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菌病
  • 11篇布鲁氏菌
  • 11篇布鲁氏菌病
  • 6篇流行病
  • 6篇流行病学
  • 5篇疫情
  • 5篇鼠疫
  • 4篇流行病学特征
  • 4篇布鲁菌
  • 4篇布鲁菌病
  • 4篇传染
  • 3篇疟疾
  • 3篇传染病
  • 2篇疫情分析
  • 2篇源性
  • 2篇人间布鲁菌病
  • 2篇输入性
  • 2篇输入性疟疾
  • 2篇鼠疫防治
  • 2篇鼠疫监测

机构

  • 32篇山西省疾病预...
  • 7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大同市疾病预...
  • 2篇湖北省疾病预...
  • 2篇浙江省疾病预...
  • 2篇忻州市疾病预...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省人民医...
  • 1篇晋城市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32篇帖萍
  • 26篇白永飞
  • 21篇闫昌福
  • 20篇郑玉华
  • 18篇王婷
  • 8篇杨红霞
  • 8篇崔步云
  • 6篇李学敏
  • 5篇赵亮怀
  • 3篇王三桃
  • 3篇李振宇
  • 2篇刘新荣
  • 2篇曾令佳
  • 2篇耿梦杰
  • 2篇王丽萍
  • 2篇姚素霞
  • 2篇郝瑞娥
  • 2篇张秋香
  • 2篇马麟
  • 2篇张福娥

传媒

  • 9篇疾病监测
  • 4篇中国地方病防...
  • 3篇中国寄生虫学...
  • 3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中华地方病学...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护理研究(中...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西省布鲁菌病疫情形势及对策建议被引量:1
2019年
布鲁菌病(布病)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1,2],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主要是通过职业性或环境接触病畜或其产品而感染,也可通过吸入含有布鲁菌的气溶胶或摄入未经巴氏消毒的乳制品或不熟的内脏而感染。布鲁菌病作为最常见的动物源性疾病之一,分布于全世界170多个同家,每年报告布鲁菌病约50万例,不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健康,危害畜牧业的发展,而且对食品安全带来不利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布鲁菌病疫情持续上升,流行范围不断扩大[3-5]。山西省作为全国布鲁菌病疫情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近年来山西省布鲁菌病疫情布鲁菌病疫情快速上升,2000—2003年报告病例数连续4年位居全国首位,2004—2018年报告发病数始终位居全国前5位[6],本文分析全省的布鲁菌病疫情和上升原因,探索防治对策提出防控建议。
帖萍白永飞郑玉华
关键词:布鲁菌病布病巴氏消毒动物源性疾病
山西省2015—2019年输入性疟疾病例诊断情况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山西省2015—2019年输入性疟疾病例诊断情况,为消除疟疾后防止输入再传播的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整理2015—2019年山西省疟疾病例信息,对其诊断机构、诊断及时性等情况采用χ2检验、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2019年全省共报告疟疾病例72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其中恶性疟占68.1%(49/72),间日疟占18.1%(13/72),卵形疟占8.3%(6/72),三日疟占2.8%(2/72),混合感染2.8%(2/72)。所有病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镜检检测率均为100.0%。95.8%(69/72)的病例在医疗机构诊断,而69例在医疗机构诊断的病例中,73.9%(51/69)在省级医疗机构诊断,21.7%(15/69)在市级医疗机构诊断,仅4.3%(3/69)在县级医疗机构诊断。疟疾病例从发病-确诊时间中位数为5 d,其中发病-初诊时间中位数为3 d,发病-初诊和初诊-确诊时间各年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四分位数间距由2017年最长的10 d缩短为2019年最短的0 d。结论山西省医疗机构在疟疾病例发现和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疟疾病例诊断以省级医疗机构为主,提示市、县级医疗机构的诊断水平较低。今后要加强市县级医疗机构的培训以提高其疟疾诊断意识和诊断能力。
王婷帖萍闫昌福王晶莹郑玉华白永飞
关键词:疟疾输入性
2011—2015年山西省布鲁菌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 了解2011 - 2015 年山西省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 - 2015年山西省布病疫情数据和监测数据,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布病的人群分布、地区分布、时间分布、疫情爆发情况,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结果。结果 2011 - 2015年,山西省共报告布病33 697例,年均发病率为18.65/10万,死亡病例1例;疫情波及11个市、119个县(区),其中以大同市的疫情最为严重;布病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期在3 - 7月;男女比例为3.69 ∶ 1.00(26 515/7 182),发病年龄以40- < 70岁居多,占75.77%(25 531/33 697),患者年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 146.263,P < 0.05);农民为高发职业,占82.90%(27 935/33 697)。2011 - 2015 年共上报布病爆发疫情16起,波及5个市、7个县。血清学监测144 136人,平均阳性率为5.85%(8 426/144 136),确诊病例6 759人。人血标本分离布鲁菌164株,均为羊种3型布鲁菌。结论 山西省近年布病疫情严重,总体呈逐年增加趋势,部分地区有布病爆发疫情,羊3型布鲁菌为目前山西省流行的菌株。
郑玉华闫昌福白永飞王婷帖萍
关键词:布鲁菌病
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对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发现与治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2
2020年
肺结核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结核分枝杆菌非仅局限于肺部感染,也可侵袭其他脏器[1]。临床研究认为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立即发病,一般体质较强者感染后在抵抗力下降时发病[2-4]。鉴于本病具有较强传染性,在我国慢性传染病防治管理中一致受到重视。较建国初期,现代医学针对肺结核的治疗方案已相对完善,多数患者早期获诊并落实妥善治疗均可痊愈,对此要求在结核病防控工作中重视可疑患者的及早发现、检出,并落实相应治疗[5-7]。
郑国兴帖萍
关键词:传染性肺结核防治管理慢性传染病结核菌
山西省医疗机构2015年布鲁氏菌病诊断与报告质量调查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 评估山西省医疗机构布鲁氏菌病(布病)诊断报告的准确性,了解临床医生对该病诊断标准的掌握情况.方法 对山西省布病重点地区的6家医疗机构开展现场调查.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回顾性收集复核2015年所报告布病病例的诊断依据资料,评价其诊断报告准确性.采取问卷方法集中对被调查医疗机构从事该病诊疗的临床医生开展调查,评估其诊断报告知识的掌握情况.采用Excel 2010软件建立数据库,用R 3.3.2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统计学检验.结果 现场复核377例布病病例,诊断符合率为70.8%(267/377),其中市级医疗机构诊断符合率为77.0%(127/165),县级医疗机构诊断符合率为66.0%(140/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P=0.02).复核病例中,实验室确诊病例诊断符合率为87.1%(256/294),而临床诊断病例诊断符合率仅为13.3%(1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7,P〈0.001).被调查的21名临床医生,对布病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及实验室确诊病例诊断标准判定完全正确的分别为3、0和8人.全部临床医生均能准确回答布病诊断后应于24 h内进行报告.结论 山西省布病疫情重点地区医疗机构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不高,临床医生对于该病的诊断及其分类标准基础知识熟悉、掌握程度不够.
曾令佳杨雯雯帖萍刘新荣高秀容李振宇侯平智尹白永飞耿梦杰陈秋兰崔步云李中杰王丽萍
山西省晋城地区家栖鼠的分类鉴定
2019年
黄胸鼠是我国的主要家栖鼠种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江淮各省,如海南、广东、云南、四川、湖北、江苏等地,在西藏东南部、陕甘宁地区、山东及河南亦有分布。1983-1985年在山西省范围内开展的啮齿动物区划调查,结果显示山西省没有黄胸鼠分布的记载[1]。DNA条形码技术多运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COⅠ)近年来被用于物种分类和生物多样性方面研究[2,3],利用COⅠ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与鉴定物种。2014年研究者在鼠疫啮齿动物种群分布调查中于晋城市城区捕获1只家栖鼠类,形态学特征与黄胸鼠相近,对其肝脏中COⅠ进行了检测,现报告如下。
帖萍闫昌福王婷丁飞
关键词:细胞色素C氧化酶啮齿动物生物多样性条形码技术形态学特征
山西省鼠疫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闫昌福赵亮怀帖萍白永飞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鼠疫达乌尔黄鼠子午沙鼠查对
1950-2018年山西省布鲁氏菌病病原学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系统分析1950-2018年山西省布鲁氏菌病病原学特征,为深入分析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提供参考信息。方法对全省69年间检出布鲁氏菌资料按照1950-1981、1982-1991和1992-2018年3个阶段特别对分离到布鲁氏菌按照时间、地区、宿主材料分离情况及优势菌株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50-2018年山西省从5种宿主的不同材料中分离到牛、羊、猪种3种共417株布鲁氏菌,其中羊种布鲁氏菌331株、牛种1株、猪种1株、布鲁氏菌非典型菌株1株、未定种83株。结论山西省是羊种为主的羊、牛、猪种布鲁氏菌混合疫区,1950-1981、1982-1991年以羊1型、羊2型为优势菌种演变为当前以羊种3型为优势菌种,羊种布鲁氏菌可能有宿主转移现象。
白永飞帖萍郑玉华闫昌福王婷王晶莹李学敏杨红霞崔步云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原学
2013—2017年山西省鼠疫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山西省是鼠疫历史疫区,最早有明确记载的人间鼠疫流行是《山西通志》:1900--1942年在晋西北不断有腺型鼠疫呈地方性发生、流行,病死近万人。1962年开始,在山西省西北部地区开展鼠疫疫源检索工作,1975年确定天镇、阳高等12个重点县(区)为鼠疫防治重点地区,连年开展鼠疫监测工作。本研究将2013—2017年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鼠疫防治及预警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闫昌福帖萍白永飞郑玉华王婷王晶莹
关键词:鼠疫防治鼠疫流行监测工作
山西省鼠疫疫情应急演练案例解析被引量:1
2018年
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活动中开展应急演练是一个重要手段,它是对应急预案及应急培训效果的有效检验,是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鼠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其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全球的三次鼠疫大流行,给人类造成极大危害[1]。为了应对鼠疫的突发疫情,山西省卫计委于2017年9月22日在太原市组织开展了鼠疫疫情应急演练,本文通过对这次应急演练的解析研究,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为提高全省鼠防队伍卫生应急能力,进一步完善应急机制提供建议。
闫昌福张福娥帖萍王婷白永飞郑玉华王晶莹
关键词:鼠疫疫情应急演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甲类传染病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