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畔

作品数:7 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鸭肝
  • 7篇鸭肝炎
  • 7篇鸭肝炎病毒
  • 7篇病毒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4篇流行病学分析
  • 4篇分子流
  • 4篇分子流行病学
  • 4篇分子流行病学...
  • 3篇VP1基因
  • 2篇新型鸭肝炎病...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新血清型
  • 1篇血清型
  • 1篇全基因
  • 1篇全基因组序列
  • 1篇全基因组序列...
  • 1篇抗体

机构

  • 7篇中国兽医药品...
  • 2篇四川大学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7篇姜畔
  • 6篇范书才
  • 6篇张兵
  • 6篇袁率珍
  • 6篇李虹
  • 2篇范小舟

传媒

  • 3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鸭肝炎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本研究用标准DHV-1抗血清和N-DHV抗血清对国内分离的7株DHV进行了血清中和试验。结果表明,PLK株和YB3株为DHV-1,YB1、YB2、YB5、HY2和HY3株为N-DHV。同时对国内分离的9株病毒的抗原相关V...
袁率珍范书才李虹姜畔张兵
关键词:鸭肝炎病毒VP1基因
文献传递
新型鸭肝炎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为了解新型鸭肝炎病毒(DHV)基因组变异情况,本研究将广东地区分离到的1株,山东地区分离到的2株与1型DHV(DHV-1)无抗原交叉性的新型DHV(N-DHV)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DHV基因组全长7786nt~7788nt,仅有一个ORF,其结构具有典型的微RNA病毒科病毒基因组特征。ORF编码一个2251aa的聚合蛋白,该蛋白经3Cpro切割产生3个结构蛋白(VP0、VP3、VP1)和8个非结构蛋白(2A1、2A2、2B、2C、3A、3B、3C、3D)。与其他N-DHV毒株及DHV-1的抗原性相关VP1蛋白氨基酸序列比对表明,3株病毒之间及与国内分离的N-DHVG株的同源性均在98%以上,与韩国N-DHV同源性均大于92%,与中国台湾地区N-DHV同源性为80.1%~80.9%,与DHV-1的同源性为76.9%~77.3%。3株病毒与韩国N-DHVVP1氨基酸差异位点主要集中在C-端的高变异区。依据微RNA病毒科人肠病毒属血清型分型标准,GD株、SD01株、SD02株与韩国N-DHV和G株属于同一血清型,而与DHV-1和中国台湾地区新型DHV属于不同的血清型。
袁率珍范书才李虹李明义范根成姜畔张兵范小舟
关键词:鸭肝炎病毒新血清型
鸭肝炎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本研究用标准DHV-1抗血清和N-DHV抗血清对国内分离的7株鸭肝炎病毒(DHV)进行了血清中和试验。结果表明,PLK株和YB3株为1型DHV(DHV-1),YB1、YB2、YB5、HY2和HY3株为新型DHV(N-DH...
袁率珍范书才李虹姜畔张兵
关键词:鸭肝炎病毒VP1基因
文献传递
新型鸭肝炎病毒的分离鉴定被引量:26
2009年
对从广东地区流行鸭肝炎病例中分离到的1株病毒(命名为"GD株")进行了鸭胚(DE)传代培养。DE2~DE6代鸭胚毒的ELD50在10-5.17/0.2mL~10-6.38/0.2mL之间。DE6代毒回归雏鸭后可以产生与1型鸭肝炎病毒(DHV)相同的临床症状和解剖病变。鸭肝组织毒对4日龄、8日龄和16日龄雏鸭的LD50分别为10-6.5/0.5mL、10-5.38/0.5mL和10-4.83/0.5mL。病毒对氯仿、乙醚和胰酶不敏感,能够耐受pH3.0酸处理,62℃30min不能被完全灭活。病毒核酸类型鉴定为RNA病毒。生物学和理化学特性鉴定结果表明,GD株为强毒DHV。使用标准1型DHV阳性血清进行的交叉中和试验和交叉被动保护试验表明,GD株病毒在抗原性上与1型DHV无关。对DHV抗原相关的VP1基因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表明,GD株与DHV-1的VP1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69.82%,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71.77%。GD株属于一种在我国流行的新型DHV强毒(暂命名为"CN-DHV")。
范书才李虹袁率珍巢伟王少英林旭野张毓金朱山林张兵姜畔范小舟
关键词:鸭肝炎病毒新型鸭肝炎病毒
鸭肝炎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4
2010年
为了解我国鸭病毒性肝炎(DH)的流行情况,本研究用标准DH病毒(DHV)Ⅰ型(DHV-1)抗血清和新型DHV(N-DHV)抗血清对国内分离的7株DHV进行了血清中和试验。结果表明,PLK株和YB3株为DHV-1;YB1、YB2、YB5、HY2和HY3株为N-DHV。同时,对国内分离的9株病毒的抗原相关VP1基因进行RT-PCR扩增和测序,对VP1基因的核苷酸与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3株DHV-1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5%左右,6株N-DHV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8%左右;DHV-1分离株与N-DHV分离株间氨基酸同源性为72%~77%。参照同属微RNA病毒的人肠病毒的血清型分型标准,通过对DHV VP1基因序列同源性比较,判定9株病毒的血清型。依据VP1基因序列同源性进行的血清型分型结果与根据抗原性鉴定进行的血清型分型结果一致。同血清型病毒株间的VP1基因变异很小,表明DHV的抗原性稳定。同型不同毒株间VP1基因的差异可以导致病毒在致病力、细胞感染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存在DHV-1和N-DHV两种独立的血清型,但尚未见血清亚型的流行。
袁率珍范书才李虹姜畔张兵
关键词:鸭肝炎病毒VP1基因
鸭肝炎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ELISA病毒检测方法的建立
本试验应用易感鸭胚和鸭胚原代肝胞培养1型鸭肝炎病毒(DHV-1)和新型鸭肝炎病毒(N-DHN),制备病毒液:采用反复冻融释放病毒,氯仿去脂,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去除细菌和大分子杂质,透析法浓缩病毒,Sepharose...
姜畔
关键词:肝炎病毒单克隆抗体
文献传递
鸭肝炎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究用标准DHV-1抗血清和N-DHV抗血清对国内分离的7株DHV进行了血清中和试验。结果表明,PLK株和YB3株为DHV-1,YB1,YB2,YB5、HY2和HY3株为N-DHV。同时对国内分离的9株病毒的抗原相关VP1...
袁率珍范书才李虹姜畔张兵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