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振海
- 作品数:42 被引量:125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 聚合物变粘注入装置及使用该装置进行变粘实验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变粘注入装置,解决了现有变粘实验时需停泵进行粘度调整的问题;具体包括一个长方形容器及微分头,长方形内部设置模拟剪切器结构,模拟剪切器结构的核心部件是两块平板,两块板相互贴合并分别在相同的位置设置通孔,...
- 皮彦夫姜振海刘丽郭晓赛孙红敏赵跃军
- 文献传递
- 在实验室内对非均质储层进行模拟调剖的方法与装置
- 一种在实验室内对非均质储层进行模拟调剖的方法与装置。主要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有效的方法和装置能够实现在实验室内对非均质储层进行模拟调剖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非均质岩心模型、注入计量装置和采出采集装置;所述...
- 刘丽皮彦夫姜振海赵万春李玮杨二龙
- 文献传递
- 注水井层间无干扰测试技术探讨被引量:6
- 2005年
- 地层压力是油田开发过程中的重要开发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油田不同开发阶段的生产能力,是确定油田开发调整措施的重要依据。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开发调整对象逐渐转为差油层和表外储层,层间差异逐渐增大,给注水井分层压力、分层注水量的测量带来了很大难度。注水井层间无干扰测试技术是集双压力探头压力计、自缩式测试密封段、径向磁感应流量计为一体的桥式偏心分层压力测试新技术。该技术可以使注入井在层间无干扰的情况下实现准确监测分层压力和分层注水量,确定油管内压力与温度的变化,判断油层吸水能力,对搞好油田开发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 姜振海万新德赵长庆
- 关键词:注水井测试技术
- LS生物酶井组驱油技术应用被引量:3
- 2009年
- 为了确定某油田区块进行LS生物酶驱油的可行性,用该油田油砂装填岩心进行物理模拟驱油实验,实验结果表明LS生物酶驱油剂的最佳使用浓度为4%,最佳段塞大小为0.2 PV,能够使原油采收率在水驱至极限含水的基础上再提高6%以上,具有较好的提高采收率效果。在该油田某井组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注入LS生物酶驱油剂后,产液量基本保持稳定,产油量明显增加,含水率明显降低。达到产量高峰后日增油12.5 t,含水率降低12.9%,原油黏度由180 mPa·s降低至95 mPa·s,凝固点由28 ℃降低至23 ℃,油品性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同时,LS生物酶驱油剂的注入对注水井起到了一定的解堵作用,注水井油压由8.75 MPa降低至7.60 MPa,吸水能力大大增强。措施后的6个月累计增产原油1 708.2 t,投入产出比1∶10.5。
- 王建国姜振海金海军吴超
- 关键词:物理模拟采收率驱油实验
- 聚合物变粘注入装置及使用该装置进行变粘实验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变粘注入装置,解决了现有变粘实验时需停泵进行粘度调整的问题;具体包括一个长方形容器及微分头,长方形内部设置模拟剪切器结构,模拟剪切器结构的核心部件是两块平板,两块板相互贴合并分别在相同的位置设置通孔,...
- 皮彦夫姜振海刘丽郭晓赛孙红敏赵跃军
- 文献传递
- 一种构建水平井轨迹的方法以及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建水平井轨迹的方法以及装置,涉及油藏工程领域,一种构建水平井轨迹的方法,包括:获取沉积相带图、储层岩性及物性建模成果以及三维剩余油分布成果;利用所述沉积相带图、所述储层岩性及物性建模成果以及所述三维剩余...
- 姜振海白军辉付青春陈奋李文龙王大成张雨崔新凯
- 文献传递
- 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判定特高含水期“低效、无效循环”井层的形成条件被引量:2
- 2007年
- 针对大庆油田北二东西块地质特征和长期注水开发历程,分析了低效、无效循环在生产过程中所呈现的特征。通过对该区块多年动态开发资料的积累和理论分析,总结出高含水后期油藏极易形成低效、无效循环的3个部位,即垂向高渗透层、厚油层底部和注入水主流线。在此基础上,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对每种情况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相应的形成条件。结果表明,渗透率级差大于3时,易出现低效、无效循环;油层厚度大于4m时,易出现低效、无效循环;油水井主流线上一定存在低效、无效循环。
- 郑浩马春华宋考平姜振海
- 关键词:无效循环大孔道数值模拟特高含水
- 一种构建水平井轨迹的方法以及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建水平井轨迹的方法以及装置,涉及油藏工程领域,一种构建水平井轨迹的方法,包括:获取沉积相带图、储层岩性及物性建模成果以及三维剩余油分布成果;利用所述沉积相带图、所述储层岩性及物性建模成果以及所述三维剩余...
- 姜振海白军辉付青春陈奋李文龙王大成张雨崔新凯
- 一种驱油工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驱油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注采周期;所述注采周期分为第一阶段及第二阶段;所述第一阶段通过控制注采比大于1以使驱替液波及到目的油层的低水淹或未水淹的剩余油区域;所述第二阶段通过控制所述注采比小于1以...
- 魏金辉姜振海王群付青春裴小彬李立东金力扬王维克董琦张铁刚
- 水平井三元复合驱流入动态耦合模型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基于三元复合驱溶液的幂律流变模式,建立了水平井三元复合驱渗流模型和井筒变质量流动压降模型,耦合得到了三元复合驱水平井流入动态预测模型,分析了流性指数和稠度系数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元复合驱生产油井IPR曲线是向上凹的;随着流性指数和稠度系数的增加,水平井产量降低;不同驱替阶段三元复合驱的IPR曲线不同,产能预测时要选择相应阶段的IPR曲线;产能预测结果基本满足现场要求,为现场进行水平井三元复合驱参数控制提供了基础。
- 姜振海
- 关键词:水平井三元复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