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华坤

作品数:11 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医疗卫生类)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篇染色
  • 5篇染色体
  • 5篇核型
  • 4篇流产
  • 4篇核型分析
  • 3篇细胞
  • 3篇基因
  • 2篇绒毛
  • 2篇绒毛组织
  • 2篇染色体核型
  • 2篇自然流产
  • 2篇先天
  • 2篇先天畸形
  • 2篇畸形
  • 2篇稽留
  • 2篇稽留流产
  • 2篇产前
  • 2篇产前诊断
  • 1篇倒位
  • 1篇羊水

机构

  • 11篇深圳市妇幼保...
  • 2篇怀化市中医院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张华坤
  • 9篇谢建生
  • 8篇耿茜
  • 8篇罗福薇
  • 4篇李芳
  • 4篇陈武斌
  • 4篇古艳
  • 3篇刘红
  • 3篇甘万霞
  • 2篇刘庆芝
  • 2篇赵坤
  • 2篇李娟
  • 2篇沈辉宁
  • 1篇吴维青
  • 1篇徐志勇
  • 1篇王红
  • 1篇朱文杰
  • 1篇金玲
  • 1篇姚吉龙
  • 1篇张园喜

传媒

  • 2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国肿瘤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精液液化异常对宫腔内人工授精精子回收率及妊娠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精液液化异常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精子回收率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82例患者共389个IUI治疗周期,根据精液粘稠度及液化情况分为液化正常组和异常组,比较两组处理前后各项精子指标、回收率及妊娠...
张华坤李雪梅朱文杰林碎玲谭斯匀
染色体倒位对妊娠结局遗传效应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染色体倒位对妊娠结局的遗传效应。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因不良妊娠生育史在本院妇科门诊及优生门诊遗传咨询的3 610例就诊者取外周血培养进行染色体G显带分析。结果 3 610例中发现76例染色体倒位患者共14种倒位类型,其中46例本人或配偶有自然流产史(流产1次12例,流产2次26例,流产3次8例),不孕不育2例,死胎畸胎8例(合并自然流产2例),精液异常5例,余15例无不良妊娠史。结论染色体倒位可能会导致自然流产、不孕不育、畸胎等不良妊娠结局;必要的产前诊断可防止染色体病患儿出生。
李娟谢建生罗福薇耿茜张华坤陈武斌李芳刘红
关键词:染色体倒位自然流产先天畸形染色体核型
220例稽留流产者绒毛组织细胞遗传学分析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通过绒毛细胞遗传学分析了解稽留流产患者的病因。方法无菌条件下取220例稽留流产患者胚胎绒毛,采用细胞培养法制备染色体进行G显带分析。结果220例稽留流产患者绒毛细胞培养成功212例(96.36%),收获染色体207例,成功率97.64%(207/212),检出染色体异常115例(55.56%)。异常核型中三体72例(62.61%),性染色体单体16例(13.91%),多倍体14例(12.17%),嵌合体10例(8.70%),结构异常3例(2.61%)。结论胚胎染色体数目异常是稽留流产患者的重要病因,进行绒毛细胞遗传学分析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古艳谢建生罗福薇耿茜张华坤沈辉宁赵坤刘庆芝
关键词:稽留流产绒毛细胞染色体分析
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在稽留流产绒毛组织染色体核型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LPA)技术在稽留流产绒毛组织染色体核型分析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8年2-10月于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经激素水平测定、B超和临床检查确诊为稽留流产患者91例为病例组;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同期20例经激素水平测定、B超和临床检查为正常妊娠,要求人工流产者为对照组。人工流产术中无菌条件下获取两组妇女的绒毛组织,培养后每份样本分别采用传统细胞遗传学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同时提取DNA采用MLPA技术分析染色体异常,并与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91例病例组样本中,有84例(92%)采用MLPA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的非整倍体结果与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的结果一致,其中包括正常核型40例、常染色体三体29例、常染色体双三体1例、X染色体单体合并常染色体三体1例、X染色体单体10例、嵌合性X染色体单体2例和1例结构异常46,XX,der(5)t(5;8)(p1.2;q1.2);其余结果不一致的7例中,采用传统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检测出2例三倍体和5例四倍体,而采用MLPA技术检测结果均为正常的二倍体。20例对照组样本两种技术的分析结果均一致。结论MI,PA技术分析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是一种简单、快速且有效的方法,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古艳谢建生罗福薇耿茜张华坤沈辉宁赵坤刘庆芝
关键词:流产稽留绒毛膜绒毛核酸探针基因扩增
ROC曲线评估FET移植前内膜厚度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及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移植前内膜厚度对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61 个FET 周期的临床资料,利用ROC 曲线分析移植前内膜厚度与妊娠结局的关系,计算内膜厚度的界值并进行分组,对各组的一般情况、...
张华坤付志红张晓霞
胚胎缺陷比较基因组杂交及无创性产前诊断
关凤娟谢建生张园喜罗福薇耿茜古艳张华坤
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先天残疾人口达几千万,每年新出生缺陷人口达20几万,如果把孕妇早期自然流产计算在内,则胚胎或胎儿先天缺陷的数量更高。目前的妇女保健体系可以把成活的出生缺陷新生儿及引产胎儿进行病理解剖统计归类,但对于妊娠...
关键词:
关键词:自然流产产前诊断
深圳地区152例唐氏综合征出生情况及漏检原因分析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探讨唐氏综合征(DS)的发病因素及出生因素,加强产前诊断工作,防止唐氏征患儿漏检,杜绝唐氏征患儿出生。方法采用患儿的外周血及脐带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制片,G显带处理及核型分析。结果与结论患儿染色体核型类型中单纯型21-三体140例(92.1%),嵌合型5例(3.3%),易位型6例(3.9%),1例46,X,del(X)(q21.2),+21(0.66%)较罕见,男女性别比为1.62∶1。在流动人口较多的深圳地区普及优生教育及开展产前检查和产前诊断,对防治遗传病患儿出生,提高人口遗传素质尤为重要。
陈武斌张华坤罗福薇耿茜甘万霞李芳谢建生
关键词:唐氏综合征核型分析
167例胎儿先天畸形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9
2011年
目的探讨胎儿先天畸形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明确羊水细胞核型分析的意义,加强产前诊断工作。方法选取2003年4月至2010年8月间,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B超筛查为先天畸形的胎儿167例,进行羊水细胞核型分析,畸形分为单发(79例)和多发(88例)两组,按畸形出现的解剖系统分为8类,评估各类畸形与染色体异常之间的关系。结果167例先天畸形胎儿共检出染色体异常60例(35.93%),其中数目异常49例。统计学分析显示:多发畸形染色体异常率高于单发畸形;单发畸形中,胎儿水肿或水囊瘤的染色体异常率高于颅脑、面颈部、骨骼四肢和心血管系统畸形。唇腭裂和多囊肾两种畸形未检出染色体异常。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先天畸形的一个主要因素,染色体数目异常是染色体病导致先天畸形的最常见类型,多发畸形胎儿染色体病的风险高于单发畸形胎儿,不同种类的单发畸形,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存在统计学差异。
耿茜罗福薇李娟张华坤刘红陈武斌李芳甘万霞谢建生
关键词:胎儿畸形羊水细胞核型分析
79例原发闭经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我室自2000年以来,对来妇产科门诊就诊的79例原发闭经患者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及临床症状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陈武斌张华坤罗福薇耿茜甘万霞李芳古艳谢建生
关键词:原发闭经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淋巴细胞染色体症状分析门诊就诊外周血
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在染色体非整倍体快速产前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 探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LPA)技术在大样本羊水染色体非整倍体快速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收集自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进行染色体异常产前诊断的孕妇羊水标本1229份,采用MLPA技术对5种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即13、18、21、X和Y染色体非整倍体)进行快速分子诊断,同时进行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双盲检测.然后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验证MLPA技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在1229份羊水标本中,G显带核型技术确诊5种染色体非整倍体标本38份,其中非嵌合体非整倍体标本34份,非整倍体嵌合体标本4份;MLPA技术检测非嵌合体非整倍体与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一致,MLPA技术检出2份非整倍体嵌合体,漏检2份非整倍体嵌合体.结论 MLPA技术对13、18、21、X和Y非嵌合体非整倍染色体异常的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较好,可应用于染色体非整倍体快速产前诊断.
罗彩群谢建生吴维青袁晖徐志勇罗福薇耿茜张华坤郝颖刘红
关键词:非整倍性产前诊断核酸扩增技术核型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