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安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色素变性
  • 2篇色素性
  • 2篇视网膜
  • 2篇视网膜色素
  • 2篇视网膜色素变...
  • 2篇视网膜炎
  • 2篇素性
  • 2篇突变
  • 2篇网膜
  • 2篇网膜色素变性
  • 2篇系谱
  • 2篇膜炎
  • 2篇基因
  • 1篇性连锁隐性遗...
  • 1篇遗传筛查
  • 1篇遗传学
  • 1篇致病基因
  • 1篇视紫红质
  • 1篇视紫红质基因
  • 1篇视紫红质基因...

机构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教育部

作者

  • 3篇周青
  • 3篇孙安
  • 3篇李寿玲
  • 2篇汪渊
  • 2篇龚健杨
  • 2篇高敏
  • 2篇杜文辉
  • 2篇江江
  • 1篇高次子
  • 1篇王渊
  • 1篇薛敏
  • 1篇王再兴

传媒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一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家系的临床特点及致病基因的筛查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对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家系患者进行临床特点的观察,并对致病基因MYOC/TIGR、OPTN、WDR36进行基因突变筛查。方法收集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POAG家系,其中8例患者,27例非患者。对该家系POAG患者进行视力、眼压、裂隙灯、前房角镜、眼底、部分行视野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抽取患者、家族成员及正常对照者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扩增候选基因MYOC/TIGR、OPTN、WDR36的外显子及两侧翼部分内含子。将扩增出的PCR产物纯化后行双向测序以筛选突变位点。结果此POAG家系患者发病年龄均在24岁左右,患者进行性视神经萎缩、视野缺损,多数患者有二次手术史,眼压控制不佳,预后较差。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均未发现MYOC/TIGR、OPTN、WDR36基因的突变。结论通过对患者致病基因筛查,排除了该POAG家系是由MYOC、OPTN、WDR36基因突变引起,可能由其他相关致病基因突变所致。
高次子李寿玲江江汪渊周青孙安薛敏
关键词:系谱遗传筛查
X-性连锁隐性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致病基因的突变检测
2010年
目的对X-性连锁隐性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XL-RP)家系进行视网膜GTP酶调节因子(RPGR)、RP2基因的突变检测。方法抽取XLRP家系先证者、家族成员及正常对照者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扩增(PCR),直接测序检测RP2基因和RPGR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和内含子交界处序列,包括RPGR基因突变热区15号外显子开放阅读框(ORF15)。结果在ORF15开放阅读框区检测到c.3396C>T,c.3430G>A(p.V1144I),RPGR和RP2基因中没有检测到突变。结论这2个XLRP家系患者的发病可能不是由RPGR和RP2基因突变所致,而由X染色体上的其他基因突变引起。
江江孙安李寿玲汪渊高敏龚健杨周青王再兴杜文辉
关键词:DNA突变分析
一视紫红质基因突变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的临床特征及其与基因型的关系被引量:1
2010年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以夜盲、进行性视野损害、视网膜色素沉着、视盘呈蜡黄色萎缩和视网膜电图(ERG)呈熄灭型为主要临床特征的遗传性致盲眼病.RP遗传方式复杂,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RP(ADRP)为多见.在已成功克隆出15个ADRP致病基因中,视紫红质(RHO)基因是引起ADRP的主要致病基因,大约20%的ADRP患者存在RHO基因突变.RHO突变位点很多,表型各异.为探讨RHO基因型与RP的关系,我们观察了1个RHO基因突变的ADRP家系中RP患者的临床特征.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孙安李寿玲王渊高敏龚健杨周青杜文辉
关键词:视网膜炎色素性视紫质系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