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丽平
- 作品数:31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张家口市社会科学立项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政治法律更多>>
- 《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 2008年
- 劳伦斯在其写作生涯的前后两个时期发展了不同的女权主义观点,《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作为其最后一部小说表现出了作者明显的反女权主义倾向,烙上了明显的男权烙印;劳伦斯在关注西方工业制度下的异化现象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出了对自然的生态伦理关怀,本文拟从生态女性主义这一新的理论入手,对他的这部作品中所表现的自然和女性的命运、处境重新进行一番阐释。
- 常丽平
- 关键词:《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生态女性主义男权主义女性主义生态意识
- 包容中的守望、追寻与迷失——评台湾电影《海角七号》被引量:3
- 2009年
- 台湾电影《海角七号》自放映以来,在台湾取得巨大的成功,票房收入超过4.6亿元新台币,并受到海内外的关注。《海角七号》是由被誉为“超过时代”的台湾导演魏德圣执导的一部乡村爱情影片,该影片的成功预示着“超过时代”的来临,甚至有的电影评论人把它视为台湾电影走出低谷的希望。
- 常丽平
- 关键词:守望迷失票房收入新台币
- 论电影《一九四二》的叙事手法及艺术表现
- 2013年
- 电影《一九四二》是一部由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改编、冯小刚导演的灾难片、历史片。冯小刚以悲怆的画面、史诗般的叙述以及高超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了1942年,战争与灾荒中的河南人民所遭受的苦难,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深深的内心震撼。影片对灾难中的人性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以冷峻的画面回顾那段惨痛的历史,让我们去反思灾难发生的深层原因,思考我们民族未来发展的动力。
- 常丽平侯晓华
- 关键词:叙事艺术
- 基于校企合作项目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被引量:6
- 2016年
- 在校企合作开发项目课程的基础上,以工作任务(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在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指导下,以学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项目)为主要学习方式构建基于校企合作项目课程教学模式,并以机械加工工艺编制课程为例进行了实践,为现代学徒制下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探索。
- 常丽平安宏宇霍占茂杨世成
- 关键词:校企合作项目课程教学模式
- 《一千英亩》中自然和女性身体的隐喻意义解读
- 2010年
- 本文拟从隐喻理论入手,从生态女性主义对自然和女性命运关注的视角,对《一千英亩》中自然和女性身体的隐喻意义进行剖析,以期理解小说所映射的社会语境,增加对经典文本进行解析的维度,同时也使读者从小说中获得一些道德启示——热爱自然,关爱女性,终结人类文明中所有形式的压迫和剥削。
- 常丽平
- 关键词:女性身体隐喻
- 性别差异在英语中的诸多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 2005年
- 性别差异已经作为一种语言学变量而纳入英语语言研究之中。文章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探讨在英语语音、语调、词汇和句法结构三方面体现的性别差异以及产生性别差异的原因。
- 常丽平
- 关键词:性别差异语音语调词汇句法结构
- 美学视觉下的张家口地域文化探析被引量:1
- 2014年
- 张家口独特的地域及其文化,蕴含厚重的美学意蕴,包括自然美、脉络美、艺术美、风土人情美;进而凝成"包容开放、重信尚德、勤劳淳朴、自强向上"的张家口人文精神。
- 常丽平安宏宇霍占茂
- 关键词:地域文化美学意蕴
- 伍尔夫《到灯塔去》中的“双性同体”观解读被引量:2
- 2006年
- 文章从对双性同体诗学理论的阐述出发,并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剖析伍尔夫《到灯塔去》中呈二元等级对立的男女性别角色模式,从而引出作者所提出的解构或颠覆这种对立、使男女两性特征达到和谐统一的途径之一———双性同体观,并对其在这一小说中的体现和应用作了解读,从而揭示了伍尔夫在这一作品中所表现的深层内涵和现实意义。
- 常丽平
- 关键词:到灯塔去双性同体
- 革命的女斗士,历史的记录者——艾丽斯·沃克《梅丽迪安》的文本解读
- 2012年
- 艾丽斯·沃克是美国当代文坛杰出的黑人女作家。她的创作涉及小说、散文、诗歌、文艺评论等,但小说是她创作的重点。到目前为止,沃克共出版了7部长篇小说,先后刻画了30多位黑人女性的形象,充分显示了她对黑人女性命运的关怀。艾丽斯.沃克作为一名黑人女性作家,在其创作生涯中,基于她黑人和女性的双重身份,她既要表现一个以白人为中心的社会中黑人的境遇。
- 常丽平
- 关键词:黑人女性黑人妇女当代文坛女性作家黑人女作家
- 张家口市社会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老龄化社会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社会养老服务人才。采取集团化办学模式以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从社会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管理与评价、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和企业深度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的全面对接,真正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是满足社会对养老服务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
- 常丽平张春梅王建军
- 关键词:社会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