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国钢

作品数:14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绍兴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直肠
  • 5篇肠癌
  • 4篇直肠癌
  • 4篇结直肠
  • 3篇血管
  • 3篇血管内皮
  • 3篇血管内皮生长...
  • 3篇术后
  • 3篇内皮
  • 3篇内皮生长因子
  • 3篇结直肠癌
  • 2篇血栓
  • 2篇手术
  • 2篇肿瘤
  • 2篇吻合器
  • 2篇静脉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癌患者
  • 1篇大息肉

机构

  • 14篇绍兴第二医院
  • 2篇绍兴市中心医...
  • 1篇新昌县人民医...

作者

  • 14篇孙国钢
  • 7篇宋新江
  • 3篇张利萍
  • 2篇韩利江
  • 2篇杨月明
  • 2篇俞斌
  • 1篇杨志新
  • 1篇劳玲娟
  • 1篇陈国华
  • 1篇俞国平
  • 1篇沈茂荣
  • 1篇蔡明磊
  • 1篇严水根

传媒

  • 7篇浙江创伤外科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健康研究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药技术在肛肠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2年
目的:探讨中医药技术在肛肠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2020年医院肛肠科收治的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按照相关护理流程和要求执行护理管理服务;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引入中医药技术开展护理管理。调查两组患者对肛肠科疾病知识的知晓率、依从性,同时评价两组患者护理管理前后心理状态,调查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肛肠科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和护理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明显较护理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管理方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药技术应用于肛肠科护理管理中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进而改善其心理状况,提高其护理依从性,促进其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工作,改善护患关系,提高其满意度。
蔡明磊孙国钢俞国平
关键词:中医药技术护理管理心理状态依从性满意度
基层医院开展对老年进展期直肠癌行新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
陈国华宋新江沈茂荣韩利江严水根张利萍孙国钢俞斌
简要技术说明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基层医院开展新辅助治疗相对较少;老年直肠癌患者的特点:诊断时大多已处进展期,常合并严重的慢性疾病,常有强烈保肛要求,患者术后常出现局部复发;新辅助治疗可以提高老年进展期直肠癌手术切除率,降...
关键词:
关键词:直肠癌肿瘤治疗手术治疗
黏结蛋白聚糖2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关联及其基因型频率分析
2023年
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入选2020年5月5日至2022年5月28日绍兴第二医院医共体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225例作为结直肠癌组,同期选取来该院进行结直肠健康检查的健康人101人作为健康对照组。记录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和性别,通过组织活检确认结直肠癌临床分期,根据CT扫描技术判定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直径、病灶数等。记录健康对照人群的性别、年龄,经结直肠组织活检确认无相关疾病。通过结肠镜获取入选者的病理组织,所有组织标本采用Sanger测序确定黏结蛋白聚糖(SDC)基因多态性位点。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D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关联。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患者中临床Ⅲ/Ⅳ期[120例(53.3%)]、有淋巴结转移[126例(56.0%)]、肿瘤直径<2 cm[170例(75.6%)]、单发肿瘤[193例(85.8%)]者占比较高。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DC2 rs2515127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存在关联(OR=1.643,95%CI:1.025~2.337,P=0.012)。根据密码子AGC突变情况将SDC2 rs2515127位点分为AA、AG、GG 3种基因型,本组结直肠癌患者GG基因型频率最高,为60.7%(102/168),AG、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0.4%(51/168)、8.9%(15/168)。该研究结果显示SDC2 rs2515127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存在关联,且SDC2 rs2515127位点的基因型中GG和AG基因型频率较高。
宋新江韩利江张利萍孙国钢俞斌劳玲娟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术前支架对结直肠癌性梗阻患者术后效果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研究分析作为术前桥梁作用的支架置入对结直肠癌性梗阻患者治疗效果影响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性梗阻患者共70例,治疗医师根据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分为两组,其中A组35例,先置入金属支架进行减压处理后再行根治切除术治疗;B组35例,行急诊Ⅰ期根治切除术治疗。结果 A组35例患者在术前金属支架置入后均成功,临床成功率及技术成功率分别为94.29%(33/35)、100.0%(35/25),有2例患者置入金属支架后梗阻表现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影像学检查发现肠腔内部有积气及积液存在,置入支架后72小时即行手术治疗。A组患者的Ⅰ期肿瘤切除率显著高于B组患者,造口率明显小于B组患者(P<0.05);A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少于B组患者(P<0.05)。结论在结直肠癌性梗阻手术治疗前置入支架,可有效降低造口率,提高肿瘤切除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孙国钢宋新江
关键词:结直肠癌梗阻术前支架置入
微卫星不稳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情况与大肠癌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分析微卫星不稳定(MSI)、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与大肠癌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07例行大肠癌根治术治疗的大肠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7例患者手术标本肿瘤组织内MSI及VEGF表达情况,并比较MSI、VEGF表达与患者病理特征、预后相关性。结果 MSI与患者淋巴结转移与浸润深度相关(P<0.05);VEGF表达与患者血行转移、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浸润深度相关(P<0.05);高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大肠癌VEGF的表达显著减少。结论MSI与大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与浸润深度相关,而VEGF表达与大肠癌患者血行转移、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与浸润深度相关,MSI-H患者其生存及预后情况显著优于MSS及MSI-L患者;VEGF阴性患者其生存情况显著优于VEGF阳性患者。MSI-H大肠癌与微卫星稳定性(MSS)大肠癌可能存在两种不同的新生血管形成的途径,MSI-H肿瘤较低的VEGF表达或许可解释为何MSI-H大肠癌有较低的侵袭性。
孙国钢宋新江
关键词:微卫星不稳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大肠癌病理特征预后
三种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对直肠前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对直肠前突的治疗效果。方法 72例女性直肠前突患者分为A、B、C组各24例。A组采用经肛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形切除术,B组采用经直肠闭式修补术,C组采用经阴道修补术,比较3组患者治疗显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恢复工作时间等。结果 A、B、C 3组显效率分别为91.66%、79.16%、87.50%,A组显著高于B组(P<0.05),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等均显著优于其他两组(均P<0.05)。结论经直肠闭式修补术、经阴道修补术均可有效治疗直肠前突,以经肛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形切除术疗效更为显著。
孙国钢鲁立峰
关键词:直肠前突经阴道修补术
观察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应用自体大隐静脉倒置旁路转流术治疗效果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自体大隐静脉倒置旁路转流术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临床疗效观察与分析。方法 68例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组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治疗;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自体大隐静脉倒置旁路转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患肢ABI及最大行走距离、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患肢ABI及最大行走距离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患者最大行走距离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肢ABI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1.18%(31/34)明显高于对照组73.53%(25/34)(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等常规检查均无异常。结论采用自体大隐静脉倒置旁路转流术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其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各项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因此这种治疗方式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孙国钢杨志新
关键词:自体大隐静脉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超声引导下腹腔镜治疗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0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诊治的6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短,切口长度较小、术中出血量少,淋巴结清扫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两组并发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癌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高艳清孙国钢
关键词:胃癌腹腔镜超声引导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闭合性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共13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130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9例,行PPH+闭合性痔切除术治疗,对照组61例,行常规开放痔切除术。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长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多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术后7d的直肠静息压、直肠肛管反射抑制阈值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而直肠最大耐受容量、肛管最大收缩压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12 h、24 h,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70%)明显小于对照组(19.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295,P<0.05)。结论采用PPH、闭合性痔切除术联合应用治疗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感更小,肛肠功能恢复更好,并发症少,适合临床参考应用。
吕小龙孙国钢
关键词:环状混合痔吻合器疼痛
VEGF-D、MLD、MVD的表达与直肠癌的关系
2015年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微淋巴管密度(MLD)、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与直肠癌的关系.方法 统计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绍兴第二医院外科收治的180例中低位直肠癌标本的临床资料.以60例直肠息肉标本及120例相应癌旁组织为对照,比较VEGF-D、MLD、MVD的表达.结果 直肠癌的VEGF-D阳性例数明显较息肉和正常组织多(P<0.05),MLD、MVD水平均明显较息肉和正常组织高(P<0.05);VEGF-D、MLD、MVD水平与直肠癌的组织学类型、Dukes分期、术前远处转移、分化程度有关(P<0.05),但和肿瘤大小、大体类型、浸润深度无关(P>0.05).结论 VEGF-D、MLD及MVD指标对直肠癌的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孙国钢宋新江杨月明张利萍
关键词:淋巴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