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文华
- 作品数:36 被引量:124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豌豆新品种藏豌2号的选育历程及其配套栽培技术被引量:1
- 2019年
- 本文介绍了豌豆新品种藏豌2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历年区域试验、生产示范情况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 高小丽文华英戴相林王姗姗张玉红黄海皎廖文华
- 关键词:选育栽培技术高产
- 西藏油菜大田种植管理要求初析被引量:3
- 2005年
- 根据近几年来的大田推广实践,对我区油菜大田机械条播及其相应种植管理要求进行了初步的总结与分析。
- 廖文华拉巴扎西曲吉
- 关键词:油菜机械条播种植管理
- 西藏地区青稞籽粒营养品质分析及评价被引量:12
- 2020年
- 为探明西藏地区青稞品种间的性状差异及性状间的相关性,筛选优异品质青稞种质,以251个西藏青稞种质资源为材料,测定了籽粒淀粉、粗蛋白、β-葡聚糖、γ-氨基丁酸、大量元素(Ca、P)、微量元素(Fe、Zn、Se)含量共9个品质指标,分析了被测指标间关系。结果表明,所测定的9项品质指标在供试种质资源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淀粉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Se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粗蛋白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54),粗蛋白与γ-氨基丁酸、Ca、P、Zn、Fe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对被测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可将9项品质指标简化成3个主成分,其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4.5%,其中第一主成分因子的贡献率达到了48.0%,第一主成分中因子载荷量大的品质指标是Zn、P、Ca、粗蛋白、γ-氨基丁酸、淀粉、Fe含量。综合评价筛选出10个营养品质较高的种质,分别为BJX152、BJX008、BJX149、BJX004、BJX003、BJX015、BJX005、藏青2000、BJX227、喜马拉22号。
- 黄海皎李杨高小丽田朋佳尼玛央宗拉巴扎西次珍魏新虹曲吉廖文华
- 关键词:青稞营养品质多样性作物改良
- 西藏马铃薯双膜覆盖高效栽培技术试验初报被引量:1
- 2013年
- 对引进早熟马铃薯品种"LK99"进行了双膜覆盖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在拉萨地区3月19日播种,6月19日可正常成熟收获,折合亩产达1521.3公斤,说明该技术可在西藏推广应用。
- 廖文华
- 关键词:马铃薯双膜覆盖栽培技术
- 西藏苦荞和甜荞新品系与后代选育进展被引量:2
- 2021年
- 简要分析了2019、2020年西藏荞麦品种(系)观察及选育情况、引进亲本材料试种情况以及EMS化学诱变荞麦新品系基本情况,指出了今后西藏荞麦育种目标和重点研究工作。
- 尹中江次珍尼玛央宗廖文华拉巴扎西
- 关键词:甜荞苦荞后代选育
- 西藏豆类作物生产科研现状与发展被引量:6
- 2010年
- 本文分析了我区豌豆、蚕豆作物生产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全区农作物种植业结构调整对豆类作物需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我区豆类育种与生产发展建议。
- 卓嘎张竞廖文华
- 关键词:蚕豆豌豆
- 藏豌豆凉粉的研制被引量:3
- 2019年
- 豌豆是西藏主要的食用豆类作物,也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藏豌豆的开发利用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牧民膳食结构等具有重要意义。对制作藏豌豆凉粉的原料配比、主要操作要点及贮藏时间进行了初步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
- 张文会魏新红廖文华
- 关键词:凉粉工艺参数
- 水氮耦和对春小麦产量、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本文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水氮配合对春小麦产量和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土壤相对含水量下,合理迫施氮肥能够显著提高春小麦籽粒产量。中水或高水条件下,追氮时期对小麦籽粒产量影响不显著,建议在拔节期追施氮肥。推迟施氮时期及合理增加施氮量,有助于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产量和蛋白质各组分含量,追氮时期应选择在抽穗期或灌浆期。增加土壤相对含水量,会降低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各组分含量。水分亏缺或过量均不利于小麦籽粒蛋白质产量的提高。在生产实践中,要根据不同的栽培目的确定灌水和施肥方案。
- 戴相林廖文华高小丽马瑞萍王珊珊张玉红
- 关键词:水氮耦合施氮时期施氮量蛋白质组分含量
- 140份西藏大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7
- 2022年
- 【目的】挖掘西藏大麦种质资源的优良基因,为育种提供优质材料。【方法】以西藏不同地区的140份种质资源为材料,利用Excel和SPSS 21.0软件对13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西藏大麦资源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8个农艺性状中单株穗数的变异系数43.7%。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将140份材料在遗传距离6水平上聚为5个类群,第Ⅰ类群包含35份材料,第Ⅱ类群包含29份材料,第Ⅲ类群包含33份材料,第Ⅳ类群包含15份材料,第Ⅴ类群包含28份材料。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将8个农艺性状简化为3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72.587%,以单株穗数的贡献率最高,为0.829。【结论】本研究为西藏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田朋佳廖文华高小丽黄海皎尼玛央宗拉巴扎西次珍曲吉
- 关键词:种质资源农艺性状
- 藏豌2号的选育及评价
- 2019年
- 藏豌2号是从德国引进紫花变异群体中系统选育出白花新品系,经连续单株选择及扩繁而来。在西藏多生态区域进行丰产性、适应性以及白粉病抗性评价,结果表明藏豌2号适应在西藏地区3800 m以下种植,产量高,稳产性能好,中抗白粉病。
- 高小丽戴相林黄海皎廖文华
- 关键词: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