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
- 作品数:2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正常人角膜内皮细胞的增龄性变化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了解正常人角膜内皮细胞的增龄性改变。方法采用日本Topcon角膜内皮计,对180例(343只眼)6~94岁不同年龄正常人角膜进行5个方位检查,分析不同年龄个体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面积、标准偏差和面积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所占比例以及中央角膜厚度等结构参数的状况。结果受检者平均年龄(40.77±22.02)岁(6~94岁),平均角膜内皮细胞数目为(128.08±17.24)个,平均密度为(2894.64±372.42)个/mm2,平均六角形细胞所占比例为(55.40±7.90)%,上述3个参数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尤以30岁以后变化更明显。平均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平均变异系数及细胞面积标准偏差分别为(353.27±52.56)μm2、(36.25±6.74)%和(128.48±32.46)μm2,呈现随年龄增长而数值增大的趋势;平均角膜厚度为(0.55±0.03)mm,各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正常人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随年龄变化而改变,总体呈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角膜内皮细胞数目和密度降低、细胞面积增大、变异系数增大、六角形细胞比例减少的趋势。
- 吴雪梅郭长梅王雨生张晓光张鹏罗亚娟张艳
- 关键词:角膜内皮细胞年龄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与角膜内皮细胞变化之间的相关性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严重程度与角膜内皮细胞细胞形态和数量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日本Topcon角膜内皮计对101例(201眼)确诊为DR的患者行5个方位角膜内皮检查,以DR新的国际临床分级标准进行分期,比较不同分期DR之间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面积、面积标准差、面积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比例以及中央角膜厚度等各参数的变化。结果Ⅰ期患者平均角膜内皮细胞面积为(380.11±33.42)μm2、内皮细胞密度为(2741.03±247.45)mm-2、六角形细胞比例为(52.14±6.85)%、平均中央角膜厚度(0.59±0.03)mm;而Ⅴ期患者各数值已分别变为(412.26±52.88)μm2、(2508.39±398.60)mm-2、(48.99±5.74)%和(0.55±0.03)mm。以上各指标在Ⅰ期和Ⅱ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Ⅲ期、Ⅳ期和Ⅴ期平均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内皮细胞密度及平均中央角膜厚度与Ⅰ期、Ⅱ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期、Ⅴ期六角型细胞比例和细胞面积变异系数与Ⅰ期、Ⅱ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随着DR严重程度增加,角膜内皮呈现细胞密度降低、平均细胞面积增加、六角形细胞比例及平均中央角膜厚度数值减少。提示糖尿病可对患者的视网膜和角膜组织造成明显损害,且二者损害程度一致。
- 吴雪梅郭长梅王雨生张晓光张鹏罗亚娟张艳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角膜内皮细胞中央角膜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