹水比值均小于1。结论代偿期肝硬化IL-12及NO继续升高2倍以上时,可能已发展为失代偿。2、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中IL-8和NO水平显著升高达正常值3倍以上,说明该患者已存在并发症(如SBP)
韦迪雄唐进先
关键词:肝硬化细胞因子一氧化氮
可利新对肝硬化大鼠胃粘膜血流量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2003年
目的 探讨可利新对肝硬化大鼠门脉压力、胃粘膜血流量及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ET)、胰高糖素 (Glucagon)及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的影响。方法  6 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2部分 ,每部分再分为胆管结扎组、假手术组和对照组 ,前 2组尾静脉注射可利新 (0 2mg/kg) ,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第 1部分采用多导生理记录仪测定门脉压力和胃粘膜血流量 ,第 2部分分别用Griess法测定血浆NO含量、放免法测定血浆ET、Glucagon和AngⅡ含量。结果 用药后门脉压力明显降低 ,胃粘膜血流量减少 ;血管活性物质的水平亦有明显降低 ,与用药前相比其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结论 可利新不仅通过降低门脉压和胃粘膜血流量来治疗肝硬化及其并发症 。
王波唐进先王天才梁扩寰
关键词:肝硬化可利新门脉压力胃粘膜血流量胰高糖素
68例青年肝细胞性肝癌临床病理分析
2002年
目的:为探讨青年肝细胞性肝癌(HCC)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我们采用声为检测手段,对68例青年BCC和256例中老年HC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且作了对比研究,发现青年HCC有如下特点:(1)HBV感染率高;(2)就诊时有上腹痛(80.9%)和包块(75%)者常见;(3)肝功能损害较重,(4)肿块较大,以巨块型多见,门脉较易发现有癌栓形成;(5)施行TAE治疗术后,消化系统并发症以溃疡为主,常引起疼痛及上消化道出血,结论:青年HCC与中老年HCC相比,其临床病理表现有某些差异,重视上述特点,对提高本的诊治水平具有一定作用。
唐进先王波
关键词:肝细胞性肝癌多普勒超声临床病理分析
青年人和老年人原发性肝癌临床病例对比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提高青年人与老年人原发性肝癌(Primaryhepaticcarcinoma,PHC)的临床诊断和防治水平。方法:我们采用超声为检测手段,对68例青年人PHC和256例老年人PHC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且作了对比研究。结果:①青年组HBV感染率高,其中HBsAg(+)为90.6%,明显高于老年组41.37%(P<0.01)。②青年肝癌组就诊时有上腹痛或肝区疼痛(80.9%)和包块(75%)症状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③青年组ALT、TC和白蛋白与老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可见青年组肝功能损害较重;④青年组肿块较大,与老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青年组以巨块型多见,门脉较易发现有癌栓形成,老年组以结节型多见。⑤青年组施行TAE治疗术后,消化系统并发症以溃疡为主,常引起疼痛及上消化道出血。结论:青年人PHC与中老年人PHC比较,其临床表现有差异,重视各自的特点,对提高本病的诊治水平具有一定作用。
韦迪雄唐进先
关键词:肝癌超声检查青年人老年人
细胞因子和一氧化氮在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为探讨炎性细胞因子对肝损伤和肝硬化并发症的致病作用。方法 我们对62例,即20例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18例消化道恶性肿瘤伴腹水、24例肝硬化腹水除NO用Griess法外,其余用经典的放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①血清内IL-6、IL-12、TNF-α和NO水平高于腹水中IL-6、IL-12、TNF-α和NO的水平;②SBP患者血清和腹水中上述三指标水平高于其它两组水平(P<0.01或P<0.001)。结论 血清和腹水炎性细胞因子的升高可能表明它们参于肝损伤和肝硬化并发症的发生,上述4项指标的检测有助于SBP的诊断和预后的估价。
唐进先王波王天才李德民康谊
关键词:一氧化氮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IL-6IL-12TNF-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