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勤

作品数:8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潍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骨折
  • 3篇钢板
  • 2篇血栓
  • 2篇远端
  • 2篇远端骨折
  • 2篇深静脉
  • 2篇深静脉血栓
  • 2篇锁骨
  • 2篇锁骨钩
  • 2篇锁骨钩钢板
  • 2篇锁骨钩钢板治...
  • 2篇锁骨骨折
  • 2篇锁骨远端
  • 2篇锁骨远端骨折
  • 2篇静脉
  • 2篇静脉血
  • 2篇静脉血栓
  • 2篇老年
  • 2篇钩钢板
  • 2篇关节

机构

  • 8篇潍坊市人民医...
  • 1篇德州市人民医...

作者

  • 8篇徐勤
  • 4篇高加智
  • 4篇尚小鹏
  • 2篇张振英
  • 2篇马金栋
  • 2篇马居风
  • 1篇徐世民
  • 1篇陈青
  • 1篇孙良智
  • 1篇李忠
  • 1篇姜厚森
  • 1篇衣兰凯
  • 1篇赵世波
  • 1篇王洪玉
  • 1篇徐晓梅
  • 1篇孙建民
  • 1篇李汉秀
  • 1篇于东利

传媒

  • 3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使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 lhumeralplate,LPHP)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肱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0~39个月,骨折愈合良好,按照Neer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优25例,良7例,可1例。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临床效果良好。
徐勤高加智
关键词:肱骨骨折骨折固定术锁定钢板
长柄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长柄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0月31例合并骨质疏松的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长柄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后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Harris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结果:随访10~30个月,平均19.5个月,所有患者术后5~7d(平均6d)下地负重行走。平均手术时间为65min、出血量平均为450ml、Harris关节功能评分为88分,未发生重大并发症。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高龄合并骨质疏松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具有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维持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徐勤高加智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45例
2011年
目的:探讨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外端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45例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外端骨折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45例患者X线片检查肩锁关节间隙正常;或骨折对位好,锁骨钩钢板位置好。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疗效评价:优39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为97.8%,均无钢板断裂、感染,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锁骨钩钢板适合局部解剖特点,方法简单、稳定可靠,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好,是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和肩锁关节TossyⅢ脱位的良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徐勤高加智尚小鹏
关键词:锁骨钩钢板锁骨骨折肩锁关节脱位
不修复喙锁韧带的锁骨钩钢板治疗Craig 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固定但不修复喙锁韧带治疗Craig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4例新鲜Craig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行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中均不修复喙锁韧带,术后早期功能锻炼。2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随访15个月。[结果]按Karlsson疗效评价标准:优18例,良5例,差1例,均无钢板断裂、感染、脱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不修复喙锁韧带锁骨钩钢板是目前治疗Craig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的最佳方案。
高加智徐勤王洪玉
关键词:锁骨钩钢板锁骨骨折喙锁韧带
抗心磷脂抗体与骨创伤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骨创伤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形成与抗心磷脂抗体(ACA)以及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选择创伤骨折患者196例,经彩色多普勒确诊的DVT患者23例。健康查体者116例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抗心磷脂抗体,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结果创伤骨折患者CRP含量显著增高,但低于深静脉血栓患者;深静脉血栓患者ACA阳性率明显增高,5例ACA阳性的骨创伤患者均发生DVT;下肢骨折组、多发骨折组、骨盆骨折组CRP阳性率又高于上肢骨折组(P〈0.05)。结论ACA和CRP与骨创伤后DVT的发生相关,ACA是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
尚小鹏马金栋马居风张振英徐勤
关键词:骨创伤深静脉血栓抗心磷脂抗体C反应蛋白
骨创伤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探讨骨创伤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创伤骨折患者118例(创伤骨折组)、经彩色多普勒确诊的DVT患者21例(DVT组)以及体检健康56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ELISA法检测抗心磷脂抗体(anti—crdiolipin antibody,ACA),血凝仪检测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结果创伤骨折组D-二聚体、Fib和CRP含量显著增高,但低于DVT组,DVT组ACA阳性率明显增高,创伤骨折组3例ACA阳性均发生DVT。下肢骨折组、多发骨折组、骨盆骨折组Fib、D-二聚体及CRP阳性率均高于上肢骨折组(P〈0.05)。随着年龄增长,Fib和D-二聚体逐渐增高,经溶栓治疗后,DVT组Fib和D-二聚体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结论ACA阳性,D-二聚体、Fib和CRP升高是骨创伤后发生DVT的危险因素。骨创伤患者Fib和D-二聚体的含量与患者年龄有关,年龄越大,创伤后发生DVT的风险越高。
尚小鹏马金栋马居风张振英徐勤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D-二聚体
指动脉背侧终末支皮瓣修复指末端缺损被引量:5
2016年
在日常生活尤其是工作中经常发生手外伤,手指末端缺损常见,修复应尽可能避免缩短伤指的长度。自2011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采用指动脉背侧终末支皮瓣修复指末端组织缺损患者35例,疗效满意。
赵世波于东利徐晓梅姜厚森尚小鹏徐勤王建国
关键词:组织缺损指动脉背侧手外伤
足跟分区与足部皮肤修复方法的研究
陈青李汉秀孙良智孙建民徐世民衣兰凯李忠徐勤
该课题研究足部外伤,特别是合并组织缺损时的修复方法,探讨简便,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提高足部外伤的修复质量,使足的功能和外观达到满意效果,并且使供区损伤最小。1、足跟分区与修复方法的研究:足跟是一个特殊部位,修复质量要求高...
关键词:
关键词:足部皮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