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晓文

作品数:118 被引量:392H指数:10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04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3篇银屑
  • 53篇银屑病
  • 24篇银屑病患者
  • 17篇表皮
  • 15篇疗效
  • 12篇疗效观察
  • 10篇皮损
  • 9篇代谢
  • 9篇蛋白
  • 9篇寻常型
  • 9篇皮肤
  • 9篇细胞
  • 8篇皮病
  • 8篇热休克
  • 8篇热休克蛋白
  • 8篇红皮病
  • 7篇脂代谢
  • 7篇免疫
  • 6篇寻常型银屑病
  • 6篇湿疹

机构

  • 116篇空军总医院
  • 1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1篇北京大学第一...
  • 6篇中国中医科学...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中国中医科学...
  • 4篇中国中医研究...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北京医科大学...
  • 3篇四平市妇婴医...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兖矿集团总医...
  • 2篇保定市第一中...
  • 2篇北京市海淀区...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18篇庞晓文
  • 22篇赵广
  • 18篇杨雪琴
  • 17篇那爱华
  • 16篇江丽
  • 11篇崔秀梅
  • 11篇刘玮
  • 10篇张萍
  • 10篇李铀
  • 9篇朱赛楠
  • 9篇孟如松
  • 9篇刘芳
  • 8篇周劲松
  • 7篇张红
  • 7篇袁小英
  • 6篇姜薇
  • 6篇刘雯
  • 6篇董海玲
  • 5篇沈冬
  • 4篇黄尧洲

传媒

  • 27篇临床皮肤科杂...
  • 19篇中国麻风皮肤...
  • 13篇中华皮肤科杂...
  • 11篇中国皮肤性病...
  • 7篇空军医学杂志
  • 6篇空军总医院学...
  • 3篇岭南皮肤性病...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2002中国...
  • 2篇2010全国...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首都医药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皮肤病与性病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国外医学(皮...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年份

  • 6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8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9篇2008
  • 10篇2007
  • 8篇2006
  • 11篇2005
  • 7篇2004
  • 16篇2003
  • 12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1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银屑病表皮热休克蛋白27、70、60的表达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HSP)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检测了25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皮损、非皮损区表皮组织中HSP27、HSP70和HSP60的表达,并与6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HSP27、HSP70在非皮损、正常人表皮中呈基础表达,在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很弱,治愈后表皮中HSP27、HSP70的表达又恢复;HSP60的表达在银屑病皮损组表皮中均为阳性,而银屑病非皮损组、治愈后组表皮中及正常人对照表皮组织中HSP60的表达均阴性。结论热休克蛋白在银屑病应激保护机制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李铀杨雪琴庞晓文孟如松
关键词:银屑病热休克蛋白类HSP27HSP70HSP60
XH-超高频仪结合中西药治疗尖锐湿疣79例
2002年
崔秀梅庞晓文齐红霞梁亚茹宋晶周劲松姜薇沈冬
关键词:尖锐湿疣中西医结合治疗
寻常型银屑病表皮中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表达模式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评价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在寻常型银屑病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的表达模式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REBP-1在5例正常人表皮、17例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和非皮损表皮中的表达,并用图像分析方法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SREBP-1在正常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呈细胞核表达;在银屑病非皮损及皮损表皮细胞中出现入核受阻;而SREBP-1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强度较非皮损下降(P=0.047)。结论:银屑病表皮细胞中SREBF-1入核受阻,及其在皮损中表达强度的下调,可能参与银屑病的发病过程。
庞晓文张萍刘雯朱赛楠
关键词:银屑病
过敏性紫癜辨治十法被引量:3
2009年
过敏性紫癜中医属"血证"、"发斑"范畴,近20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故我们总结出辨治十型十法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具体为风热型、血热型、热毒型、湿热型、气虚型、血虚型、阴虚型、气血两虚型、血瘀型、气滞血瘀型等。
郜燕霞李俊红塔拉崔秀梅庞晓文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肌衄辨证施治中医药临床
Olmsted综合征1例被引量:1
2007年
庞晓文耿丽红
关键词:OLMSTED综合征
电解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被引量:3
2005年
江丽庞晓文陈琦
关键词:毛细血管扩张症
中药湿疹消冲剂治疗湿热型湿疹65例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研究湿热型湿疹的中医药治疗 ,为进行新药开发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治疗组 6 5例口服湿疹消冲剂 ,每日 2次 ;外用湿疹消煎剂与湿毒膏 ,每日 3次。对照组 6 0例口服西替利嗪 10mg ,每日 1次 ;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 ,每日 3次。疗程均为 4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78 5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5 3 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湿疹消及湿毒膏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过敏性炎症反应的作用 ,并且无毒副作用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崔秀梅柏燕军庞晓文卢淑梅沈冬周劲松姜薇陈学荣刘青云
关键词:湿热型湿疹湿疹中医药疗法
化瘀消银颗粒剂治疗血瘀型银屑病30例
2009年
目的研究血瘀型银屑病的中医药治疗,为下一步进行新药研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6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化瘀消银颗粒刘组(治疗组)和消银片组(对照组),同时外涂自制药膏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30例中临床痊愈10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5倒,总有效率为63.33%。对照组30例中临床痊愈7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43.33%。结论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3399〉0.025);两组治疗后PASI积分平均值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两组病例治疗期间均无血尿常规及肝(ALT、AST)、肾功能(BUN、Cr)改变,说明了中药化瘀消银颗粒剂是治疗血瘀型银屑病安全而有效的一种药物。
塔拉李俊红崔秀梅庞晓文周劲松陈学荣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
阿维A对银屑病患者体内脂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阿维A对银屑病患者体内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银屑病患者分为A、B两组,分别给予阿维A和常规不升高血脂药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清TG、TC、LDL-C、HDL-C、AopAⅠ、B100水平的变化。结果 A、B两组银屑病患者经过治疗,PASI评分均明显下降(P<0.001),A组治疗后,血清TG和LDL-C均升高(P<0.05),TC则明显升高(P=0.007),而血清HDL-C、ApoAⅠ、B100无明显变化(P>0.05);B组治疗后,血清TG(P=0.002)和ApoAⅠ(P=0.006)水平均明显升高,血清TC、LDL-C、HDL-C、ApoB100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体内脂代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同的药物可能通过作用于脂代谢过程的不同环节而发挥治疗作用。
庞晓文陈晶晶王铁
关键词:阿维A脂代谢障碍银屑病
盐酸西替利嗪合用中药颗粒剂治疗荨麻疹风热证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研究荨麻疹风热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下一步进行新药研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治疗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10毫克,每日1次;并合用瘾疹消颗粒剂,温开水冲服,每日2次。对照组口服瘾疹消颗粒剂,温开水冲服,每日2次: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痊愈35例,显效16例,有效 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2.9%;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38.7%。结论经临床观察证实上述治疗方法有较好的疗效,提示所用药物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过敏性炎症反应的作用,并且未见毒副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崔秀梅庞晓文韩喜旺周劲松宋晶张志坡
关键词:盐酸西替利嗪中药颗粒剂疗效观察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