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建军 作品数:14 被引量:20 H指数:3 供职机构: 内蒙古医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更多>>
急性脑出血60例动态心电图分析 2002年 目的 :分析急性脑出血患者心电图复极改变和心律失常 ;方法 :将 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分为轻症和重症二组 ,2 4h动态心电图描记 ,床边心电图监测 72h至 7d ,将其心电图复极改变和心律失常进行分析 ;结果 :心电图复极异常主要为ST—T降低、ST段抬高和T波改变 ;心律失常主要为窦性心动过速或窦性心动过缓、室上性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律失常 ;结论 :重症与轻症两组间对心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性 (P <0 0 0 5 ) 。 承喜凤 朱海霞 武睿 席建军关键词:急性脑出血 心电图描记术 动态心电图 通心络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患者单盲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氯沙坦50~100mg/d口服降压治疗,每日1次;治疗组,氯沙坦50~100mg/d治疗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3粒/次,每日3次;2组持续治疗30d后再次测定上述项目。结果 2组治疗后30d与治疗前血尿酸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30d治疗组降血尿酸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30d与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血糖和血脂比较,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氯沙坦具有明显降血尿酸作用,治疗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安全有效。 程文俊 席建军 牛云枫关键词:通心络胶囊 氯沙坦 高尿酸血症 高血压 102例SARS治疗中的不足之处 SARS是由一种新的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病毒性传染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102例确诊SARS中,病情轻重及病程长短不同,应强调临床病理分期,遵循基本原则,采取合理治疗。本文回顾总结102例SARS治疗中的不足之... 席建军 崔晓迎文献传递 通心络胶囊辅治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辅治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予氯沙坦50~100 mg/d口服,每日1次。治疗组48例,在氯沙坦50~100 mg/d治疗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3粒,每日3次;疗程均为30 d。结果2组治疗后30 d与治疗前比较,血尿酸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30 d与治疗前比较,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和血脂比较,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氯沙坦具有明显降血尿酸作用,治疗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安全有效。 程文俊 席建军 皇甫卫忠关键词:通心络胶囊 高尿酸血症 高血压 氯沙坦 老年人混合性卒中的诊治 1994年 老年人混合性卒中的诊治承喜凤,武文元,席建军,周礼亮(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卒中为当代三大致死病因之一,按传统被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型。随着CT等先进影像技术的广泛应用,临床和病理研究都不断发现在一个病人的一次卒中期间,脑部可同时或相继发生出... 承喜凤 武文元 席建军 周礼亮关键词:中风 混合性 CT 无症状性脑梗死40例临床分析 2002年 目的 :对 4 0例无症状性脑梗死进行临床分析 ,探讨其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总结其临床特点 ,分析其危险因素及预后。结果 :4 0例中合并Ⅰ期高血压病 3例、Ⅱ期高血压病 37例、高血脂症 16例、糖尿病 6例、冠心病 17例。头颅CT检查 :梗死灶发生在壳核最多 (45 5 % ) ,依次为尾状核 (19 7% )、放射冠(10 6 % )、白质 (9 1% )、丘脑 (7 6 % )、皮层 (6 1% )、脑干 (1 5 % )。均为腔隙性梗死 ,可多发。左右大脑半球无差异。结论 :年龄、高血压病、高血脂症、糖尿病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应对其积极预防和治疗 ,还应定期CT或MRI检查 。 承喜凤 朱海霞 席建军关键词:无症状性脑梗死 高血压 CT检查 ACI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冠心病 崔晓迎 黄志民 尹华 承喜凤 吴卫红 曹中朝 席建军 本研究经桡动脉途径治疗冠心病的优势。冠心病介入治疗通常是经股动脉途径,但股动脉穿刺发生周围血管和出血并发症相对多见,有时甚至需要静脉输血和外科修补术,这在冠心病支架术后大量应用抗凝剂的情况下更易发生。这些并发症会增加病人...关键词:关键词:桡动脉 冠心病 支架术 高血压合并餐后高血糖对左室结构影响的观察 2012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早期糖代谢异常对心脏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级高血压病患者90例,其中2 h PG正常的2级高血压患者51例为单纯高血压组;2 h PG血糖增高的2级高血压患者39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均测定2 h PG、BP,采用心脏超声测量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计算左室质量(LVM)和相对室壁厚度(RWT)。分析比较各组的2 h PG和左室结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2 h PG和BMI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1)。观察组和单纯高血压组患者的IVST、LVPWT、LVM、LVMI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IVST、LVPWT、LVM、LVMI水平均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2 h PG升高可能加速和加重左心室重构,早期糖代谢异常可能是影响高血压左室重构的危险因素。 席建军 曹中朝关键词:高血压 餐后2H血糖 左室结构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影响近期预后的因素 2002年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 (AMI)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 10 5例 6 0岁以上的AMI患者 ,据发病后 4周内的预后分成存活组和死亡组 2组。对发病时的年龄、性别、吸烟史 ,是否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症及AMI发病后 2 4h内TG、TC水平用t检验或 χ2 检验方法 ,进行单因素分析 ;同时对影响老年人AMI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 :年龄、吸烟、高TC血症及AMI发病后 2 4h内的TG和TC水平在存活组和死亡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每增加 1岁 ,其死亡危险性增加 1 0 6 6倍 ;吸烟者的死亡危险性是非吸烟者的 7 0 6 0倍 ;有高TC血症史者的死亡危险性是无高TC血症史者的 5 899倍 ;AMI发生 2 4h内的TC水平每增加 1 0 0mmol/L ,其死亡危险性增加 1 84 5倍。结论 :年龄、吸烟史、高胆固醇血症史及AMI发生 2 4h内的血清总TC水平是影响老年人AMI近期预后的高危因素。 承喜凤 武睿 朱海霞 席建军 崔晓迎关键词:老年人 急性心肌梗死 预后 AMI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尿酸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形成与血尿酸(UA)的关系。方法选择146例住院高血压患者经查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及其他生化指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据其结果分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者为斑块组74例,无颈动脉斑块形成者为对照组72例。比较两组血尿酸、CRP及其他生化指标。结果两组年龄、总胆固醇(TC)无明显差异(P>0.05),但斑块组病程、体表指数(BMI)、血UA、CRP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A与CRP呈正相关(r=0.713,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与血尿酸、C-反应蛋白密切相关,且二者呈正相关。 程文俊 牛云枫 席建军关键词:颈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