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伟华 作品数:17 被引量:40 H指数:3 供职机构: 广西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建设部软科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经济管理 理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GIS栅格数据的邻域粒化和粗糙逼近 2011年 GIS栅格数据能表述连续变化的空间现象,它每个像元的属性值有连续数据和离散数据2种。针对栅格连续数值空间进行分析,突破传统的基于栅格本身邻域位置的研究方法,从属性值本身来定义邻域,基于属性距离度量公式来定义数据的领域。不同的邻域大小,一个栅格像元可以得到不同的邻域;并且从粗糙逼近的角度来探讨邻域信息粒子样本的上、下近似,此研究将为栅格数据分类等数据分析方法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廖伟华关键词:栅格数据 粗糙集 GIS面目标间拓扑关系的粗糙表达模型 2008年 在分析传统9交模型和特例4交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粗糙集理论的下近似RA表示空间实体内部,边界域A-RA表示空间实体的边界,并结合粗糙集中的变精度粗糙集、模糊粗糙集分别建立了基于粗糙集和4交模型的空间面状实体拓扑关系的三种粗糙表达模型。 廖伟华关键词:拓扑关系 粗糙集 基于覆盖粗糙集的GIS不确定性分析 2012年 粗糙集作为一种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工具,近年来在GIS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利用上、下近似来逼近对象。在以往的GIS粗糙集应用中,都是基于等价划分的pawlark粗糙集。本文基于划分之中可以存在交集的覆盖粗糙集,利用近年在基础数学研究中的一些覆盖粗糙集的理论与性质,探讨了GIS不确定研究的覆盖近似空间、覆盖粗糙集、模糊覆盖粗糙集、模糊覆盖粗糙隶属函数等。发现覆盖粗糙集在处理GIS不确定性问题时,有比粗糙集更广的适应范围。 廖伟华关键词:不确定性 覆盖粗糙集 GIS 广西农村经济发展时空差异的ESDA-GIS分析 被引量:1 2011年 从时空角度出发,利用广西各县(市)1996~2007年人均农民纯收入数据,结合ESDA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与GIS技术,对广西县域农村经济发展差异和局部空间异质性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96~2007年,广西县域农村经济空间差异总体变化不大,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中分布,并在此基础上绘制了局部Moran’s I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相对于传统分析方法,ESDA-GIS空间分析方法可以清楚地解释农村经济发展空间异质性问题,并具有直观的可视化效果。 廖伟华关键词:农村经济 ESDA-GIS 空间自相关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服务业空间关联分析 被引量:19 2017年 信息技术与电商平台的发展,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大数据。在城市服务业中,商家在电商平台上注册自己带有坐标的信息,构成了空间服务业的空间大数据源。首先建立限定距离阈值的空间关联规则数据模型,介绍该模型产生频繁项集和关联规则的方法与步骤。最后利用Python爬取糯米网南宁站的商家信息,用Apriori算法做出了10~1 000 m 6种距离阈值的空间关联规则和服务业空间频繁项集。 廖伟华 聂鑫关键词:大数据 关联规则 APRIORI算法 服务业 变精度粗糙集下的GIS面目标拓扑关系扩展研究 被引量:2 2010年 空间拓扑关系一直是GIS研究热点。本文在分析了GIS面目标拓扑关系的基础上,引入粗糙集概念。在Pawlak粗糙集中,把RCC模型中面目标看成粗糙集中的等价类划分,不考虑边界的模糊性和边界,RCC模型的关系表达模型不变。而在变精度粗糙集中,由于引入多数包含β因子,除PO(X,Y)和POI(X,Y)外,RCC模型其他关系表达模型也不会变化,并且这些关系属于β=0的特例。在PO(X,Y)模型中由于两个面目标存在公共相交部分,及X∩Y≠φ。因此,当C(X,Y)≤β,即X与Y中的公共元素的数目,大于X中元素数目的50%时,显然可以得到Y■X。因此,在变精度粗糙集中,我们认为两个面目标PO(X,Y)有两种集合表达形式Y■X和Y■X,并由此作出了POI(X,Y)和PO(X,Y)在变精度粗糙集下的面目标相交拓扑关系拓展图。 廖伟华关键词:变精度粗糙集 基于序列模式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被引量:7 2020年 土地利用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传统的转移矩阵方法只能在两期土地利用数据之间相互比较而不能总结长期整体的变化规律,频繁项集不能导出变化序列。针对这些方法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基于序列模式的土地利用变化序列分析模型。首先给出土地序列数据库的定义,然后根据土地序列数据实际特点和垂直格式的序列模式SPADE算法,给出土地变化序列模式的计算过程和方法。在以中国广西为实例的研究中,计算了1970s-2015年共7期22种二级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序列。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发生在林地之间,部分林地转换为厂矿、采石场、交通道路等建设用地类型;城镇用地主要由旱地和水田转换而来;在研究期内没有任何一个土地单元转化成水田。 廖伟华 聂鑫 蒋卫国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GIS的不同次区域之间相似性度量 2012年 GIS属性相似度量有相似系数及以空间位置的空间自相关。这2种方法都不能计算全域为背景的次区域相似性问题,而以隶属函数的粗糙度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本文利用粗糙集计算了GIS的离散型数据的次区域相似度量。利用邻域粗糙集计算了连续属性值的上下近似逼近,并利用邻域信息粒子计算连续属性值的粗糙隶属问题,从而计算连续属性值次区域相似度量问题。本文方法能度量次区域而不是全域或单个元素之间的空间相关与自相关问题,考虑了全区域背景下的GIS相似问题。并针对GIS连续属性值,利用距离函数和邻域粗糙集来划分连续属性的上下近似,以及分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邻域信息粒子的粗糙隶属函数。最后利用粗糙相似度量公式度量GIS次区域的相似问题。 廖伟华关键词:次区域 粗糙集 相似度量 分层递阶近似空间下的GIS属性数据不确定性描述 2011年 GIS属性数据作为GIS实体的属性,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由GIS实体对象和对象的属性组成的二元关系满足近似空间的特性。本研究从GIS信息系统的对象、属性出发,利用格概念,认为GIS属性数据集合可以构成偏序关系,并且(P(A),)构成一个完备的偏序格。如果从属性链的角度分析,GIS实体集在的细分划分空间关系下,可以构成分层递阶近似空间,并且随着属性个数的增加,知识颗粒将逐渐"细化"。 廖伟华关键词:GIS 属性数据 基于模糊粗糙集的GIS数据转换方法研究 被引量:5 2007年 GIS按照数据结构可以分为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两种。GIS的空间建模大部分是基于栅格数据进行的,因此,对于一些在矢量结构中表达的属性(如人口密度等),需要转换成栅格数据。传统的数据转换方法一般都是面积占优法,这种方法没有充分考虑空间数据的模糊性问题。采用模糊粗糙集的理论,对矢量多边形数据转换成栅格数据的方法做了探讨。基于模糊粗糙集的数据转换方法考虑到了多边形数据的边界模糊性,利用隶属函数来确定多边形边界的不确定性。 廖伟华关键词:模糊粗糙集 GIS 数据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