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
-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概念整合理论视域下《道德经》哲理类翻译
- 2024年
- 《道德经》中的哲学思想体现在“道”“德”“无为”“自然”等概念之中,这些概念网络构成了老子的哲学体系。在对外传播的历史进程中,《道德经》的哲理类解读已成为多元化解读语境中的重要类别,但由于中西方话语权不平等和思维差异等原因,未来《道德经》的哲理类释译仍需摆脱宗教哲学类解读的窠臼,一些误解、曲解和漏译原典内涵的现象也有待消除。概念整合理论体系中的参照点和默认值等理论主张,为纾解《道德经》哲学内涵的挖掘及其对外传播中创造性误读之间的冲突,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野和方法路径。研究认为,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指引《道德经》哲理类翻译,译者需找到能够激活与原文相似的认知框架下的语言表达,才能实现译文文本与原文文本在认知框架内范畴域的一致性。
- 张艳
- 关键词:《道德经》方法论概念整合理论
- 建构社会关系与“自我”——几段医疗对话的批评性话语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在Fairclough的话语观的观照下,从文本向度入手,对几段医疗对话进行了批判性话语分析,指出了语言在建构社会关系和"自我"中的巨大作用。
- 张艳
- 关键词:批判性话语分析社会关系
- 目的论观照下的《红楼梦》诗歌翻译被引量:4
- 2010年
- 《红楼梦》中的诗歌与主题密切相关,是小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比较《红楼梦》中的诗歌翻译,发现杨宪益译本忠实原著,成功将中国传统文化介绍给了西方读者,而霍克斯译本采用归化的策略,注重韵脚,使读者产生阅读愉悦感。
- 张艳
- 关键词:目的论诗歌翻译翻译目的翻译策略
-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登高》中译者主体性对比分析研究
- 2021年
- 在生态翻译学理论的指导下,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视角出发,以许渊冲、章学清和Witter Bynner三位学者的唐诗《登高》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分析译者在译文中所做出的适应与选择,由此可见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具有极大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突出了译者的主体地位。从译本的整合度来看,许渊冲先生的译文略胜一筹,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上也更具有优势。
- 高红云李翠翠张艳
- 关键词:《登高》生态翻译学译者主体性
- 大学英语课程学生评教的有效性探索
- 2020年
- 大学英语课程具有课时量大、涉及面广的特性,但长期以来大学英语课程一直没有独立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其目标导向也仅仅是为改进教师教学提供参考,评教的有效性有待提高。应以有效教学理论为依据,根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精神,结合大学英语课程特点和语言学习规律,从学生角度出发,构建新的大学英语评教指标体系。
- 张艳
- 关键词:大学英语学生评教有效性
- 《红楼梦》中植物隐喻的翻译被引量:1
- 2015年
- 概念隐喻作为思维隐喻,是以民族文化认知体验为基础的。因此,隐喻翻译也要受到源域和目标域的社会文化、民族习性、文学传统等因素的影响。《红楼梦》中的大量植物隐喻不仅刻画了人物的个性,映衬着她们的命运,还丰富了语言的表达,饱含民俗文化。《红楼梦》两大经典英译本在植物隐喻翻译方面各有得失。
- 张艳
- 关键词:《红楼梦》翻译
- 英语世界“道”的概念演进——以概念整合理论下对《道德经》英译本的阐释为例
- 2024年
- 《道德经》是老子道家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道”是其核心概念。在英语世界中对“道”的理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概念整合理论为人们考察这一现象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由于年代、文化、生活经历等因素的不同,不同译者对原文会有不同的解读,而目的语空间里的目标读者不同,译者的翻译动机和策略也不同,最终形成了各自的译文空间。这对中国哲学概念的译介具有启发意义,译介不仅存在“如何翻译”的问题,还有“由谁翻译”的问题。
- 张艳
- 关键词:英语世界概念演进概念整合理论《道德经》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