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华
- 作品数:42 被引量:16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参与调控甜瓜苦味素合成的转录因子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参与调控甜瓜苦味素合成的转录因子及其应用,首次利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在甜瓜基因组中发现控制苦味合成的两个bHLH转录因子CmBr和CmBt,两个bHLH转录因子分别在根部和野生果实中控制苦味的形成。利用酵母单杂...
- 黄三文马永硕尚轶张忠华
- 文献传递
- 与黄瓜苦味性状相关的SNP标记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黄瓜苦味性状相关的SNP标记及其应用,其位于编码黄瓜Csa6G088690蛋白的基因序列第1178bp处,此处碱基为G的黄瓜苦味,此处碱基为A的黄瓜不苦。本发明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方法(GWAS)筛选...
- 黄三文尚轶张忠华李颖 马永硕齐建建王深浩王晔
- 基因组分析揭示番茄育种的历史被引量:7
- 2014年
-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适应性广,产量高,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栽培方式多样,是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第一大蔬菜作物。2012年全球产量达到1.62亿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产值超过550亿美元。番茄也是植物遗传、发育和生理研究的重要模式系统。番茄起源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随着人类迁移和驯化逐渐传到中美洲和墨西哥一代,16世纪传到欧洲,在随后的几百年中番茄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在这一过程中受到不同的人工选择,产生了丰富的变异类型。番茄果实大小的变化是驯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今天人们食用的大果栽培番茄是由野生醋栗番茄(Solanum pimpinellifolium)驯化而来,野生番茄果实非常小,只有1~2g 重,经过人工的长期驯化,现代栽培番茄的果重是其祖先的100多倍。然而,番茄果实变大的人工驯化过程一直未有全面的研究,人类选择如何改变番茄基因组仍是知之甚少。
- 林涛祝光涛张俊红许向阳余庆辉郑铮张忠华伦尧尧李帅王孝宣黄泽军李君明张春芝王涛涛张余洋王傲雪张艳聪林魁李传友熊国胜薛勇彪Andrea MazzucatoMathilde CausseZhangjun FeiJames J.GiovannoniRoger T.ChetelatDani ZamirThomas Stadler李景富叶志彪杜永臣黄三文
- 关键词:栽培番茄基因组分析联合国粮农组织驯化过程育种
- 黄瓜果实相关性状QTL定位分析被引量:33
- 2011年
- 【目的】果实性状对黄瓜的商品性及产量具有重要影响,对黄瓜果实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将有助于了解其遗传机制,为黄瓜果实性状改良以及高产、稳产育种提供有益参考和帮助,同时也可为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克隆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华北保护地类型黄瓜材料9930和欧洲温室类型黄瓜材料9110Gt为亲本构建的遗传图谱,结合不同年份、不同季节4次表型鉴定数据,采用MapQTL4.0软件对12个黄瓜果实相关性状进行多座位QTL模型(MQM)检测。【结果】检测到与8个商品瓜性状相关的QTLs 18个:瓜长Fl(3个)、把长Fsl(1个)、瓜粗Fd(1个)、瓜长/把长Lsr(5个)、瓜长/瓜粗Ldr(1个)、刺色Fsc(4个)、刺密度Fsd(1个)、果瘤大小Fws(2个);与4个种瓜性状(种瓜长Sfl、种瓜粗Sfd、种瓜重Sfw、种瓜果皮颜色Sfc)相关的QTLs 14个。其中表型贡献率≥10.0%的主效QTL有27个,占QTL总数的84.4%,这些QTL大都分布在Chr.5和Chr.6上。各QTLs的LOD值在3.53—42.21,可解释8.4%—73.1%的表型变异。【结论】本研究检测到与12个黄瓜果实性状相关的QTL共32个,其中刺色和果瘤大小2个性状在2006—2009年春秋两季均检测到主效QTL位点,并获得紧密连锁的特异标记(SSR02697、SSR19256、SSR15818、SSR06003、SSR00116、SSR05321、SSR00004、SSR02309),可用于基因精细定位研究。
- 苗晗顾兴芳张圣平张忠华黄三文王烨程周超张若纬穆生奇李曼张振贤方智远
- 关键词:SATIVUS果实性状
- 参与调控西瓜苦味素合成的转录因子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参与调控西瓜苦味素合成的转录因子及其应用,首次利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在西瓜基因组中发现控制苦味合成的两个bHLH转录因子ClBr和ClBt,两个bHLH转录因子分别在根部和野生果实中控制苦味的形成。利用酵母单杂...
- 黄三文马永硕尚轶张忠华
- 文献传递
- 利用永久群体在不同环境下定位黄瓜株高QTL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黄瓜(Cucumis sativus L.)株高相关性状与其产量及植株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对其进行QTL定位及比较分析,不仅为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克隆奠定基础,也可实现该性状已有研究结果的信息整合,为黄瓜株型改良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以黄瓜材料9930和9110Gt为亲本构建的F9代RILs群体遗传图谱,结合4次黄瓜株高相关性状的表型数据,采用MapQTL4.0软件进行多座位QTL模型(Multiple-QTLmodel,MQM)检测。基于基因组序列信息,对本研究和前人已有研究结果进行比较作图并对株高QTL位点区域序列进行BLAST分析。【结果】共检测到11个与株高、节间长度、节数相关的QTLs,分布在Chr.1、Chr.2、Chr.5、Chr.6这4条染色体上,各QTLs的LOD值在3.03—12.73,可解释6.2%—32.1%的表型变异。其中主效QTLs 5个,可在春秋两季重复检出的QTLs 3个,占QTL总数的27.3%。在Chr.1上有QTL成簇聚集的现象。【结论】控制黄瓜株高的基因至少有4个,分别位于第1、3、5、6这4条染色体上。在Chr.6长臂上定位的应是有限生长基因de。
- 苗晗顾兴芳张圣平张忠华黄三文王烨
- 关键词:黄瓜株高QTL重组自交系
- 黄瓜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的苗期和初花期形态标记分析被引量:8
- 2015年
- 对92份黄瓜核心种质进行苗期和初花期形态学标记分析,以评价供试核心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结果表明:供试黄瓜核心种质的苗期和初花期性状存在明显的遗传变异,不同种质间各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31.0%,其中第一雌花节位的变异系数最大,为59.4%;始花期最小,为14.2%。聚类分析表明,在Pearson相关系数为6.5时,把92份黄瓜核心种质划分为3大类群;Pearson相关系数为3.5时,把92份黄瓜核心种质划分为8个类群。本研究结果丰富了黄瓜种质资源的评价体系,为今后优异基因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提供了科学参考。
- 刘盼娜顾兴芳苗晗黄三文张忠华崔金莹王烨张圣平
- 关键词:黄瓜核心种质
- 控制黄瓜无卷须性状的基因及与黄瓜卷须性状相关的SNP标记
- 本发明涉及控制黄瓜无卷须性状的基因Csa5G644520,以及一种与黄瓜卷须性状相关的SNP标记及其应用,所述SNP标记位于如Seq ID No.2所示的黄瓜Csa5G644520基因第1012bp处,此处碱基为T的黄瓜...
- 黄三文王深浩张忠华杨学勇邵光金齐建建
- 文献传递
- 参与调控甜瓜苦味素合成的转录因子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参与调控甜瓜苦味素合成的转录因子及其应用,首次利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在甜瓜基因组中发现控制苦味合成的两个bHLH转录因子CmBr和CmBt,两个bHLH转录因子分别在根部和野生果实中控制苦味的形成。利用酵母单杂...
- 黄三文马永硕尚轶张忠华
- 文献传递
- 参与调控黄瓜葫芦素C合成的转录因子Csa5G157230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参与调控黄瓜葫芦素C合成的转录因子Csa5G157230及其应用,它是首次在黄瓜基因组中发现的控制苦味合成的两个bHLH转录因子(Csa5G157230和Csa5G156220)之一,两个bHLH转录因子分...
- 黄三文尚轶张慧明陈惠明张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