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庆轲 作品数:19 被引量:75 H指数:5 供职机构: 聊城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颅内动脉机械取栓联合颈动脉支架植入治疗颈内动脉串联病变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2022年 目的评价颅内动脉机械取栓联合颈动脉支架植入治疗颈内动脉串联病变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颈内动脉串联病变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5例,其中采取先行颅内动脉闭塞处机械取栓、后行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或闭塞段支架植入手术策略的患者43例(由远及近组),采用先行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或闭塞段支架植入、后行颅内动脉闭塞处机械取栓手术策略的患者12例(由近及远组)。比较两组患者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入院时、术后24 h、术后7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中1次取栓成功率,股动脉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术后即刻血管成功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2b级)率,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以及术后90 d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率、死亡率。结果5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颅内动脉闭塞处机械取栓及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或闭塞段支架植入术。由远及近组患者1次取栓成功率高于由近及远组[67.4%(29/43)vs 33.3%(4/12)],股动脉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短于由近及远组[(68.77±17.65)min vs(100.08±38.38)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入院时、术后24 h、术后7 d NIHSS评分,术后即刻血管成功再通率,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以及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和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颅内动脉机械取栓同期颈动脉支架植入治疗颈内动脉串联病变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安全、有效的,但采取由远及近的手术策略比由近及远手术策略有更高的1次取栓成功率且能更快地达到血管再通。 蒋群龙 张萌 尹腾昆 郝继恒 刘超 林凯 刘卫东 崔庆轲 王继跃 张利勇复合手术治疗创伤性左侧颈总动脉闭塞合并周围神经损伤1例报道 2022年 颈动脉损伤约占所有颈部血管损伤的22%,其中颈总动脉损伤约占颈动脉损伤的75%[1]。颈部血管损伤分为钝性损伤和穿透性损伤[2,3]。其中,钝性颈部血管损伤被认为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创伤事件,仅发生在约0.1%的钝性创伤患者中[3]。此类患者可能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多汗、缺血性脑卒中等,也可发生周围神经损伤。另外,由于此类患者存在颈动脉病变区域长、管腔闭塞严重、再通困难、再狭窄发生率高等特点,实施单纯的外科手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往往很难一次性开通血管[4]。目前,在治疗该类疾病方面,应用复合手术治疗罕有报道。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血管神经外科2020年应用复合手术成功治疗了1例创伤性左侧颈总动脉闭塞合并周围神经损伤患者,术中顺利实现了血管再通,取得了满意疗效。笔者现将该例患者的诊治经过报道如下,以期为临床同道提供一些经验借鉴。 王子栋 郝继恒 蒋群龙 刘超 张萌 崔庆轲 林凯 刘卫东 王继跃 张利勇关键词:复合手术 周围神经损伤 Solitaire支架解脱前球囊扩张技术在急性大血管闭塞困难取栓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Solitaire支架解脱前球囊扩张技术(Inner-Soli-balloon-expansion,ISBE)在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困难取栓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聊城市脑科医院... 王子栋 崔庆轲 张利勇关键词:血管再通 文献传递 基底动脉闭塞术治疗多次复发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14年 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年发病率为(1.0 ~1.5)/10万[1],局限于基底动脉的夹层动脉瘤更为少见.目前,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单纯支架植入术、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技术[21.我们行基底动脉闭塞术治疗1例基底动脉多次复发夹层动脉瘤,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崔庆轲 刘鹏 王运华 张连群 孙明 王志刚关键词:动脉夹层动脉瘤 椎-基底 多次复发 文献复习 基底动脉 改良型多处小骨窗开颅硬脑膜翻转并肌骨膜贴敷术治疗烟雾病21例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改良型间接血管重建术——多处小骨窗开颅并骨瓣回置硬脑膜翻转并肌骨膜贴敷术治疗烟雾病(MMD)的临床疗效。方法21例烟雾病患者接受改良型多处颅骨小骨窗开颅硬脑膜翻转并肌骨膜贴敷术治疗,术后门诊复查、电话随访及脑血管造影复查随访6~70个月,平均26.6个月。结果①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参照评估标准:优秀8例,良好12例,一般1例,无患者症状加重,有效率为95.2%。②血运改善情况:8例患者行DSA复查,术区均有新生血管向颅内生长,新生血管来自脑膜中动脉和颞浅动脉,缺血区血运改善。③并发症:少量硬脑膜下血肿2例,自行吸收;暂时性神经功能障碍6例;发热1例;少量硬脑膜下积液1例,出院前恢复。术后无癫痫发作,无术后脑脊液漏。结论改良型多处小骨窗开颅硬脑膜翻转并肌骨膜贴敷术可治疗烟雾病,且存在自己的优点。 崔庆轲 张树葆 朱建新 商晓鹰 孙明 王运华 赵青菊 王志刚关键词:烟雾病 小骨窗 显微神经外科 窦汇及上矢状窦窦腔内结构的内窥镜及显微镜解剖学特点 2006年 目的:通过内窥镜及显微镜观察成年人上矢状窦、窦汇窦腔及其内的纤维索、蛛网膜颗粒结构的解剖学形态特征。方法:取新鲜成年人头颅标本5具,去除颅盖,完整取出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窦汇、两侧横窦及其周边硬膜,应用内窥镜观察上矢状窦、窦汇窦腔内纤维索及蛛网膜颗粒的原始结构特征,并沿窦腔上壁中线纵行剖开管腔,显微镜下观察纤维索及蛛网膜颗粒的形态结构。结果:上矢状窦管腔内纤维索分3种类型:瓣膜状(47.1%)、小梁状(30.6%)、板层状(22.3%)。蛛网膜颗粒多集中于上矢状窦中段侧壁及静脉隐窝处呈指状突起突入窦腔。上矢状窦最后段近窦汇区有纵行板层状纤维索结构,将上矢状窦最后段管腔分为左右两个单独管道,有分流和支撑作用。窦汇区腔内亦存在少量板层状纤维索结构,直窦开口常偏向右侧。结论:内窥镜较常规解剖手段可以更直接地观察窦汇及上矢状窦腔内结构的完整形态特征。 孙金龙 张庆林 李卫国 温传耀 崔庆轲 宋千关键词:窦汇 上矢状窦 内窥镜 显微解剖 可膨胀水凝胶弹簧圈在颅内动脉瘤急性破裂期栓塞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 探讨可膨胀水凝胶弹簧圈(Hydrocoil)在颅内动脉瘤急性破裂期栓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Hydrocoil栓塞急性破裂期15例17个颅内动脉瘤,并选择同期应用裸性铂金弹簧圈栓塞的18例颅内动脉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X2检验。结果Hydrocoil栓塞的17个动脉瘤,致密栓塞16个、大部栓塞1个。裸性铂金弹簧圈栓塞的18例动脉瘤,致密栓塞11例、大部栓塞7例。两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02,P〈0.05)。患者术后6个月至1.5年内DSA检查,应用Hydrocoil栓塞的患者无复发;应用裸性铂金弹簧圈栓塞的患者动脉瘤复发5例。两者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10,P〈0.05)。结论Hydrocoil可提高颅内动脉瘤的致密栓塞程度,并降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的复发率。 王运华 翟丽娟 崔庆轲 高志宇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水凝胶弹簧圈 颅咽管瘤切除术后高钠血症的预防与处理 被引量:13 2006年 回顾性分析58例颅咽管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高钠血症15例。肿瘤与第3脑室底(下丘脑)的密切程度术前M R I检查及术前是否应用糖皮质激素与术后高钠血症的发生有关。认为颅咽管瘤患者术前M R I检查示肿瘤与第3脑室底(下丘脑)关系越密切,术后高钠血症发生几率越大;术前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对高钠血症有一定预防作用。 崔庆轲 孙金龙 陈祥涛 潘顺 李猛 宋千关键词:颅咽管瘤 高钠血症 手术治疗 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聊城脑科医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90例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破裂动脉瘤226例,占... 王子栋 崔庆轲 林凯 张萌 刘卫东 郝继恒 张利勇文献传递 MicroRNA-184在神经胶质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研究背景 人胶质瘤(Glioma)起源于神经上皮外胚层,在临床神经外科工作中是最常见的的颅内原发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高,在颅内肿瘤中可达到40%-50%,在我国,脑胶质瘤占居颅内肿瘤发病率的首位。近年脑胶质瘤的发病率... 崔庆轲关键词:胶质瘤 细胞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