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
- 作品数:7 被引量:35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T辅助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CT辅助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22例被临床初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行CT检查,其中96例患者被临床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经过病理组织学及手术证实)、26例患者为其他病理类型的急腹症。结果临床确诊的9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前行CT检查结果显示:其中16例单纯性阑尾炎、46例化脓性阑尾炎、24例阑尾坏疽穿孔、10例阑尾脓肿。根据CT图像显示的结肠管壁CT影像改变结果、肾脏和输尿管CT影像学改变结果、子宫附件影像学改变结果等确诊了其他类型的急腹症,共26例。结论 CT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检查价值,特别是在辅助诊断不典型症状的急性阑尾炎患者更具有临床检查价值。
- 张勇
- 关键词:CT急性阑尾炎影像学
- CT导向经皮肺活检对68例周围型病变的诊断
- 2011年
- 目的:探讨CT导向经皮肺活检对周围型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68例经X线胸片和(或)CT提示周围型病变病人,经CT定位及确定进针深度、角度后,以肾穿刺针带负压经皮穿刺、吸引肺组织,并行细胞学和病理学检查。结果:68例中62例经CT导向穿刺病灶成功,由此诊断肺癌56例、结核4例,炎性假瘤2例,总确诊率91.12%。结论:CT导向经皮对周围型肺部病灶进行穿刺,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对经纤支镜不能达到的周围型病变诊断有较大帮助。
- 蒋文静张勇
- 关键词:CT经皮肺活检
-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诊断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CT诊断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临床及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38例肺泡癌,其中肺炎型16例,表现为肺叶肺段的实变;结节型14例,表现肺内的单发结节;弥漫性8例表现为双肺弥漫多发结节。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表现复杂多变,没有特异性,对各型表现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率。
- 张勇冯玉生
- 关键词:肺泡癌计算机断层扫描
- 影像学检查在早期鼻咽癌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在诊断早期鼻咽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经CT及MRI扫描诊断为早期鼻咽癌的各25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经两名高年资影像科主治医师评判并从中找出有诊断价值的影像学表现。结果两名阅片者通过影像学分析、总结了明确诊断价值的影像学表现:黏膜下肿物;侵犯鼻腔、口咽及咽旁间隙;咽隐窝变浅或消;咽后、侧壁增厚;≤3 cm的咽部淋巴结或单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论影像学检查对鼻咽癌的早期明确诊断具有积极意义。
- 张勇
- 关键词:早期鼻咽癌
- 多层螺旋CT联合肿瘤标志物在早期肺癌合并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3
- 2022年
-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联合肿瘤标志物在早期肺癌合并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08例患者,其中36例早期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为甲组,36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为乙组,36例单纯早期肺癌患者为丙组,分析甲组病灶分布情况,分析3组CT影像学特征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以诊断结果为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肿瘤标志物的诊断一致性及诊断效能。结果甲组有88.89%(32/36)患者的早期肺癌病灶及肺结核病灶位于肺上叶后段及肺下叶背段。甲组CT影像学中空泡征、钙化影、分叶征、卫星灶、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空洞征占比明显高于乙组、丙组(P<0.05);乙组CT影像学特征中胸膜凹陷征、空洞征占比明显高于丙组(P<0.05)。甲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CA19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片段(CYFRA)21-1水平明显高于乙组(P<0.05);而甲组与丙组无明显差异(P>0.05)。以临床诊断结果为标准,多层螺旋CT的Kappa值0.179,肿瘤标志物的Kappa值为0.046,均明显小于两者联合的Kappa值为0.790,表明两者联合的诊断一致性更好。多层螺旋CT、肿瘤标志物检查的特异度与两者联合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多层螺旋CT、肿瘤标志物检查的灵敏度明显低于两者联合(P<0.05)。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早期肺癌合并肺结核的诊断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可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张勇贾西中冯玉生余伟鲜见王运哲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肿瘤标志物肺癌肺结核
- CT影像学对肺部磨玻璃结节的诊断价值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CT影像学对肺部磨玻璃结节的诊断价值及影响因素。方法将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114例经病理诊断分为良性组34例,恶性组80例。收集一般资料分析肺部磨玻璃结节良恶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行CT检查,记录影像学特征分析其对肺部磨玻璃结节的良恶性和浸润性的诊断价值。结果良性组与恶性组比较,在分叶征、毛刺征、囊状透光影、界面、密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分叶征较其他征像诊断价值高,界面模糊诊断价值最低;浸润性腺癌的病灶大小和实性成分大小均高于浸润前病变、微浸润腺癌(P<0.05);ROC曲线显示,病灶大小诊断浸润性腺癌曲线下面积0.882,灵敏度82.1%,特异度80.0%,最佳截断值14.83;单因素分析,年龄、吸烟史、居住地、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年龄>60岁、有吸烟史、居住地为农村、CT值增加是影响肺部磨玻璃结节良恶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T影像对肺部磨玻璃结节病变程度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其病变程度受年龄、有无吸烟史、居住地及CT值的影响。
- 张勇冯玉生余伟鲜见贾西中
- 关键词:CT影像影响因素
- 64排CT在肠壁缺血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意义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分析64排CT扫描在肠壁缺血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7月到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肠壁缺血性病变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64例患者均采用64排CT扫描,将全部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 64排CT扫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64排CT扫描对肠系膜下动脉狭窄、肠系膜上下动脉狭窄、血管狭窄、腹主动脉狭窄的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4排CT扫描的特异性(95.31%)、准确性(96.68%)与病理诊断的特异性(100.00%)、准确性(10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CT扫描鉴别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较好地反映病理变化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张勇余伟鲜见
- 关键词:64排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