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俊华
- 作品数:19 被引量:53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研项目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自我效能干预对住院患者口服化疗药依从性的影响
-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住院患者口服化疗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以2017 年1 月-2017 年12 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在我院肿瘤科100 例口服化疗药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病情稳定、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自愿参...
- 李娜王长燕孙俊华
- 关键词:自我效能干预住院患者依从性
- 全身热疗辅助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被引量:1
- 2005年
- 对45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使用ET-SPACE-I全身热疗系统进行治疗。结果患者瘤体明显缩小,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提出做好热疗前后的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并提高生存质量。
- 孙俊华赵先华吴新春张敏赵俏静
- 关键词:肿瘤温热疗法护理
-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
-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指患者造血功能衰竭的情况下给患者输注正常造血干细胞,使之在患者体内成活,并担负起造血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HSCT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血液病、实体瘤)最先进有效的疗法之一。近年来发展很快,由于治...
- 王瑾玫孙俊华李娟
- 文献传递
- 白血病细胞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体系的建立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建立白血病细胞HL60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技术体系。方法:提取白血病细胞HL60的蛋白质,建立固相pH梯度双向电泳图谱,应用图像扫描仪及图像分析软件获得蛋白质斑点的数字化和匹配性信息,对需鉴定的HL60细胞的蛋白斑点A,经胶内酶切后,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将检测出的肽质量数输入质谱数据库获得需鉴定的蛋白质信息。结果:成功构建出HL60细胞的双向电泳图谱,并用MALDI-TOF-MS成功鉴定出HL60细胞的一个蛋白质点。结论:HL60细胞蛋白质组学研究体系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白血病的蛋白质组学奠定了基础。
- 陈春燕贾继辉潘祥林张琦郭成山孙俊华
- 关键词:白血病HL60双向电泳质谱生物信息学
- 40岁以下青年人肺癌临床及病理学特征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探讨40岁以下青年人肺癌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是否不同于中老年人肺癌。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125例40岁以下青年人肺癌(青年组)以及随机选择的138例40岁以上(包括40岁)的中老年人肺癌(中老年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与中老年组相比,青年组中女性多(P<0.05),平均症状持续时间长(P<0.001),误诊率高(P<0.001)及平均误诊时间长(P<0.001),腺癌为主要病理类型(P<0.001),癌细胞分化差(P<0.001),就诊时晚期多(P<0.001),接受综合治疗比例多(P<0.001),两组中家族史和吸烟史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年人肺癌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明显不同于中老年人肺癌,提高对青年人肺癌的认识有临床实际意义。
- 张琦陈融王秀问孙俊华张敏
- 关键词:肺肿瘤病理学青年病人回顾性分析
- 心率变异性在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中的意义被引量:7
- 2002年
- 目的 分折更年期患者的心率变异特点,研究更年期综合征(climacteric syndrome,CS)患首与自主神经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5例更年期患者及100例健康女性做24 h 长程心率变异(HRV)比较,分析CS患者HRV的变化。结果CS患者与健康女性相比较,其迷走神经活性明显增强,交感神经活性相对降低。结论 CS患者与迷走神经活性增强有密切的关系。
- 马伟红林兴凤粱颖韫孙俊华
- 关键词:更年期综合征动态心电图自主神经心率变异性
- 去铁铵治疗血色病1例的特殊观察与护理被引量:1
- 2005年
- 吴新春张敏孙俊华
- 关键词:血色病护理
- 肿瘤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
- 目前,抗肿瘤药物在临床广泛应用,使很多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得以延长,生活质量得以提高.但是,这也导致肿瘤科护士常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害因素之中,在护理、操作过程中.
- 孙俊华
- 关键词:肿瘤科护士安全防护
- 肿瘤患者健康素养与口服化疗药依从性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 本研究开展了健康素养与口服化疗药依从性的调查研究,以明确肿瘤患者健康素养与口服化疗药依从性的现状及其相关性,为口服化疗药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我院口服化疗药患者321 例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中男1...
- 孙俊华李娜董文霞
- 关键词:依从性
- 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CRVα24^+Vβ11^+自然杀伤T细胞体外活化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研究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CRVα24+Vβ11+自然杀伤T(NKT)细胞的数量以及体外活化后的功能状态,与正常人外周血NKT细胞的数量及功能状态进行比较。方法:制备30例淋巴瘤患者和30例年龄及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以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TCRVα24+Vβ11+NKT细胞数量,以α-半乳糖神经酰胺(α-Galcer)及白细胞介素-2(IL-2)从PBMNCs中扩增活化NKT细胞,采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流式细胞术检测手段,测定NKT细胞中胞内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阳性细胞的比例。结果:淋巴瘤患者与正常对照PBMNCs中TCRVα24+Vβ11+NKT细胞的细胞比率分别为0.17%±0.10%、0.28%±0.18%(P<0.05)。PBMNCs培养体系中加入α-Galcer及IL-2,将NKT细胞扩增活化7d后,淋巴瘤患者与正常对照的NKT细胞的扩增倍数分别为101.37±44.61、129.66±56.31(P<0.05)。扩增活化后,淋巴瘤患者与正常对照的NKT细胞中胞内细胞因子IFN-γ阳性细胞的比例分别为41.96%±15.06%、52.48%±18.85%(P<0.05);TNF-α阳性细胞的比例分别为46.30%±16.03%、71.37%±17.28%(P<0.05);IL-4阳性细胞的比例分别为36.19%±11.74%、33.12%±12.95%(P>0.05)。不同病理分型及分期的淋巴瘤患者之间上述各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CRVα24+Vβ11+NKT细胞数量较正常对照明显减少,经α-Galcer扩增活化后扩增倍数较正常对照降低,分泌细胞因子IFN-γ、TNF-α的功能较正常降低,此数量及功能的降低与淋巴瘤的分型及分期无关。但其仍保持有对α-Galcer刺激后的扩增活化反应能力。
- 王迎雪李丽珍窦爱霞孙俊华郭成山张锑彭军徐从高
- 关键词:杀伤细胞细胞因子类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