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
-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聊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DKK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高危HPV感染在宫颈癌中的临床意义
- 2022年
- 目的探讨DKK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在宫颈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该院确诊的79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及63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癌前病变组)组织标本,其中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38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25例。同时选取29例子宫平滑肌瘤行子宫全切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DKK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HR-HPV感染情况。结果癌前病变组中HSIL患者DKK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与宫颈癌组、对照组患者及癌前病变组中LSIL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HR-HPV感染率及感染者DKK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中,HPV16/18阳性患者DKK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高于非HPV16/18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前病变组中,HPV16/18阳性患者DKK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高于非HPV16/18阳性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KK2常因其启动子高甲基化而失活,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可能是一种潜在的宫颈癌分子标志物。
- 张娴武玉张艳
- 关键词:宫颈癌癌前病变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 宫颈癌患者癌组织Dickkopf相关蛋白2基因甲基化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2022年
- 探讨宫颈癌组织中Dickkopf相关蛋白2(DKK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聊城市人民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79例宫颈癌患者,63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其中低级别上皮内病变(LISL)患者25例,高级别上皮内病变(HISL)患者38例,并以29例因子宫平滑肌瘤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甲基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MSP)检测宫颈组织中DKK2基因甲基化表达水平。结果:宫颈癌组织中DKK2甲基化率明显高于HISL(χ2=8.346,P<0.05)。HISL中DKK2甲基化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标本(x2=7.934,P<0.01)和LISL标本(χ2=4.375,P<0.05)。宫颈癌中DKK2甲基化阳性率随着淋巴结转移而升高,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DKK2甲基化率(76.5%vs45.2%,x2=5.239,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不同病理类型、分期、分化程度与DKK2甲基化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DKK2基因可能是宫颈癌发生的潜在分子生物标志物,检测DKK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可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参考。
- 张娴张艳武玉
- 关键词:宫颈癌DNA甲基化分子标志物
- 光动力治疗宫颈环形电切术后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对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存在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伴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聊城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经LEEP术后6个月HR-HPV阳性且阴道镜活检为LSIL的患者102例,遵循患者的个人意愿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予以光动力治疗,每周1次,连续治疗4次;对照组不做任何治疗。治疗后3、6个月两组均行HR-HPV检测评估HR-HPV转阴率,阴道镜活检评估LSIL的消退率。结果治疗后第3、6个月,观察组HR-HPV转阴率分别为63.46%(33/52)、86.54%(45/52),LSIL消退率分别为73.08%(38/52)、84.62%(44/52),观察组HR-HPV转阴率、LSIL消退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第3、6个月,观察组中不同型别HR-HPV组(HPV16/18组和非HPV16/18组)的HPV转阴率和LSIL消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第3、6个月,观察组中<50岁组的HR-HPV转阴率高于>50岁组[74.29%(26/35)vs 7/17,P=0.032;94.29%(33/35)vs 12/17,P=0.031];两组LSIL消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光动力疗法对LEEP术后LSIL病变合并HR-HPV感染的临床疗效确切。
- 张艳杜然张娴刘薇张玉丽
- 关键词: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光动力疗法宫颈环形电切术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分子病因学研究现状被引量:15
- 2019年
-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子宫内膜腺体和基质种植于子宫以外的一种雌激素依赖性疾病,是引起该病患者盆腔疼痛和不孕的常见因素。EMS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是妇产科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热点。目前研究认为,EMS发病的分子机制不纯粹是某一生物学特征异常,尚涉及腹膜侵袭、血管形成、细胞凋亡、细胞黏附及自噬等方面,并且某一信号通路异常,参与EMS发病过程的各个环节,而涉及整个通路调控网络异常。笔者拟从腹膜的侵袭、血管形成、细胞凋亡、细胞黏附、自噬等方面,对EMS的分子病因学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 张艳孙红丽张娴陈超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基质金属蛋白酶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细胞粘附女(雌)性
- 左归丸靶向C-X-C趋化因子受体4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迁移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左归丸通过靶向调控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表达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体外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hUC-MSCs并进行流式鉴定。利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左归丸对hUC-MSCs增殖的影响,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分析左归丸对hUC-MSCs体外迁移的影响,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CR)、蛋白印迹法和流式细胞术分析hUC-MSCs中CXCR4表达变化。结果: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hUC-MSCs表面高表达CD73和CD90,极低表达CD34和CD45。CCK-8结果显示,0.1、0.2 mg/mL左归丸均能明显促进hUC-MSCs增殖(P<0.05)。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0.1、0.2 mg/mL左归丸能明显促进hUC-MSCs迁移,最佳浓度为0.2 mg/mL,CXCR4拮抗剂普乐沙福则能抑制其促迁移作用(P<0.05)。实时PCR、蛋白印迹法和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左归丸能上调hUC-MSCs中CXCR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促进CXCR4蛋白在细胞膜表达(P<0.05)。结论:左归丸通过上调CXCR4表达促进hUC-MSCs的体外迁移。
- 焦存杨丽晓张艳王哲李亦晗芦现杰
- 关键词:左归丸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卵巢早衰
- 肿瘤组织内活性氧与乏氧诱导因子-1α的研究进展
- 2011年
- 氧是需氧生物必不可少的基本物质,需氧细胞在物质能量过程中,如果氧未被完全还原成水,可产生氧自由基,这些氧自由基可转变成一些非自由基氧活性物质,由于功能上的相似性,这些物质被统称为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ROS对细胞功能如生长、转化、凋亡、癌变和衰老发挥重要的作用。
- 张艳靳卫国
- 关键词:活性氧乏氧诱导因子-1Α肿瘤组织
- 卵巢上皮癌组织中活性氧与乏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及其相关性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 检测卵巢上皮癌组织中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蛋白以及活性氧(ROS)的表达,探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氧代谢的异常,以及两者在卵巢上皮癌发生发展中的相互作用.方法 应用实时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 plus二步法分别测定卵巢上皮癌组织中HIF-1αmRNA及蛋白的表达;应用DCFH-DA法检测组织中ROS的表达.结果 卵巢上皮癌组织HIF-1 αmRNA相对含量(4.466±0.754)明显高于良性卵巢肿瘤(6.073±1.053)(t=-7.701,P=0.000),良性卵巢肿瘤、早期(5.048±0.645)及晚期卵巢上皮癌(4.146 ±0.632)HIF-1α mRNA表达呈递增趋势(t=5.301,P=0.000);HIF-1α mRNA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t=3.724、-3.851,均P=0.000).HIF-1 α蛋白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63.49%(40/63)1明显高于良性对照[36.36%(8/22)](U=433,P=0.005),HIF-1 α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x2=4.289、12.360,P=0.038、0.000).卵巢上皮癌组织中ROS表达水平为110.239±18.414,较良性对照(58.366±20.360)明显升高(t=11.068,P=0.000);ROS表达与卵巢上皮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t=-2.055、2.816、-4.138,P=0.044、0.007、0.000).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HIF-1 α蛋白表达与ROS呈中度正相关(r=0.572,P=0.000);在中低分化组及晚期组中两者呈中度正相关(r=0.540,P=O.002;r=0.572,P=0.000);在淋巴结转移组中两者呈高度正相关(r=0.703,P=0.001);HIF-1α mRNA与ROS表达呈低度相关(r=0.376,P=0.002).结论 乏氧是卵巢上皮癌的基本特征,随着肿瘤进展乏氧程度逐渐加重;HIF-1α的异常表达与卵巢上皮癌潜在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能影响卵巢上皮癌预后.在乏氧状态下,ROS与HIF-1 α可能参与肿瘤的发生过程.在卵巢上皮癌侵袭转移过程中,ROS对HIF-1α的正向调节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肿瘤乏氧状态下,ROS�
- 张艳靳卫国李爱华
- 关键词:卵巢上皮癌活性氧乏氧诱导因子-1Α氧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