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维 作品数:89 被引量:460 H指数:11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机械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恢复椎间隙高度对单纯椎间隙塌陷引起的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恢复椎间隙高度对单纯椎间隙高度塌陷引起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了2012年3月-2014年8月因神经根型颈椎病在我院骨科行颈椎前路单节段椎间隙减压固定融合术的患者共计82例.其中男性43例,女... 朱迪 刘宝戈 杨江 朱继超 王磊 崔维关键词:椎间隙高度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临床疗效 慢性小关节源性腰痛与小关节囊神经纤维数量及神经肽Y表达变化的研究 目的 通过研究临床症状、核磁共振小关节Fujiwara分级与末端神经纤维分布及神经肽Y表达的关系,探究慢性小关节源性腰痛的病理机制.方法 选取无腰痛的腰椎管占位需手术内固定患者为对照组(A),共15例.慢性腰痛患者,术前... 王磊 李家谋 刘宝戈 崔维 亢卫波颈椎前路零切迹自锁融合器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及其影像学分析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零切迹自锁融合器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并对其术后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我科2012年3月-2014年6月因颈椎病在我院骨科行颈椎前路减压零切迹自锁融合器融合内固定的患者共计76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 朱迪 刘宝戈 朱继超 齐登彬 王磊 崔维关键词:颈椎前路 颈椎病 影像学 Lenke Ⅰ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三维矫形方案的有限元优化 目的 本研究通过四种不同矫形方式对Lenke Ⅰ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患者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后路三维矫形手术的模拟,从而探讨选择不同的矫形方式对... 王磊 刘宝戈 崔维 亢卫波关键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有限元分析 矫形 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平山病初步临床结果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平山病患者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初步效果及平山病的手术缓解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6年5月接受颈椎前路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平山病患者13例,所有患者经神经内科确诊,并除外运动神经元疾病,且保守治疗无效,病情持续进展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其中10例采用颈椎前路单纯钛板螺钉内固定术,3例因存在明显颈椎间盘退变突出,采用颈椎前路ACDF手术治疗。采用改良JOA评分评价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此外,测量患者颈椎后突(C2~7Cobb角),颈椎活动度(ROM)、颈椎最大屈曲角度(MFA)。[结果]所有患者随访7~49个月,平均32.7±15个月。末次随访时,术后伸指震颤症状减轻,但症状未完全消失;肌肉萎缩症状改善不明显。改良JOA评分由术前的(12.85±1.70)增加至末次随访时的(14.38±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术后屈曲位颈椎MRI可以观察到脊髓前方压迫缓解,并有局部脊髓膨胀表现。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相比较,C2~7Cobb角[(10.69±11.12)°vs(8.08±8.14)°,P=0.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颈椎活动度[(71.92±15.65)°vs(37.69±11.18)°,P<0.001]和颈椎最大屈曲角度[(37.08±6.80)°vs(20.15±8.65),P<0.001]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椎前路内固定或融合手术能够限制平山病患者颈椎过度前屈,从而减少颈椎活动时脊髓前侧的反复撞击,减缓甚至停止上肢远端肌萎缩的进展。 朱继超 刘宝戈 王磊 麻松 崔维 朱迪 张舵关键词:平山病 颈椎前路手术 手术疗效 陈旧性胸腰椎骨折继发后凸畸形的截骨矫形方式选择及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陈旧性胸腰椎骨折继发后凸畸形的手术中截骨矫形方式选择及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15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继发后凸畸形患者,男9例,女6例,年龄32~68岁,平均50.5岁,骨折病史5-28... 王磊 刘宝戈 崔维 亢卫波 朱继超关键词:胸腰椎 陈旧性骨折 后凸畸形 截骨矫形 颈椎手术中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ES-MEP)监测标准操作程序(SOP)的研究 目的:通过前瞻性研究,建立颈椎手术中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ES-MEP)监测标准化操作程序(SOP).方法:自2013.01-2015.5因颈椎疾患接受颈椎手术治疗并于手术过程中成功获得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ES... 崔维 刘宝戈 乔慧 刘莉 王磊关键词:颈椎 颈前路自锁式椎间融合器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早期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采用颈前路自锁式椎间融合器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早期临床疗效及影像学评估.
方法:2011-10~2012-10,多节段颈椎病患者46例接受颈前路减压自锁式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2节段23例,3节段21例... 王磊 刘宝戈 崔维 王浩 李家谋 曾峥 韩伟峰关键词:多节段颈椎病 早期疗效 影像学评估 文献传递 应用运动捕捉系统进行颈椎运动学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验证使用运动捕捉系统(OptiTrack)对颈椎进行运动学测量的可行性及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及可信度。方法 使用一具福尔马林浸泡处理的尸体颈椎标本,对C3-C7椎体分别使用不处于同一直线的3枚感应器进行标记。使颈椎做前... 崔维 刘宝戈 Tom Van Hoof Jean Pierre Kalala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随访2003年2月至2006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骨科经手术治疗的OPLL患者25例,其中经颈前入路手术者16例,颈后路手术者6例,前、后联合入路手术者3例。术前及术后1~2年分别应用JOA17评分法及影像学评估法进行评估,分析比较术前与术后JOA评分并计算改善率。结果在前路手术治疗的OPLL患者中,有2例术后出现神经症状一过性加重,分别于术后4周和12周内恢复。25例患者术前评分平均为(8.00±1.50)分(最低5分,最高11分),术后2年评分平均为(14.24±1.42)分(最低9分,最高16分),平均提高6.24分。神经功能平均改善率为69.80%±12.28%,手术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效果明显。术后复查MRI影像学资料显示,本组患者脊髓和神经根减压充分,前路植骨平均术后3个月骨性愈合。结论OPLL经颈前路手术可直接切除致压物,减压彻底,钛板固定可靠,手术效果良好,但手术风险及合并症高于后路手术。联合入路可降低手术风险。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及手术全程神经电生理监测对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王冰 宋磊 麻松 邢汝鹏 崔维 林欣 田宝鹏关键词:后纵韧带骨化 显微外科 植骨 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