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佰玲
-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 殖民地与女性——日据时期台湾女性文学研究
- 本文通过对日据时期台湾女性文学的研究,提出了女性“自我解放”的理论框架。自我解放不仅需要对外进行文化批判,更需要对内进行自我反思。对外进行文化批判是为了祛除外在的压迫和束缚,对内进行自我反思,是为了认清自我的局限与不足。...
- 孙佰玲
- 关键词:日据时期台湾作家女性文学文化批判
- 论张爱玲小说的叙事视角被引量:1
- 2012年
- 张爱玲将古代小说惯用的全知视角羼用第三人称限制视角与现代人性主题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事艺术;视角的流动与转换是张爱玲小说区别于其它现代小说的叙事特征之一,它突破了"五四"以来现代小说要求固定视角的理论限制;张爱玲用她的妙笔使"五四"之后被否定的"全知视角"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这在中国文学叙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 孙佰玲
- 关键词:叙事视角叙事艺术
- 女性生命悲剧的形象展示——《史记·吕太后本纪》新解读被引量:13
- 2004年
- 司马迁作《吕太后本纪》的旨归 :不是着意刻画一个凶狠、狭隘的女主形象 ,而是揭示像吕后这样的女性不可逆转的悲剧命运 ,以求达到鉴今的目的 ;同时指出司马迁对吕后精神世界的审视有其自身与历史的局限性 ,探索了隐藏在至高无上的皇权和心狠手辣的表象背后的吕后的精神世界。
- 孙佰玲
- 关键词:《史记》生命悲剧吕后
- 张爱玲的“多余感”心态及其创作
-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人们从多种角度对她进行了解读。本文从创作主体的“多余感”心态理解张爱玲,认为张爱玲的“多余感”心态,不仅影响和决定了她小说的内容,也影响和决定了她小说的形式:基于作家自身的“多余感...
- 孙佰玲
- 关键词:中国文学旁观者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