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延峰 作品数:14 被引量:98 H指数:5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吴阶平医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无功能性肾上腺皮质腺瘤自发性破裂大出血一例 被引量:2 2009年 1病历摘要
女,36岁。因右腰背部疼痛5h于2007年10月12日急诊入院。入院前5h睡眠中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腰背部疼痛,疼痛持续无缓解。入院后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无向心型肥胖。腹稍膨隆,未触及明显包块。右上腹压痛明显,无明显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脏肋下未及。双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WBC18.0×10^9/L,RBC 3.35×10^12/L,Hb 110g/L。 高君 张延峰 夏成青 曹保信 孙文兵关键词:肾上腺皮质腺瘤 出血 巨大腹膜后恶性副神经节瘤切除一例 被引量:8 2006年 患者男,19岁,偶感右上腹疼痛8年,发现上腹部包块逐渐增大6个月,饭后饱胀伴呕吐1周于2005年5月7日入院。查体可在右侧腹部扪及一15cm×15cm大小的包块,质硬,固定。16排CT行腹部平扫、增强、三维重建,显示右上腹部见一13cm×10.9cm×22.2cm软组织肿块影, 孙文兵 张延峰 蔡淑艳 史长海 曹保信 吕秀华 王振元 曹志新关键词:恶性副神经节瘤 腹膜后 上腹部包块 右上腹疼痛 侧腹部 软组织 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在困难性胆囊切除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2010年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LSC)在困难性胆囊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6年6月至2009年2月,我院对40例解剖困难的胆囊结石患者行LSC.根据局部病理情况,采取3种LSC术式.其保留部分胆囊床(LSC Ⅰ式)9例,保留部分胆囊壶腹(LSC Ⅱ式)18例,保留部分胆囊床和壶腹(LSC Ⅲ式)13例.并在同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384例病例中,按照性别相同,年龄、炎症类型、手术难度相近的原则,选择40例与LSC组一一配对,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LSC组和LC组均顺利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和胆道损伤发生.术中出血量LSC组[(73±26)ml]多于LC组[(41±1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83,P〈0.05).手术时间LSC组[(77±15)min]与LC组[(81±14)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8,P〉0.05).住院天数LSC组[(6±6)d]与LC组[(7±5)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16,P〉0.05).LSC组的术者主要为腔镜经验5~10年(5~10年与10年以上的比例为32/8).LC组的术者主要为腔镜经验10年以上(5~10年与10年以上的比例为7/3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690,P〈0.05).LSC组中2例(5.0%),LC组中3例(7.5%)术后出现胆漏(χ^2=0.231.P〉0.05),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所有患者均病愈出院,术后随访无胆道狭窄、梗阻和残留小胆囊等并发症.结论 胆囊解剖困难时,LSC是一个安全、有效的选择,可避免传统的中转开腹手术. 高君 孙文兵 张延峰 柯山 丁雪梅关键词:胆囊结石 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致死性血栓一例 被引量:1 2007年 患者男,32岁。2004年诊断为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CPHT)、脾脏巨大伴功能亢进。2006年行脾脏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mg/d)1个月后自行停药。术后4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上腹痛且逐渐加重,伴明显腹胀、恶心、呕吐,大便次数增多,呈黏液状。体检:患者痛苦貌,上腹正中压痛明显,轻度肌紧张,有反跳痛,肠鸣音减弱。立位腹部平片见小肠、结肠少量气液平,肠管无明显扩张。B超示门静脉系统血栓(PST)形成。腹部CT平扫+增强、门静脉(PV)成像诊断为PV和肠系膜上静脉(SMV)全程血栓形成,上至肝门部PV左右分叉处,下至SMV细小分枝,长达15cm;脾静脉内也有血栓填充; 丁雪梅 王保强 张延峰 孙文兵关键词:门静脉系统血栓 断流术后 肠溶阿司匹林 立位腹部平片 腹部CT平扫 胆总管腺肌症二例 被引量:1 2008年 例1男性,73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5年,加重1个月入院。5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胀痛,疼痛间断发作,无放射性,休息后疼痛可自行缓解。入院前1个月,自觉疼痛加重且持续时间延长。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坦,无压痛。血常规、生化指标、凝血指标均正常。乙肝系列阴性。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199、CA125、CA153、CA50、CA242均正常。超声示肝内外胆管明显扩张,壶腹部胆管末端见1.3cm稍强回声结节,边界不清,外形不规则,考虑为胆管末端癌可能性大。 高君 张延峰 王保强 丁雪梅 柯山 孙文兵大肝癌综合治疗中选择性应用射频消融的合理性 被引量:1 2009年 肝细胞性肝癌(HCC)在我国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外科手术(包括肝切除和肝移植)虽是其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肝功能状况、经济条件、患者意愿等诸多因素使得适合和接受手术治疗者仅有10%-20%。我国现阶段,经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TACE)和局部治疗是两种最常用的HCC治疗手段。 孙文兵 丁雪梅 张延峰关键词:射频消融 大肝癌 肝细胞性肝癌 介入化疗栓塞 肝功能状况 外科手术 外伤性脾破裂现代救治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28 2008年 高君 张延峰 丁雪梅 孙文兵关键词:外伤性脾破裂 脾切除术后 腹部钝性损伤 免疫功能缺陷 凶险性感染 非手术治疗 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致死性血栓形成——关于“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急性上腹部疼痛伴腹胀、腹泻”的病案讨论 被引量:1 2007年 孙文兵 丁雪梅 张延峰 王保强关键词:急性上腹部疼痛 门静脉高压症 断流术后 门静脉系统 病案讨论 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急性上腹部疼痛伴腹胀、腹泻 2007年 孙文兵 丁雪梅 张延峰 王保强关键词:急性上腹部疼痛 门静脉高压症 断流术后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腹胀 腹泻 左侧单肺通气条件下经皮经肝射频消融治疗肝顶部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 总结左侧单肺通气条件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顶部癌(liver cancer of the hepatic dome,LCHD)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拓宽经皮穿刺射频消融在LCHD病人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总结作者在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间收治的肝细胞癌病人的临床资料,从中纳入31例在左侧单肺通气条件下应用射频消融治疗的LCHD病人,作为LCHD组;并在不属于LCHD的右肝细胞癌病人中,按癌灶距肝包膜、胆囊和第一肝门主要分支距离≥1.0 cm的条件,纳入4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基础肝病原因、肝功能状况、癌灶直径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癌灶残留采用射频消融后1个月增强CT和(或)甲胎蛋白追踪判定,将完全消融至局部肿瘤生长间隔作为无瘤生存时间.用Mann-Whitney检验比较两组病人的年龄、癌灶直径和平均穿刺次数,用χ2检验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和不完全消融率,用Kaplan-Meier's法计算局部无瘤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结果 LCHD组术后右肩部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1%比11.1%,P〈0.01);两组的平均穿刺次数、治疗时间、住院日数以及完全消融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LCHD组1年、2年和3年局部无瘤牛存率分别为85.5%、65.8%和36.4%,对照组分别为87.7%、62.3%和34.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 对于直径≤5 cm的LCHD,左侧单肺通气条件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与非特殊位置肝癌相似,可以作为首选治疗方案之一. 孙文兵 丁雪梅 李明颖 曹保信 柯山 麻增林 高君 高堃 张延峰 王振元关键词:肝肿瘤 射频消融 肺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