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军

作品数:48 被引量:121H指数:6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厅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骨折
  • 12篇腰椎
  • 9篇手术
  • 9篇脊柱
  • 8篇胸腰椎
  • 7篇椎弓
  • 7篇椎弓根
  • 7篇椎骨
  • 7篇内固定
  • 7篇颈椎
  • 6篇胸腰椎骨折
  • 6篇腰椎骨折
  • 6篇固定术
  • 5篇椎间盘
  • 4篇植骨
  • 4篇椎弓根螺钉
  • 4篇椎体
  • 4篇外科
  • 4篇螺钉
  • 4篇脊髓

机构

  • 40篇遵义医学院附...
  • 8篇遵义医学院
  • 3篇遵义医学院第...
  • 1篇遵义医院

作者

  • 46篇张军
  • 18篇廖文波
  • 13篇覃建朴
  • 8篇蔡玉强
  • 7篇王信
  • 6篇曹广如
  • 6篇敖俊
  • 5篇史可中
  • 5篇季文军
  • 4篇朱劲松
  • 4篇王万玲
  • 4篇安荣泽
  • 4篇杨朔
  • 3篇孙厚杰
  • 3篇陈萍
  • 3篇钱天友
  • 3篇叶盛
  • 2篇蔡小军
  • 2篇杨圣
  • 2篇蔡玉强

传媒

  • 8篇遵义医学院学...
  • 4篇中国脊柱脊髓...
  • 3篇贵州医药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国卫生产业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北方药学
  • 2篇2007年贵...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9
  • 7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3
  • 3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与轴性症状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前路椎体次全切术后,钛网支撑融合椎间隙改变程度与颈椎曲度改变后轴性症状的发生率。方法:对我科92例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术后患者随访1~3年,平均2年,在手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2年时拍摄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钛网支撑融合椎间隙高度,计算钛网支撑融合椎间隙高度的变化值,依据患者术后椎间隙高度变化情况将全部样本分为三组,对三组患者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进行观察、分类及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颈椎轴性症状发生率分别为66.67%、30.00%和37.50%,经过统计学分析,A组:B组X2值=7.43,P<0.05;B组:C组X2值=7.11,P<0.05;A组:C组X2值=0.1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术后钛网支撑融合椎间隙高度的变化与颈部轴性症状的发生率有显著相关性。
胡晓明喻海筹张军
关键词:轴性症状椎间高度
浅谈骨科临床见习带教的体会
2018年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向实习医生过渡的桥梁,是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的纽带。该阶段的学习中,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的学习相互衔接而又有部分重叠。为使医学见习生在骨科学习中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学会高效汲取知识的方法、顺利实现向实习医生角色的转变,以激发学习兴趣为主,让见习生主动提出自身周围亲友需要解决的骨科问题,并模拟实习医生以病案讨论的方式提出诊治方案,最终带教老师总结诊治方案。并在见习教学活动中引入临床技能操作和科研。该方法使见习生将所学医学知识、临床疾病、医学实践和科研环环相扣,增加了见习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的思维,使见习生综合发展,提高了教学成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王信张斌张怡罗南宁张军
关键词:带教体会教学方法
后路椎弓根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此类骨折常合并脊髓、圆锥及马尾的损伤,如不及时正确处理,将可能导致严重后果。随着脊柱内固定技术的发展,经后
张军王万玲
文献传递
颈髓过伸性损伤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及其病理机制探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急性颈髓过伸性损伤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及其病理机制。方法:对2005年12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32例急性颈髓过伸性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在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有无颈椎管狭窄,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为Ⅰ型,退变性颈椎管狭窄为Ⅱ型,发育性合并退变性颈椎管狭窄为Ⅲ型;在颈椎MRI片上观察脊髓压迫情况及T2相上脊髓呈现高信号变化的节段长度,受椎间盘突出和(或)相邻椎体缘向后增生压迫者为a型,源于肥厚的黄韧带压迫者为b型,二者兼有为c型;颈椎侧位X线片上有颈椎管狭窄同时MRI上有明显的颈椎间盘突出和(或)黄韧带肥厚为混合型。总结其临床类型并研究临床类型与影像学上显示的颈椎病理变化的关系。结果:32例患者中表现为完全性四肢瘫4例,均为混合型,其脊髓信号变化累及3个节段以上3例,累及1个节段1例;对称性不完全性四肢瘫14例,混合型13例,c型1例,其脊髓信号变化累及3个节段以上5例,2个节段6例,1个节段2例,脊髓信号无异常1例;中央脊髓损伤综合征12例,其病理分型为Ⅰ型1例,a型7例,c型2例,混合型2例,其脊髓信号变化累及3个节段以上2例,2个节段2例,1个节段5例,脊髓信号无异常3例;半切脊髓损伤综合征2例,均有偏侧型颈椎间盘突出,1例为a型,脊髓信号无异常,另1例为混合型,对应1个节段脊髓水肿;本组无前脊髓损伤综合征患者。结论:急性过伸性颈髓损伤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临床表现与颈椎基础病理变化密切相关,术前分析临床表现类型和相应的病理基础有助于术式选择。
刘培太廖文波蔡玉强张军
关键词:颈椎颈髓损伤过伸性损伤病理
Hangman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及疗效分析被引量:22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Hangman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和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09年6月我院脊柱外科共收治Hangman骨折患者29例,男20例,女9例;年龄17~74岁,平均32岁。采用Levine-Edwards分类法:Ⅰ型8例,Ⅱ型12例,Ⅱa型7例,Ⅲ型2例。所有患者均先行牵引复位后再采用Halo-vest外固定或手术内固定治疗,其中Ⅰ型患者均采用Halo-vest外固定;有硬膜前方受压的5例Ⅱ型和1例Ⅲ型患者采用前路C2/3椎间盘摘除、椎体间植骨、前路钛板固定术(A术式),无硬膜前方受压的5例Ⅱa型患者采用后路C2椎弓根螺钉固定术(B术式),2例Ⅱa型、7例Ⅱ型、1例Ⅲ型患者采用后路C2-3椎弓根侧块螺钉钛板/棒内固定术(C术式)。术后根据颈椎X线片上骨折愈合情况、临床症状及颈椎活动功能改善情况评价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40个月,平均18个月。末次随访时8例采用Halo-vest外固定治疗的Ⅰ型患者疗效优良5例,可2例,差1例(骨折未愈合,后经A术式治疗,12周后C2-3节段融合,疗效为良)。6例A术式及5例B术式手术患者均在12周后获得骨性融合,疗效均为优良。10例采用C术式手术患者中,1例Ⅱ型患者畸形融合,1例Ⅱ型未融合,8例疗效优良。结论:根据Levine-Edwards分型选择治疗方式治疗Hangman骨折多数患者可获得优良疗效。
孙厚杰蔡小军张军廖文波蔡玉强韩建华董革辉
关键词:HANGMAN骨折颈椎疗效
椎弓根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
2007年
近年来,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此类骨折常合并脊髓、圆锥及马尾的损伤,如不及时正确处理,将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经后路锥弓根螺钉的三维固定系统已成为目前脊柱创伤骨折手术中较为成熟的方法,对脊柱骨折的复位与固定均有良好的效果。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6年5月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脊髓马尾神经损伤41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张军杨朔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脊髓损伤椎弓根
Z-PLATE钢板在胸腰段骨折中21例应用
2009年
目的:研究Z-PLATE钢板在胸腰段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21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并截瘫,施行前路减压,器械内固定的治疗。结果:平均随访6个月,按Feankel分级,除3例A级,2例B级截瘫无好转外,余均有2级以上的改善,术中胸膜破裂2例,无大血管及脊髓神经损伤。结论:脊髓前方受压者前路手术能直视下去除压迫,截瘫恢复率高。Z-PLATE钢板能立即机械性重建脊柱,患者可提早活动,植骨块不易移位,保证了脊柱的融合。
张军
关键词:胸椎
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随访观察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09年3月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例,均为单节段病变。全部患者均采用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中期随访行JOA评分,摄置换节段前屈后伸位、左右侧屈位X射线平片,观察假体置入后的稳定性及置换颈椎节段的活动度。结果8例患者均进行门诊随访,随访时间24~42个月,所有患者置换后症状明显缓解。JOA评分由置换前平均8.7分增加到15.2分,末次随访时置换节段前屈后伸活动范围平均5.3(°4.3°~6.1°);左右侧屈活动范围分别为平均3.4°(2.8°~4.3°)和3.5°(2.9°~4.3°)。假体无偏移或下沉。末次随访未发现置换节段异位骨化、假体松动、下沉或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结论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中期临床效果良好,能维持颈椎正常的活动范围和生理曲度。
张军廖文波
关键词:颈椎病椎间盘置换
脊柱手术出血中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及数量变化
2011年
背景:临床骨科松质骨区手术中有较多红骨髓随术区出血而浪费丢失。目的:分析从脊柱手术出血中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可行性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数与收集血液时间和年龄的关系。方法:入选3例腰椎退变不稳和16例腰椎爆裂骨折患者,20~30岁4例、30~40岁5例、40~50岁5例、50~60岁2例,64岁1例、65岁1例、67岁1例,均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术中手锥钻开椎弓根拔出手锥后立即收集0~5min时段的钉道出血标本4例各5mL,用于细胞鉴定。另15例拔出手锥后0~5min、5~10min、10~15min3个时段,取椎骨出血标本各5mL分离出其中的单个核细胞接种于6孔板,培养3d后全量换液除去未贴壁细胞、苏木精原位染色并计数。结果与结论: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显示贴壁细胞细胞膜抗原CD34、CD14表达阴性,CD44、CD29表达阳性。0~5min时间段的椎骨出血标本中的贴壁细胞数为262.47±172.20,5min以后出血标本中的贴壁细胞数极少甚至没有。0~5min时间段组血液标本中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数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叶彬覃建朴蔡玉强张军陈林廖文波
关键词:脊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培养细胞计数
一种骨科内固定的导向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内固定的导向器,包括导向管和第一握把,所述导向管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测量盘,所述第一测量盘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夹钳臂,所述连接轴的下方螺纹连接有贯通第二夹钳臂的紧...
王信伍富俊黄妮姣张怡马亚萍陈萍覃建朴剧松立季文军张军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