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伟

作品数:36 被引量:298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经济管理
  • 4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1篇生态
  • 8篇旅游
  • 4篇生态文明
  • 3篇旅游资源
  • 2篇生态环境
  • 2篇生态旅游
  • 2篇生态文明建设
  • 2篇生态文明视角
  • 2篇生态治理
  • 2篇实践教学
  • 2篇青贮
  • 2篇紫花
  • 2篇紫花苜蓿
  • 2篇苜蓿
  • 2篇文明建设
  • 2篇文明视角
  • 2篇协调发展
  • 2篇京津
  • 2篇京津冀
  • 2篇经济发展

机构

  • 31篇河北北方学院
  • 8篇陕西师范大学
  • 7篇咸阳师范学院
  • 4篇河北工业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湖北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张家口市农业...

作者

  • 34篇孔伟
  • 9篇王淑佳
  • 7篇刘宇峰
  • 5篇原志华
  • 5篇魏红磊
  • 4篇任亮
  • 4篇唐淑慧
  • 3篇葛剑
  • 3篇孙铂
  • 3篇杨翠军
  • 2篇刘贵河
  • 2篇郭玲霞
  • 2篇刘恋
  • 2篇张莉
  • 2篇吴林
  • 2篇安彬
  • 1篇查小春
  • 1篇李文正
  • 1篇卞鸿雁
  • 1篇吴璇欧

传媒

  • 11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城市环境与城...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中国沙漠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广东经济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领导科学论坛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畜牧与饲料科...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才智
  • 1篇产业与科技论...

年份

  • 6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8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晾晒和添加剂对紫花苜蓿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被引量:13
2014年
为研究晾晒和添加剂(甲酸、蔗糖和EM菌剂)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以初花期的紫花苜蓿为原料,在新鲜和晾晒条件下分别设置甲酸(0.4%)、蔗糖(2.0%)和EM菌剂(0.1%、0.2%和0.4%)处理,制作袋装青贮饲料,室温下贮存60 d,启封后进行青贮饲料品质鉴定。结果表明,晾晒处理能显著抑制苜蓿青贮饲料的不良发酵(P<0.05),提高青贮饲料营养价值;甲酸、蔗糖和EM菌液均不同程度地改善了新鲜和晾晒处理的苜蓿青贮发酵品质和饲用价值,其中,添加0.1%EM菌液的青贮效果与甲酸和蔗糖处理效果相近,均优于0.2%和0.4%EM菌液处理;同时晾晒处理和添加剂作用能显著改善苜蓿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
葛剑杨翠军刘贵河杨志敏董卫英张建李光邓海军孔伟
关键词:紫花苜蓿青贮饲料添加剂
旅游地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耦合关系、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以京津冀生态涵养区为例
2024年
对京津冀生态涵养区旅游地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为该区旅游地资源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构建涵养区旅游地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京津冀生态涵养区23个县域旅游地脆弱性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涵养区旅游地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脆弱性处于高度耦合作用阶段,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作用明显且耦合紧密,具有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涵养区脆弱性耦合协调度整体较低,承德市区和张家口市区耦合协调度较高;涵养区脆弱性耦合关系总体上属于失调衰退发展状态,未来发展中要注重整体协调发展水平的提高;影响涵养区脆弱性降低的主要因素有粮食生产力、土地资源丰度、旅游地经济旅游依存度、旅游地人口结构和城镇化进程。基于涵养区当前脆弱性耦合状况,可从推进高质量生态涵养建设和保护、加快多元化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优化功能性城市产业经济结构、发挥可利用耕地生产潜力和特质、推进城镇化城乡融合发展和建设等方面降低脆弱性,实现京津冀生态涵养区旅游地可持续发展。
彭文喜任亮孔伟
关键词:耦合协调度
1961-2013年黄土高原地区旱涝特征及极端和持续性分析被引量:19
2017年
基于1961-2013年黄土高原地区54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和气温资料,采用降水和蒸发均一化旱涝指数,从多时间尺度对旱涝的演变特征及极端和持续性旱涝事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近53年,黄土高原地区具有明显的变旱趋势。②年代变化上,20世纪60-80年代整体偏涝,90年代整体偏旱,21世纪初进入全面干旱期;季节变化上,春、夏、秋、冬四季均呈变旱趋势,且最显著的是春、夏、秋三季;年代际旱涝变化存在突变现象,突变时间发生在1992年。③空间变化上,在降水和温度双重因子的共同驱动下,年际旱涝指数表示的变旱区域涉及整个黄土高原,四季的旱涝变化具有一定区域差异,但以大范围的涝转旱为主;春季显著变旱决定着年际变旱的空间分布。④年代际极端洪涝总体为减少趋势,而极端干旱则为增加趋势;春、夏、秋三季极端旱涝发生频次较多且最多的是夏季,春、冬两季极端洪涝的发生频次多于极端干旱,而夏、秋两季极端干旱的发生频次多于极端洪涝;极端干旱与极端洪涝分别在1989年和1996年发生增多和减少突变;增温对极端干旱/极端洪涝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是促进和维持极端干旱、抑制和减少极端洪涝的重要因素。⑤持续性干旱事件有增多的趋势,但干旱强度却呈减弱趋势;持续性洪涝事件总体为减少趋势,但洪涝强度并没有明显的趋势;持续性干旱事件与洪涝事件多发区主要集中在黄土高原西北部和东南部。
刘宇峰原志华李文正孔伟张莉吴林
关键词:黄土高原
京张生态建设协同发展水平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基于构建的京张生态建设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引入耦合度模型,测算了2005—2014年北京和张家口两市的生态建设协同发展指数及京张生态建设耦合协同发展度。结果表明:(1)北京生态建设协同发展总体水平高于张家口,张家口生态建设协同发展水平有待提高。(2)北京生态建设协同发展指数中经济社会发展所占比重最大,生态质量次之,环境质量最小;张家口生态建设协同发展指数中生态质量所占比重最大,环境质量次之,经济社会发展最小。(3)研究期内,北京和张家口生态建设协同发展始终处于高度耦合状态,协同发展度稳步上升,从最初的初级协同发展阶段到如今的中级协同发展阶段。依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未来京张生态建设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孔伟孔伟刘一凡王淑佳
关键词:生态建设
河北省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被引量:24
2016年
基于构建的河北省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耦合度模型,测算了河北省2000—2014年全省及2000、2006、2010、2014年11个地级市的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及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耦合度.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河北省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呈不断提高趋势,从濒临失调衰退到良好协调发展,经历了3个显著发展阶段.11个地级市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均逐年增加,并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分析河北省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时空演化机理,认为政策、经济、产业和区位是其关键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河北省未来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孔伟任亮王淑佳刘宇峰
关键词:生态环境经济发展
中国农作物生产碳足迹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32
2017年
基于中国1993—2013年的农业统计数据,采用生命周期评价、重心模型以及GIS等方法分析农作物生产碳排放及碳足迹的时序变化、碳足迹重心的移动轨迹、碳排放和碳足迹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影响碳排放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中国农作物生产碳排放量(GHGe)、单位播种面积碳足迹(CFs)和单位耕地面积碳足迹(CFc)均显著增加,而单位产量碳足迹(CFy)和单位产值碳足迹(CFv)显著减少.CFs重心一直分布在河南,且逐渐移向西南;CFc重心位于湖北或河南,并向西北方向移动;CFy重心位于陕西或河南,且整体移向东南;CFv重心始终在河南,并逐渐移向西南.GHGe和碳足迹存在显著的省域差异,GHGe具有南北低、中部高的特点,CFs是东西两翼高、中间低,CFc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中部及东部沿海省份,CFy在西北-东南方向上表现为"高-低-高",CFv在西北-东南方向上则是由高走低.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同投入占农作物碳足迹的比例以化肥最为突出,化肥投入构成中以氮肥和复合肥所占比例较大.通过分析GHGe与各影响因素的关联度,得出化肥尤其是磷肥和氮肥、灌溉以及农田N_2O排放是导致GHGe显著增加的主导因素,并据此提出发展低碳农业的对策建议.
刘宇峰原志华郭玲霞孙铂孔伟唐淑慧
关键词:农作物碳排放碳足迹
汉江一级阶地抬升以来北亚热带风尘堆积、发育与东亚季风演变的耦合关系——以郧县段汉江上游谷地为例
2014年
风成黄土对东亚冬夏季风优势期转换及起迄时间起到良好指示作用,探究风尘黄土堆积、发育特征与东亚季风演变的耦合关系十分必要。本文通过研究汉江一级阶地上覆黄土-古土壤序列的构型、磁化率、烧失量、粒度、元素组成特征,分析汉江一级阶地抬升以来黄土-古土壤序列的成因及成壤特征,探究东亚冬夏季风的演化序列。结果表明:(1)汉江上游地区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地层构型为表层土(MS)-近代黄土(L0)-古土壤(S0)-过渡层(Lt)-马兰黄土(L1),磁化率、粒度、烧失量、元素组成等特征指示各地层成壤强度特征为S0>L0/Lt>L1。(2)成壤强度指示18 000aBP以来,东亚冬夏季风演替特征为末次盛冰期冬季风强烈→全新世早期冬季风减弱→全新世中期夏季风主导→全新世晚期夏季风减弱、冬季风强盛,其演变滞后于低纬太阳辐射变化2 000~3 000a。(3)该风尘堆积物理化性质对6 000~5 000aBP的气候恶化期有所响应。总而言之,汉江上游一级阶地上覆黄土为风尘堆积物,指示18 000aBP以来东亚季风的变迁规律及季风异常事件,能够体现北亚热带对全球气候变化及极端事件的响应。
卞鸿雁庞奖励黄春长查小春孔伟
关键词:北亚热带黄土-古土壤
美国乔治·华盛顿纪念公园路的建设历程--兼论草原天路的发展对策
2024年
美国乔治·华盛顿纪念公园路拥有较好的风景资源与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其建设有赖于美国发达的经济水平、国家公园运动的开展和国家与民众的强烈支持。作为中国首都周边的旅游公路,草原天路近年来发展却不尽如人意。两者在旅游目的、管理开发和管理主体等方面存在明显不同,进而导致呈现的最终效果不一致。了解乔治·华盛顿纪念公园路建设始末,总结并借鉴其建设与发展经验,可为今后河北省草原天路等相似旅游模式的开发提供借鉴。
吴奕锋孔伟
关键词:华盛顿特区
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下首都“两区”公众生态治理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
2024年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利用首都“两区”725份城镇居民的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公众生态治理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均正向影响公众的生态治理参与意愿,其中感知行为控制影响最大、主观规范影响最小;公众对参与生态治理持积极态度,亲友影响、社会认同和政府倡议能显著提升公众生态治理参与意愿;经济基础、公平感知和参与渠道是影响公众参与生态治理的主要因素。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考虑现实诉求、强化社会规范、建立奖惩机制和拓展参与渠道,以提升公众生态治理参与意愿,助推共建共治共享环境治理体系的实现。
张利娟治丹丹孔伟袁铸任亮
关键词:生态治理参与意愿计划行为理论
1993—2012年西安城区城市热岛效应强度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4
2015年
基于西安市及其郊区(县)7个气象观测站1993—2012年的气温资料,采用回归分析、Mann-Kendall等方法分析了西安市过去20 a城市气温、热岛强度的变化规律,从城市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增长、城市能源消费等几方面揭示其与城市热岛效应的密切联系;同时运用灰色理论分析了诸影响因素对热岛强度的相对贡献度,并对西安未来热岛强度变化趋势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1西安城区和郊区(县)气温均呈现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城市热岛强度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且在2000年以后发生增强突变;2城市化的发展与城市热岛强度的变化具有密切关系,各要素相互之间呈现高度相关性,说明它们之间存在很强的传递作用;各要素与热岛强度呈现出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尤其是人口因素与热岛强度的关系最为密切,是影响热岛强度增强变化非常重要的一个综合性指标;从强度、密度和规模效应上来看,人口密度效应大于人口规模效应,经济密度效应稍大于经济规模效应,能耗强度效应大于能源规模效应;3各影响因素对热岛强度变化的贡献度存在明显差异,贡献程度最大的是常住人口数、常住人口密度和建成区面积,它们是影响热岛强度变化最为直接的因素;其余因素对热岛强度变化的贡献度相对较小,是间接的影响因素;4灰色建模显示,西安城市热岛强度在未来几年将继续呈现增强趋势。
刘宇峰原志华孔伟孙铂安彬
关键词:热岛强度密度效应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