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超声
  • 3篇超声引导
  • 2篇带状疱疹
  • 2篇带状疱疹后
  • 2篇带状疱疹后神...
  • 2篇置管
  • 2篇神经痛
  • 2篇疱疹
  • 2篇疱疹后神经痛
  • 2篇经痛
  • 1篇电压
  • 1篇动脉
  • 1篇胸背部
  • 1篇胸椎
  • 1篇镇痛
  • 1篇射频
  • 1篇射频治疗
  • 1篇神经节
  • 1篇术后
  • 1篇术后镇痛

机构

  • 6篇福建省龙岩市...

作者

  • 6篇张军
  • 3篇黄天堃
  • 2篇陈俊
  • 2篇曾垂应
  • 1篇梁玉枫
  • 1篇陈勇平
  • 1篇何丁秀
  • 1篇李文英

传媒

  • 5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与局部浸润麻醉在腹膜透析置管手术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麻醉与局部浸润麻醉在腹膜透析置管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以60例同意行腹膜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TAP阻滞组和局部麻醉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种麻醉方式在置管术中、术后的麻醉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局部麻醉组患者术中与术后VAS评分均高于TAP阻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麻醉组与TAP阻滞组转全麻的例数分别为2例(6.67%)、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69,P>0.05);局部麻醉组与TAP阻滞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0%、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1,P>0.05)。结论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应用彩超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的麻醉效果优于局部浸润麻醉,且安全性好。
丘美兰陈勇平丘美蓉梁玉枫张军
关键词:腹膜透析超声引导麻醉效果
国产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的临床观察
2007年
目的观察国产左旋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下肢手术患者80例,随机、双盲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布比卡因(B)组用0.75%布比卡因1.5ml,实验组为左旋布比卡因(L)组用0.75%左旋布比卡因1.5ml。蛛网膜下腔注药前,两组均回吸脑脊液至3ml,向头侧以1ml/10s速度注药,注药过程均不作往返吸注。术中连续监测呼吸和循环状况,评价麻醉效果和维持时间,并观察围术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感觉和运动阻滞的起效及持续时间,感觉阻滞最高平面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围术期不良反应均无显著性。结论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效果良好、安全、可靠。
李文英黄天堃张军
关键词:左旋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布比卡因
彩超引导下胸椎椎间孔注射治疗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2023年
目的观察彩超引导下胸椎椎间孔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麻醉科疼痛门诊治疗的PHN患者60例,将患者分为药物组和注射组,药物组采用口服普瑞巴林胶囊、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甲钴胺片治疗;注射组在口服普瑞巴林胶囊、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甲钴胺片的基础上增加彩超引导下胸椎椎间孔注射治疗,随访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4周、12周的数字疼痛评分(NRS)、普瑞巴林胶囊的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NRS评分均有降低,与药物组比较,注射组在各时间点上NR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药物组比较,注射组在各时间点上口服普瑞巴林胶囊的用量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口服药物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口干、头晕、嗜睡、共济失调和外周水肿.与药物组比较,注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引导下胸椎椎间孔注射未出现意外及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胸椎椎间孔注射联合口服普瑞巴林胶囊、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甲钴胺片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确切、并发症少,适合临床推广.
张军曾垂应陈俊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彩超引导臭氧
超声引导下平面外技术桡动脉穿刺置管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平面外技术桡动脉穿刺置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择期行胸腔镜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触摸定位穿刺法,B组采用便携式超声仪定位穿刺法,两组均在利多卡因局麻下行桡动脉穿刺置管。分别记录两组的穿刺时间、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失败率及并发症。结果 A组和B组操作时间分别为(21.5±15.7)s和(13.2±8.3)s,A组操作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A组首次穿刺成功率(64%)明显低于B组(88%)(P<0.05);A组有5例(10%)穿刺失败,B组有1例(2%)穿刺失败;A组有6例发生血肿,B组仅有1例。结论超声引导下平面外技术桡动脉穿刺置管穿刺时间短、首次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张军黄天堃
关键词:超声引导桡动脉穿刺置管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腹横肌平面+PCIA术后镇痛组(R组)及单纯PCIA术后镇痛组(S组),每组各30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3、6、12、24h各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后24hPCIA的有效按压次数,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术后镇痛的满意度。结果 R组患者各时间点的VAS明显低于S组(P<0.05),PCIA术后镇痛的有效按压次数明显低于S组(P<0.05),术后镇痛满意度明显高于S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S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满意,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提高了术后镇痛满意度。
张军黄天堃何丁秀
关键词:腹横肌平面阻滞超声引导术后镇痛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高电压脉冲射频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
2024年
目的探讨高电压脉冲射频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脉冲射频电压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标准电压组(45 V)和高电压组(90~95 V)。两组均采用经皮穿刺胸椎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采用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NRS)评价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疼痛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价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睡眠质量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口服普瑞巴林用量以及治疗期间出现的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标准电压组比较,高电压组在治疗后各时间点的NRS评分、PSQI评分均更低,口服普瑞巴林用量均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出血、气胸、感染、神经脊髓损伤、感觉异常、肌力减退等相关并发症。结论高电压脉冲射频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优于标准电压组,安全性较好。
张军陈俊曾垂应李凤琴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脉冲射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