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霞
- 作品数:11 被引量:95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然科学总论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土地利用对陕北水土流失区土壤有机碳、水分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1年
- 通过实地调查和采样,结合室内分析,研究了当地四种土地利用方式(果园、林地、草地、坡耕地)下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流域内所有土样土壤有机碳(SOC)含量的均值为13.13g.kg-1。其中,坡耕地的土壤有机碳均值为12.93g.kg-1,与坡耕地相比,果园土壤有机碳均值(12.97g.kg-1)略有升高;草地和林地分别比坡耕地高3.4和1.16%。林地、草地、坡耕地和果园的土壤有机碳均值无显著差异。各种方式下的土壤有机碳和含水量均有较强的线性相关性。根据实验数据和野外实地调研结果看出,本区林地和草地土壤的固碳能力强于果园和坡耕地,为当地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 张晓霞李占斌李鹏尹娜穆军
-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壤有机碳
- 黄土高原林地土壤微量元素分布和迁移特征被引量:15
- 2011年
- 文章探讨了小流域林地土壤养分分布规律,以研究黄土高原土壤养分分布特性.通过实地采样分析,以陕北黄土高原为研究对象,按0—10,10—20,20—30,30—40cm分层采集样品,研究了林地土壤4种微量元素(铜、铁、锰、锌)的剖面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林地土壤4种全量微量元素不同土层之间差异较小;林地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在表层0—20cm土层之间含量最高,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有效态元素含量减少;不同地貌部位土壤微量元素分布与成土母质以及植被和降雨径流有关.
- 张晓霞李占斌李鹏黎恒明
- 关键词:黄土高原小流域微量元素
- 黄土高原小流域不同地貌下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被引量:7
- 2010年
- 为了研究不同地貌部位(峁坡、沟坡、峁顶)和不同坡向(阴坡、阳坡、半阴坡、半阳坡)对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以陕北黄土高原为研究对象,在考虑不同地貌部位和坡向的基础上,选取样点49个,按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分层采集样品。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的均值为13.2 g/kg;不同地貌部位土壤有机碳分布主要受降雨径流以及植物根系的影响;不同坡向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值的大小顺序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相同地貌部位,阳坡,阴坡、半阴坡、半阳坡均发生向下的淋溶迁移;相同坡向,峁坡和沟坡土壤有机碳剖面分布基本一致。
- 张晓霞李占斌李鹏种益
- 关键词:黄土高原土壤有机碳坡向
- 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养分分布与迁移特征研究
- 土壤养分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物质基础,论文研究了小流域养分的分布和迁移特性,揭示随着水土流失的养分迁移运动规律,为土壤营养元素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农田非点源污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结合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研究了黄...
- 张晓霞
- 关键词: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原土壤养分淤地坝
- 文献传递
- 不同砾石覆盖条件下土壤水分保持有效性研究
- 土壤水分状况是制约植被恢复和造林的主要因素,改善土壤水分性质是实现该区域生态恢复重建和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本试验通过对试验3个小区不同砾石覆盖条件下土壤水分保持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在起始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同一小区...
- 李斌斌李占斌张晓霞杜中
- 关键词:干热河谷生态修复砾石覆盖种植作物
- 文献传递
- 陕北黄土高原坡耕地土壤养分特征研究被引量:10
- 2010年
-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结合室内分析,研究了陕北黄土高原坡耕地土壤养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坡耕地土壤有机碳、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值分别为13.33g·kg^-1,4.69mg·kg^-1和76.01mg·kg^-1。在0~40cm范围土层内,土壤有机碳、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表现为表层含量最高,随着剖面深度的增加,养分含量越来越小。坡耕地中的有机质与速效钾含量中等,速效磷的含量总体偏低。
- 张晓霞李占斌李鹏
- 关键词:黄土高原坡耕地有机碳速效磷速效钾
- 基于GIS的流域土地利用地形分异性特征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以GIS为平台,结合遥感数据成图与地貌因子叠加分析,对大理河流域土地利用在地形方面的分异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流域各地类空间分布的高程特征呈现峰值现象;耕地、林地与草地主要集中在25°左右;林地与草地受优势坡向与阴阳坡差异的影响,分布集中在东北、西南及其它阳坡坡向;各种土地利用的面积分布随起伏度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20—40m是起伏度临界区间。此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大理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水土保持措施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与理论支持。
- 沈中原李占斌朱冰冰张晓霞
-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黄土高原地貌特征
- 黄土高原草地土壤微量元素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35
- 2010年
- 通过实地调查采样,结合室内分析,研究了陕北黄土高原不同地形条件下草地土壤微量元素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草地土壤全量铜、铁、锰均属于小变异和中等变异土壤性质;全量锌变异跨度较大,属于小变异、中等变异以及高度变异土壤性质;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变异程度因元素不同各异,但均达到了中等或高度变异程度。草地土壤全铁和全锌含量以峁坡高于沟坡;全铜和全锰以沟坡高于峁坡。坡面降雨和植物的存在引起了全量微量元素的差异。有效态微量元素均以沟坡高于峁坡,不同地形条件下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的分布差异是由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及成土母质决定的。
- 张晓霞李占斌李鹏
- 关键词:地形条件微量元素黄土高原
- 陕北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有效铜分布特征被引量:6
- 2011年
- 采用分层取样的方法,对陕北王茂沟小流域土壤有效铜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在研究区流域内,土壤有效铜的均值高于黄土区土壤有效铜的临界值;沟坡部分有效铜含量最高,峁坡部分有效铜含量最低;不同坡向有效铜含量大小为:半阳坡>阳坡>半阴坡>阴坡;土壤有效铜与有机质在20—30cm土层处相关性最强。
- 李社新李占斌张晓霞
- 关键词:坡向有机质黄土高原
- 保水剂在干热河谷水电站弃渣场植被恢复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为了实现干热河谷水电站弃渣场植被恢复,开展了弃渣场土壤保水措施研究。以膏桐和新银合欢为供试植物,对植被恢复试验小区土壤进行保水剂处理,并对其恢复效果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弃渣场土壤采用保水剂处理,可以促进膏桐和新银合欢生长发育,提高旱季成活率。同空白对照相比,膏桐株高增长率、枝数增长率、最大叶面积增加率分别达到14.31%、17.46%和4.0%×4.76%(长×宽),平均单株重增加9.11%,叶绿素含量增加2.05%,旱季成活率为90.58%;新银合欢株高增长率、枝数增长率、最大叶面积增加率分别达到12.80%、9.09%和5.75%×4.16%(长×宽),平均单株重增加9.62%,叶绿素含量增加2.65%,旱季成活率为89.28%。
- 穆军李占斌李鹏于国强张晓霞
- 关键词:保水剂干热河谷弃渣场植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