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涛
- 作品数:9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本钢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癫痫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关系被引量:16
- 2002年
- 康宏李舜伟张玉涛戚靖安于静
- 关键词:癫痫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理
- 老年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2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分析总结老年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症(PNS)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提供有利于原发性肿瘤早期诊断的方法。方法对22例老年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确诊肺癌7例,胃癌4例,结肠癌3例,直肠癌2例,乳腺癌2例.卵巢癌1例,前列腺癌1例,膀胱癌1例,子宫癌1例。结论老年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症临床表现多样、不典型。尽早确诊和治疗对延长患者生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康宏王冬梅张玉涛韩丹李骢
- 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及负性情绪的效果分析
- 2022年
- 目的探究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应用丁苯酞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神经功能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辽健集团本钢总医院神经内科2018-08-01-2020-10-01有完整随访记录的缺血性PSD住院患者107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53例给予口服艾司西酞普兰(10 mg/次,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丁苯酞(0.4 g/次,3次/d)治疗,对比治疗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分数0~42分、简易智能量表(MMSE)分数0~30分;焦虑抑郁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数≥14分为焦虑、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数≥17分为抑郁;神经递质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天冬氨酸(ASP)、5-羟色胺(5-HT)、谷氨酸(Glu)及多巴胺(DA)水平,采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水平(5.47±1.61)分较对照组(7.28±3.20)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5,P<0.001),观察组MMSE水平(24.51±4.08)分较对照组(16.52±5.63)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93,P<0.001;观察组HAMA水平为(12.42±2.40)分较对照组(17.73±4.62)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40,P<0.001。观察组5-HT水平(326.83±43.22)μg/L高于对照组(259.84±41.1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09,P<0.001;DA水平(190.18±31.55)μg/L高于对照组(152.83±26.7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00,P<0.001;ASP水平(1.23±0.21)mmol/L低于对照组(1.87±0.7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17,P<0.001;Glu水平(13.52±2.08)mmol/L低于对照组(18.35±4.4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57,P<0.001。结论丁苯酞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应用PSD患者中可有效调节神经递质水平,延缓神经功能损伤,减轻抑郁焦虑情绪。
- 王丽荣张玉涛王文凯
-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艾司西酞普兰丁苯酞
- 老年脑血管病608例临床分析
- 1997年
- 老年脑血管病608例临床分析张杜鹃戚靖安张玉涛夏莲逄力勃本钢总医院(117000)老年脑血管病是对老年人健康与寿命威胁最严重的疾病。本文对我院1993年1月~1994年10月收治的608例老年脑血管病病例的病因、型别、复发、CT及预后等进行了分析,现...
- 张杜鹃戚靖安张玉涛夏莲逄力勃
-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病因CT预后复发
-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与抑郁症患者的睡眠脑电图比较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睡眠脑电图改变与抑郁症患者之间的差异。方法分别对27例脑卒中抑郁患者和27例抑郁症患者进行多导睡眠图描记,并与21例对照组比较。结果脑卒中抑郁患者和抑郁症比较主要是在慢波睡眠(%)、REM时间(分)、REM睡眠(%)、REM潜伏期、REM强度和REM活动度上有差异。结论 REM睡眠参数改变对PSD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此可将REM睡眠参数作为PSD诊断的辅助指标之一。
- 康宏于静张玉涛付丽坤李骢
- 关键词:多导睡眠图抑郁症脑卒中
- 781例脑梗塞的CT与预后
- 1994年
- 本组781例脑梗塞占脑血管病的78.4%;发病高峰在60岁年龄组;男女之比为2.21:1;有高血压病史占46.9%;复发率为35.2%;CT影像征:(1)型别:多发脑梗塞49.9%、单发脑梗塞37.4%、CT阴性12.7%;(2)部位:除多发梗塞外,脑叶最多占20.6%、其次内囊占8.5%、其它均不足5%;预后:(1)存活率98.7%、死亡率1.3%。(2)ADL与卒中复发、CT部位及年龄有关。
- 张杜鹃张玉涛逢力勃夏莲王国祥许阳郭浩
- 关键词:脑栓塞CT预后
- 老年脑出血的CT扫描与预后
- 1994年
- 本组老年脑出血发病率57%,明显高于中、青年组脑出血。首要病因是高血压病,社会环境变迁是老年脑出血的重要因素。CT扫描特点为①型别:壳核出血最多(35.4%)、其次为丘脑(29%)、脑叶(21.4%)、其它型别均低于5%;②血肿量:小量出血最多(68.8%)。预后特点是存活率较高87.2%、死亡率仅12.8%。
- 张杜鹃张玉涛王国祥戚靖安
- 关键词:脑出血CT预后老年人
- 症状性双侧椎动脉闭塞侧支代偿与预后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症状性双侧椎动脉闭塞患者侧支代偿与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连续纳入2006年9月~2011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收住的双侧椎动脉闭塞患者共1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侧支代偿分级及预后情况,分析侧支代偿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双侧椎动脉闭塞患者脑梗死发生比例高(6/10),病情重,预后差(mRS≥3,5/10)。闭塞病变多位于椎动脉V1段起始处(13/20),其次是V4段(6/20),V3段(1/20)。侧支代偿不充分组入院时及随访结束时脑梗死所占比例较侧支代偿充分组均较高(2/4vs4/6;2/4vs5/6),差异无显著性(P=0.43,P=0.30)。侧支代偿不充分组较代偿充分组入院病情重(mRS≥3者分别为1/4vs4/6;NIHSS评分≥4者分别为0/4vs1/6;P=0.24,P=0.60),预后差(mRS≥3者分别为1/4vs4/6),差异无显著性(P=0.24)。结论双侧椎动脉闭塞患者发生脑梗死比例高,病情重,预后差。侧支代偿程度可能影响双侧椎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表现。
- 王黔蔡继福韩金涛张玉涛康宏代成波马宁
- 关键词:椎动脉侧支代偿脑血管造影术
- 急性脊髓炎的MRI诊断与临床被引量:1
- 2001年
- 崔凤张玉涛戚靖安
- 关键词:急性脊髓炎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