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蛋白原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纤维蛋白
  • 2篇纤维蛋白原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多态性
  • 2篇梗死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性
  • 1篇突变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脑血管
  • 1篇缺血性脑血管...
  • 1篇中青年
  • 1篇纤维蛋白原水...

机构

  • 3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潘旭东
  • 3篇张成森
  • 3篇马爱军
  • 3篇邢岩
  • 2篇张雅妮
  • 1篇吕振华
  • 1篇张雅妮

传媒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β-纤维蛋白原-148C/T基因多态性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 探讨β 纤维蛋白原(Fg)启动子区-148C/T基因多态性、血浆Fg水平与青年急性脑梗 死(ACI)的关系。方法 用多聚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方法对69例青年ACI患者进行β Fg-148C/T 基因多态性分析,应用凝血酶原时间衍生法检测血浆Fg水平,并与60名健康青年进行对照。结果 青年 ACI组血浆F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等位基因携带者较CC基因型者血浆Fg明显增高(P< 0.05);T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分别为21.7%和16.7%,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β Fg-148C/T基 因多态性影响血浆Fg水平,T等位基因可能通过与其他血栓危险因素或环境因素协同作用增高血浆Fg水 平。
潘旭东马爱军邹志强张成森邢岩张雅妮吕振华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纤维蛋白原基因多态性
纤维蛋白原β基因-148C/T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β基因启动子区-148C/T多态性、血浆Fg水平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151例脑梗死患者和101名健康对照进行Fgβ-148C/T基因多态性分析,并应用凝血酶原时间衍生法检测血浆Fg水平。结果脑梗死组血浆F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等位基因携带者较CC基因型者血浆Fg水平明显增高(P<0.01);按性别分组后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按年龄段分组后,病例组各组T等位基因携带者较CC基因型者血浆Fg水平增高(P<0.05)。中年梗死组较中年对照组T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gβ-148C/T基因多态性影响血浆Fg水平,T等位基因可能独立或通过与其它血栓危险因素或环境因素协同作用增高血浆Fg水平,成为脑动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马爱军潘旭东张成森邢岩张雅妮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基因多态性脑梗死
中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与FV Leiden突变的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初步探讨FVLeiden突变是否是我国中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IVCD)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44例首发缺血性卒中(IS)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50岁及以下患者(平均年龄42.7岁±8.2岁)。对照组为性别、年龄及种族与病例组匹配的36位表面健康者(平均年龄39.3岁±7.3岁)。对全部入选者以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PCRRFLP)检测FVLeiden突变。结果病例组及对照组中均未发现FVLeiden突变。结论本研究进一步提示我国可能不是FVLeiden突变的分布区,我国中青年ICVD与FVLeiden突变可能无关。
张雅妮潘旭东邢岩马爱军张成森
关键词:中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FVLEIDEN突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