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洪涛
- 作品数:13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省保定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特拉唑嗪在ESWL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作用
- 2012年
- 目的评价特拉唑嗪在ESWL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中的作用。方法将符合条件的88例患者随机分为特拉唑嗪+ESWL组和单纯ESWL组。特拉唑嗪+ESWL组术日服用特拉唑嗪2mg/d,术后继续服用1~2周。结果特拉唑嗪+ESWL组碎石成功率高达91.1%(41/45)高于单纯ESWL组碎石成功率81.4%(35/43),而肾绞痛发生率特拉唑嗪+ESWL组6.7%(3/45)显著低于单纯ESWL组16.3%(7/43)。结论特拉唑嗪配合ESWL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能提高ESWL碎石成功率,缓解肾绞痛发生。
- 戎红旗彭洪涛尚秀霞张朝华沙泉王海江袁晓菲
-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防治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30例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提高膀胱癌的治疗效果,降低膀胱癌术后复发率。方法将62例膀胱癌术后患者分为两组,A组(30例)以吡柔比星40mg加无菌生理盐水40mL膀光灌注,B组(32例)以丝裂霉素C40mg加无菌生理盐水40mL膀胱灌注,每周1次连续6次,然后每两周1次连续6次,以后每月1次连续2年。结果随访6~30个月(中位数18个月),A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10.00%,B组复发11例,复发率为34.38%,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卡方检验,P<0.05)。结论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防治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优于丝裂霉素C膀胱灌注。
- 张朝华彭洪涛秦洪史哲符伟军董隽
- 关键词:吡柔比星丝裂霉素C灌注法
- 尿毒症患者内瘘成形术后血栓形成初期尿激酶溶栓作用体会被引量:1
- 2009年
- 张朝华黄研彭洪涛戎红旗马建峰王彪高茹李刚
- 关键词:尿毒症血管成形术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 磁共振尿路成像诊断肾移植输尿管坏死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诊断肾移植输尿管坏死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2例肾移植术后怀疑输尿管坏死患者,临床表现为移植肾区肿痛、少尿或无尿,B超提示移植肾盂积水,输尿管扩张,移植肾周积液,用重T2WI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和脂肪抑制技术行MRU检查。结果:MRU均显示移植肾盂及肾盏扩张,输尿管上段扩张,重T2WI表现为高信号。输尿管连续性消失,其下方为局限性包裹液性区。在渗出的包裹性尿液邻近或下方可见高信号的膀胱影。12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探查,术中均发现输尿管有坏死,坏死部位与MRU显示输尿管连续性消失部位一致,输尿管坏死下方可见渗出的尿液,与MRU所见局限性包裹液性区相吻合。结论:MRU诊断肾移植后输尿管坏死具有极高诊断价值。
- 董隽敖建华彭洪涛杨素霞卢锦山肖序仁洪宝发高江平马林
- 关键词:MRU肾移植输尿管坏死
- 经皮肾镜取石合并出血、DIC、尿瘘抢救成功一例报道
- 2010年
- 彭洪涛张朝华戎红旗周万里王竟军高茹宋静秦洪
- 关键词:经皮肾镜取石并出血DIC尿瘘双肾结石右肾结石
- 三金片联合加替沙星治疗慢性细菌前列腺炎25例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观察三金片联合加替沙星治疗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开放、对照的研究方案,将5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口服三金片4粒/次、每日3次,联合口服加替沙星片0.4 g/次、每日1次,疗程4周;对照组仅口服加替沙星片0.4 g/次,每日1次,疗程2周。结果疗程结束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均明显下降(P<0.05),且总体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结论口服三金片联合加替沙星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近期疗效比单用加替沙星更显著。
- 张朝华黄研彭洪涛石宇
- 关键词: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三金片加替沙星疗效
- 绿激光联合去势手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致膀胱出口梗阻的疗效观察
- 目的探讨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PVP)联合去势手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致膀胱出口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应用PVP联合去势手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致尿潴留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
- 秦洪冯伟田江辉王佳荣王海江张丽萍彭洪涛
- 关键词: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前列腺癌
- 文献传递
- CIAPIN1通过抑制ERK1/2途径对膀胱尿路上皮癌增殖和转移的作用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究CIAPIN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系J82、T24、UM-UC-3和人膀胱上皮永生化细胞SV-HUC-1为研究对象,qRT-PCR检测细胞CIAPIN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CIAPIN1、p-ERK1/2和ERK1/2蛋白表达水平;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标记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结果:与SV-HUC-1组相比,T24、UM-UC-3和J8两组细胞中CIAPIN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T24组细胞变化最为明显,因此选取T24进行后续实验。与NC组相比,si-CIAPIN1组EdU阳性细胞数、细胞迁移距离和侵袭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p-ERK1/2/ERK1/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si-CIAPIN1组相比,si-CIAPIN1+U0126组EdU阳性细胞数、迁移距离和侵袭细胞数均明显升高(P<0.05),p-ERK1/2/ERK1/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CIAPIN1通过抑制ERK1/2途径磷酸化促进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 袁晓菲彭洪涛马建锋邵丽军王海江张朝华张定元
- 关键词:膀胱尿路上皮癌增殖
-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46例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对46例腺性膀胱炎患者用5%葡萄糖注射液40mL+吡柔比星30mg进行膀胱灌注,其中症状较严重的32例患者同时进行电灼治疗。结果46例患者随访3~36个月,有4例(8.70%)复发,复发后经再次电灼后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复查显示均正常。结论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肯定,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张朝华黄研彭洪涛李洋马建峰
- 关键词:吡柔比星腺性膀胱炎膀胱灌注
-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诊断上尿路移行细胞癌合并膀胱原位癌42例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提高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治疗效果,预防术后复发膀胱癌。方法对42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后1周用吡柔比星40mg+5%葡萄糖注射液40mL行膀胱灌注,保留20min后以生理盐水冲洗膀胱,膀胱镜下检查,可疑原位癌处取组织作病理学检查。结果42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中有13例诊断为合并膀胱原位癌,诊断阳性率为30.95%。结论上尿路移行细胞癌合并膀胱原位癌可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定位诊断。
- 张朝华黄研彭洪涛马建峰李洋史哲许瑞丽
- 关键词:上尿路移行细胞癌膀胱原位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