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国庆

作品数:30 被引量:111H指数:7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0篇狼疮
  • 10篇红斑
  • 10篇红斑狼疮
  • 9篇SLE患者
  • 8篇细胞
  • 7篇凋亡
  • 6篇系统性红斑
  • 6篇系统性红斑狼...
  • 6篇基因
  • 5篇多态
  • 5篇多态性
  • 5篇器官
  • 5篇外周
  • 5篇外周血
  • 5篇细胞凋亡
  • 5篇分子
  • 4篇相关分子
  • 4篇抗体
  • 3篇血清
  • 3篇脱噬作用

机构

  • 29篇安徽医科大学
  • 12篇安徽省立医院
  • 10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皖南医学院
  • 1篇重庆市血液中...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肥西县卫生局
  • 1篇江门市卫生防...
  • 1篇安徽省肥西县...

作者

  • 30篇张国庆
  • 24篇叶冬青
  • 15篇郝加虎
  • 11篇李向培
  • 8篇杨仕贵
  • 8篇刘慧慧
  • 8篇尹婧
  • 8篇戴宏
  • 8篇张志华
  • 7篇胡以松
  • 6篇方益荣
  • 5篇黄芬
  • 5篇陈东周
  • 5篇张学军
  • 4篇张永青
  • 4篇陶金辉
  • 4篇朱继民
  • 3篇钱浩
  • 3篇徐胜前
  • 3篇盛敏玲

传媒

  • 7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中华流行病学...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学校卫生
  • 2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校医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3篇2013
  • 1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6
  • 6篇2005
  • 6篇2004
  • 6篇2003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徽省肥西农村地区卫生服务需求调查分析被引量:17
2003年
目的 了解安徽省农村卫生服务需求及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抽取 30 77人进行问卷调查 ;用两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两项指标评价卫生服务需求情况。结果 总两周患病率为 94 .37‰ ,男性两周患病率为 91.13‰ ,女性两周患病率为 98.0 0‰ ,男、女间差异无显著性 ,其趋势与全国趋势相一致。两周患病率前 5位依次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及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 ,5大系统合计占疾病总数的 90 .5 2 %。慢性病患病前 5位依次是 :慢性胃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贫血。在性别上慢性病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 ,但差异无显著性。随着年龄的增加慢性病患病率明显增加 ,由 0~ 4 a组的10 .0 2‰增加到 6 5 a以上组的 343.82‰。本次调查发现文盲或半文盲慢性病患病率最高 ,不同文化程度慢性病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 ,大专及以上患病率较低。结论 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应根据本地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卫生政策和办医形式 。
杨仕贵徐杰倪良柱陈东周朱继民张国庆吴守文叶冬青
关键词:卫生服务患病率
RANTES及其受体CCR5基因间的交互作用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探讨RANTESSNP及其受体CCR5Δ32突变之间交互作用对SLE发病的影响。方法收集146例确诊的SLE患者和159例正常人对照。通过PCR-RFLP方法检测研究对象RANTES启动区SNP及其受体CCR5Δ32突变频率。结果RANTES-403G/G、-28C/C和CCR5/CCR5同时出现的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别为72.6%,58.5%(P<0.01,OR=1.88)。单体型Ⅲ(RANTES-403A,-28C)在两组中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11.5%比16.5%,P<0.05)。病例组单体型IV(RANTES-403A,-28G)实际频率0.9%高于理论频率0.3%(P<0.05)。有肾损害组RANTES-403位点突变等位基因A频率低于无肾损害组和对照组(1.49%比15.62%,1.49%比17.9%,均P<0.05)。RANTES-28位点突变等位基因G、突变等位基因CCR5Δ32频率在3组间分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RANTES两个SNPs存在着连锁不平衡,RATNES二位点SNP及CCR5基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同时携带RANTES-403G/G,-28C/C,CCR5/CCR5基因型的个体可能更易患SLE。RANTES-403位点可能与SLE肾损害有关。
叶冬青杨仕贵李向培胡以松尹婧张国庆朱继民陈东周
关键词:RANTESCCR5基因系统性红斑狼疮基因频率系统性红斑狼疮
基于《血液安全监测指南》开展临床输血不良事件监测的探索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分析我院开展临床输血不良事件监测的数据,探讨哨点单位开展临床输血不良事件监测体系的建立和效果评价。方法2020~2021年依据《血液安全监测指南(T/CSBT001-2019)》对输血链中临床输血不良事件开展监测实践,收集两年监测数据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析对比近两年临床输血不良事件在各环节中报告例数及报告率显示,2021年新增输血不良事件9类,减少输血不良事件8类,其中报告率增加以TS-B01(χ^(2)=5.49,P=0.02)、TS-B 05(χ^(2)=8.46,P<0.01)及TS-F04(χ^(2)=9.8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报告率减少以TS-D12(χ^(2)=4.80,P=0.03)及TSI 06(χ^(2)=15.0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年内,不良事件发生环节均主要集中在“输血前评估及输血申请T S-B”环节(152例,46.63%)。而其他发生环节的占比在两年间有所变化,其中“实验室检测”比例从17.42%下降到6.70%(χ^(2)=9.20,P<0.01),“支持保障”比例从15.91%下降到2.58%(χ^(2)=19.02,P<0.01),而“血液输注”从0.76%增加到9.79%(χ^(2)=11.14,P<0.01),“输血后处置与评价”从3.03%增加到11.86%(χ^(2)=8.05,P<0.01)。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部门为外科系统(129例,39.57%),且呈现增长趋势(从25.76%上升到48.97%,χ^(2)=17.70,P<0.01),其次为输血科(73例,22.39%),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从33.33%下降到14.95%,χ^(2)=15.28,P<0.01)。不良事件主要原因是人员问题,其中与医师有关的人员问题占首位(196例,60.12%),其次为与输血科技师有关的人员问题(49例,15.03%),但呈现下降趋势(从18.18%下降至7.73%,χ^(2)=8.15,P<0.01)。将两年不良事件以输注的血液成分不同而进行分类发现,发生在输注红细胞成分的不良事件报告率最高,分别为2.35%和3.28%。结论利用《指南》建立临床输血不良事件监测体系并有效开展监测活动,可以提高输血不良事件的识别能力和处理能力,及时发现偏差并进行针对性改进,实现输血质量与安全的持�
程志祥任林曹红荣张玉王珊珊张国庆张国庆
关键词:临床输血血液安全
PBMCs早期凋亡及其相关分子与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的关联研究
2013年
目的:通过研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早期凋亡率、fas系统基因及其蛋白表达水平,考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早期凋亡率、mFas、mFasL、sFas和sFasL分子与SLE患者疾病活动度之间的关系。方法:病例选自两所三甲医院住院SLE患者,以健康志愿者为对照。利用流式细胞仪,采用连接素V和碘化丙啶双染法检测研究对象的PBMCs早期凋亡率及PBMCs膜上mFas和mFasL的表达水平;以ELISA测定研究对象外周血sFas和sFasL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SLE患者的PBMCs早期凋亡率(13.29%±4.12%,n=76)高于正常对照组(4.66%±1.57%,n=69)(Z=9.657,P<0.01),活动期患者(SLEDAI≥10)的早期凋亡率(14.80%±5.09%,n=53)高于非活动期(SLEDAI<10)(9.82%±3.76%,n=23),高于正常对照(4.66%±1.57%,n=69)(F=120.28,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于SLE患者和非活动期SLE患者,最终进入方程的自变量仅为PBMCs早期凋亡率(apoptosis)。对于活动期SLE患者,最终进入方程的自变量有PBMCs早期凋亡率(apoptosis)、血清Fas(sFas)两项。结论:SLE患者的PBMCs早期凋亡率显著升高,且与SLE患者疾病活动性指数的关系最为密切,临床上可作为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监测参考指标之一;而对于活动期SLE患者,血清Fas(sFas)也能较好的反映患者疾病活动度。
盛敏玲陶金辉张宏郝加虎张志华张国庆徐胜前钱浩戴宏
关键词:脱噬作用
乌骨藤提取物抑制大鼠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从中药乌骨藤中提取总皂苷(SMT)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SMT低剂量组(10mg.kg-1)和SMT高剂量组(40mg...
张国庆
关键词:乌骨藤总皂苷肝纤维化肝保护作用
文献传递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早期凋亡与SLE患者器官/系统损害的关联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和正常对照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早期凋亡率,分析PBMCs早期凋亡率与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的关系,并探讨PBMCs早期凋亡率对SLE患者器官/系统损害的影响。方法:以两所三甲医院住院SLE患者为病例组(n=76),以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n=69);参照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损伤指数(SLICC/ACR DI)量表,设计问卷,调查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器官/系统损害情况;运用流式细胞术,采用连接素V(Annexin V,AV)和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双染法检测研究对象的PBMCs早期凋亡率。结果:SLE患者的PBMCs早期凋亡率(13.29%±4.12%,n=76)高于正常对照组(4.66%±1.57%,n=69)(Z=9.657,P<0.01),活动期患者(SLEDAI 10)的早期凋亡率(14.80%±5.09%,n=53)高于非活动期(SLEDAI<10)(9.82%±3.76%,n=23),高于正常对照(4.66%±1.57%,n=69)(F=120.28,P<0.01)。PBMCs的早期凋亡率与SLEDAI(r=0.249,P=0.03),SLICC/ACR DI(rs=0.612,P<0.001)均呈正相关。具有肾脏损害或精神/神经系统损害的患者PBMCs早期凋亡率升高更为显著(P分别为0.001和0.039)。结论:SLE患者的PBMCs早期凋亡率显著升高,且与患者的疾病活动度和器官/系统损害程度相关,发生肾脏损害或精神/神经系统损害时PBMCs早期凋亡率增加尤为明显,PBMCs早期凋亡率能够较好地反映SLE患者器官/系统损害的严重程度。凋亡紊乱在SLE的发病和器官/系统损害中发挥重要作用。
郝加虎张志华张国庆刘慧慧黄朝辉戴宏翟志敏叶冬青李庆张学军
关键词:细胞凋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宿州市农村中小学生伤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了解农村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的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运用自编调查表对宿州市农村15642名中小学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小学生伤害的发生率为24.36%;学校类别、学校地址、学生性别、父母职业、日常监护人是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应根据中小学生伤害特点和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加强中小学生的安全卫生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刘慧慧郝加虎张国庆叶冬青
关键词:农村人口
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环境因素及其与几种趋化因子基因的交互作用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探讨环境因素、日常生活方式、社会心理因素及其与-2518MCP-1、CCR2-64I、SDF1-3’A基因交互作用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SLE发病的因素,用非条件logistic模型分析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共发现19个因素与SLE发病有关,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显示,有意义的变量共5个,其中饮井水为SLE的保护因素(OR=0.099),而多种药物过敏(OR=8.174)、阳光过敏(OR=18.339)、服用抗生素(OR=5.626)、口服避孕药(OR=16.897)为SLE发病的危险因素。非条件logistic模型分析发现在SLE发病中好食刺激性食物与-2518MCP-1G/G基因型存在交互作用(OR=4.387)。未发现SLE发病中存在环境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结论 多个环境危险因素与SLE的发病有关,而且MCP-1基因与好食刺激性食物间存在交互作用。
叶冬青胡以松李向培黄芬杨仕贵郝加虎尹婧张国庆刘慧慧
关键词:发病MCP-1系统性红斑狼疮G基因刺激性食物环境因素
凋亡相关分子mFas/mFasL与SLE患者器官/系统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2008年
目的: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和正常对照两组间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膜上的Fas(mFas)/FasL(mFasL)的表达水平,分析mFas、mFasL与SLE患者器官/系统损害之间的关系,并探讨mFas、mFasL与患者器官/系统损害的关联是否涉及细胞凋亡。方法:病例选自两所三甲医院住院SLE患者(n=79),以健康志愿者为对照(n=69),参照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损伤指数(SLICC/ACR DI)量表,设计问卷,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器官/系统损害资料。利用流式细胞仪,采用连接素V(Annexin V,AV)和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双染法检测研究对象的PBMCs早期凋亡率;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s膜上mFas和mFasL的表达水平。结果:SLE患者的PBMCs膜上mFas的表达水平(38.97%±7.64%)高于正常对照(28.82%±4.98%)(t=9.22,P<0.01),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损伤指数(SLICC/ACR DI)有正相关趋势,但未见统计学意义(rs=0.209,t=1.74,P=0.09),与PBMCs的早期凋亡率(r=0.381,t=3.35,P<0.01)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分析68例SLE患者mFas与器官/系统损害情况,结果发现SLE患者CNS损害组(n=11)PBMCs的mFas阳性率45.28%±8.71%高于SLE患者非CNS损害组(n=57)37.88%±10.02%(t=2.28,P=0.026);SLE患者肾脏损害组(n=33)PBMCs的mFas阳性表达率42.32%±9.48%亦高于SLE患者非肾脏损害组(n=35)35.62%±11.17%(t=2.65,P=0.009)。患者和对照PBMCs膜上mFasL采用流式细胞术均未能检出。结论:SLE患者的PBMCs膜上mFas与患者的器官/系统损害关系密切。患者的凋亡率升高可能与mFas表达增加有关,而mFas表达升高、凋亡亢进在SLE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mFas可较好反映患者器官/系统损害情况。
郝加虎张志华戴宏张国庆刘慧慧钱浩刘浏翟志敏李庆叶冬青张学军
关键词:细胞凋亡
安徽汉族人群PDCD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基因(PDCD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安徽籍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易感性的影响。方法利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122例SLE确诊患者和143名正常对照的血标本,用酚-氯仿-蛋白酶K提取法提取基因组DNA,用DNA单向测序法进行SNP因子检测和筛查。结果PDCD1基因7809位点的基因型全部为G/G型,PDCD1基因7872位点存在C和T2种多态性,PDCD1基因8162位点存在G和A 2种多态性,在两组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5,x2=11.85,P<0.05)。PDCD1基因7872位点,病例组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6.1%、41.8%、22.1%,对照组分别为51.7%、35.0%、13.3%,两组间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11,P<0.05);PDCD1基因8162位点病例组G/G、G/A、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0.1%、20.3%、28.6%,对照组分别为57.6%、20.8%、22.6%,两组间等位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47,P<0.05)。PDCD1-7872杂合型、PDCD1-8162杂合型可能具有阻止汉族人发生SLE的作用(OR=0.583,OR=0.485)。结论安徽籍汉族人群PDCD1基因7809位点不呈现SNP,7872和8162位点SNP与SLE的易感性相关。
叶冬青尹婧李向培张国庆张永青王茜刘慧慧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单核苷酸多态性易感性分析PDC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