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华玲
- 作品数:10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检察官学院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侵犯商业秘密罪中“重大损失”的认定问题被引量:1
- 2013年
-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极大地破坏了公平诚信的市场竞争秩序。为此,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均加强了对商业秘密的保护。由于侵犯商业秘密罪被立法规制为结果犯,因此"重大损失"作为区分罪与非罪的重要标准,一直备受关注,加上立法和相关司法解释没有对"重大损失"的计算问题予以明确,故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争议较大,影响了对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打击力度。从"重大损失"的地位、内容、计算方法三方面对该问题进行探索,可以对立法和司法有所裨益。
- 杨新京郑思科徐华玲崔立美
- 关键词:结果犯竞争优势
- 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权利观念由“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变,保护公共利益的呼声越来越高。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已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问题,许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讨论,各地的检察机关也都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本文也主要是从国...
- 徐华玲
- 关键词:民事公益诉讼诉权诉讼担当
- 文献传递
-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持卡人”认定--信用卡申领人将信用卡交付他人使用构成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时持卡人认定
- 我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了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并对“恶意透支”进行了解释: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期限。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任不归还的行为。如果信用卡的实际使用人即为信用卡申领人本人,那么持卡人...
- 徐华玲高哲远
- 关键词:信用卡诈骗罪持卡人
-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持卡人”的认定被引量:2
- 2012年
-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中的"持卡人"不仅包括信用卡申领人,也包括实际使用信用卡的人。在信用卡申领人将信用卡交付他人使用的过程中,信用卡申领人和使用人往往能构成利益共同体,其在恶意透支上,可能构成共同犯罪的行为,在此种情况下,应将信用卡申领人和信用卡实际使用人都认定为"持卡人"。
- 徐华玲高哲远
- 关键词:恶意透支信用卡诈骗罪持卡人使用人
- 强迫他人退出拍卖行为如何定性
- 2013年
- 案情简介
2010年4月16日,李某、石某来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某大厦举办的拍卖会现场,根据事先商量好分工,石某负责缴纳竞拍保证金,李某指使数名男子在拍卖会开始前对现场参加竞拍的人员进行语言威胁,阻止他人竞拍。拍卖会开始后因场外有人委托竞拍,李某又带头干扰拍卖会场秩序,辱骂被委托人,并将号牌摔向拍卖师的主持台,致使场外委托人被迫退出竞拍。最后,李某以173万元的低价拍得房屋,并当即在现场转卖,获利20万元,李某分得15万,石某分得5万,两名犯罪嫌疑人后被抓获归案。
- 黄福涛徐华玲
- 关键词:拍卖行为犯罪嫌疑人拍卖会案情简介会场秩序
- 非法集资犯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民间财富迅速增加,百姓的投资意识和欲望强烈,但投资渠道不畅通,因此一些单位和个人利用群众的投资需求,违反国家禁令,不择手段地募集资金,造成非法集资类犯罪时有发生。这类犯罪的危害性不仅表现在给众多受害人造成了财产损失,更重要的是由于它涉面广,影响大,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给社会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因此非法集资类犯罪一直都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立足现有法律,结合典型案例,从实践的角度对非法集资类犯罪的诸多疑难问题进行剖析和总结,可以为有效打击此类犯罪提供参考和指导。
- 孙海泉徐华玲王瑶
- 关键词:非法集资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占有目的单位犯罪
-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若干疑难问题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2009年12月16日"两高"《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确立了推定式认定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的机制,使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案件呈现爆炸式增长,这一现象的出现,在严厉打击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犯罪,维护金融管理秩序的同时,司法界和理论界也在深刻反思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认定中存在的问题。实践中应从合理界定持卡人范围、合理推定行为人非法占有目的、规范催收方式、适当考虑被害人过错因素等角度,对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行为准确定罪量刑。
- 肖中华孙利国徐华玲
- 关键词:恶意透支持卡人非法占有目的催收被害人过错
- 公诉实践视野下被告人举证责任研究
- 我国对刑事被告人举证责任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刑事法律对此规定不很完善,法学理论界争议也很大。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类新型犯罪案件不断增多,对这类案件如若依然坚持由公诉机关负完全举证责任的原则,事必事倍功半,既无效率...
- 徐华玲
- 关键词:刑事被告人举证责任司法实践
- 文献传递
- “两个证据规定”实施中的疑难问题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死刑证据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非法证据规定》")的颁布,进一步丰富了刑事证据规则,统一了实践中的执法尺度,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现行相关法律的粗疏和缺陷。
- 张宁宇刘涛孙傲徐华玲张仁杰张树青
- 关键词:刑事证据规则死刑案件非法证据审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