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可

作品数:11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软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8篇实证
  • 6篇汽车
  • 5篇实证分析
  • 3篇实证研究
  • 2篇中国汽车
  • 2篇品牌汽车
  • 2篇企业
  • 2篇汽车产业
  • 2篇主品牌
  • 2篇自主品牌汽车
  • 2篇技术创新
  • 2篇技术能力
  • 1篇引进型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知识共享
  • 1篇中国汽车出口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企业技术创新...
  • 1篇企业技术能力

机构

  • 11篇清华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11篇徐可
  • 9篇李显君
  • 1篇庞丽
  • 1篇高歌
  • 1篇刘丝雨
  • 1篇董本云
  • 1篇杜鹃
  • 1篇谢南香
  • 1篇马雅非
  • 1篇闫思宇

传媒

  • 2篇中国软科学
  • 1篇汽车工业研究
  • 1篇汽车工程
  • 1篇科研管理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中国科技信息
  • 1篇汽车实用技术
  • 1篇科技和产业

年份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网络智能集中型收集器的研究与实现
徐可
关键词:神经网络经济预测
技术吸收能力差异:中国汽车企业实证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技术吸收能力是后发国家企业创新和提高竞争力的关键,现有文献对不同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的研究较少。以中国汽车产业为例,选取13家典型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差异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存在差异,传统企业平均水平明显低于新兴企业;新兴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强于传统企业且两者差异较大;传统企业潜在技术吸收能力强于新兴企业,但是两者差距不大。拥有雄厚先在知识基础的传统汽车企业技术吸收能力低于新兴企业的主要原因在于,前者在消化和转化环节,投入和努力程度不足。这一论断对Kim的吸收能力模型进行了验证。
孟东晖李显君徐可
关键词:技术吸收能力主成分分析
技术引进型创新:中国汽车企业技术能力的实现机制研究
鉴于主流创新理论还不能对我国汽车企业创新实践做出合理解释,已有文献缺乏对从技术引进到技术能力实现机制的深入系统研究。本研究运用以建立理论为目标的多案例研究方法,结合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及结构方程模型,建立技术引进型创新的理...
徐可
关键词:技术引进技术能力汽车产业
文献传递
价值转移、路径创新与竞争优势——基于中国汽车企业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2
2010年
主流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汽车产业"集体迷失"、"大弱小强"等特殊竞争现象。本文从价值转移和路径创新的新视角,探索企业竞争优势来源及形成机制。在对以往文献梳理基础上,建立了竞争优势理论模型、提出若干假设;采用我国汽车企业大样本调研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式模型(SEM)等定量方法,检验了价值转移和路径创新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价值转移的搜索和预警、路径创新的组合与匹配对企业竞争优势有积极影响,并构成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因子;价值转移的搜索和预警对路径创新方向、方式和强度的正向作用显著;价值转移与路径创新的耦合作用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作为后发国家的中国企业,由于资源和能力的双重约束而必须有效选择创新组合,其前提是建立产业价值转移的搜索预警机制。
李显君庞丽徐可
关键词:竞争优势结构方程模型
中国区域汽车产业竞争力演化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鉴于学术界对中国区域汽车产业竞争力演化的研究还很罕见,本文在竞争优势理论和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区域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来源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我国区域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数学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以我国主要24个汽车产业省、市作为样本,选择1998年和2008年两个时间截面,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总结出不同时间截面上各省、市的汽车产业竞争力演化情况,并分别从我国汽车产业层面、区域政府层面和汽车企业层面提出提升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闫思宇李显君徐可
关键词:汽车产业区域竞争力产业竞争力
我国汽车企业基于模仿的技术能力演化实证分析
2013年
本文在建立我国汽车企业技术能力演化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最近20年来专利数量和结构的分析,探讨了我国汽车企业基于模仿的技术能力演化过程,主要结论是:专利的持续增长,表明我国汽车企业的技术能力有所增强;技术创新过程正在经历一个由偏重于技术模仿向逐渐注重自主创新的转变;在企业技术能力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专利反映出模仿与创新之间存在着动态的相互促进的关系。
徐可李显君
关键词:技术能力模仿汽车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国际比较被引量:1
2013年
本文围绕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现状和如何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展开研究。在已有文献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来源模型,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建立了汽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同时对我国8家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与7家国外汽车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了培养和提高我国汽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刘丝雨李显君徐可
关键词: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对中国汽车出口的影响实证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出口能力是衡量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研究制约我国汽车出口的因素,寻求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途径,对促进产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汽车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多元回归,研究技术创新对我国汽车出口的影响,并对主要乘用车和商用车企业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乘用车企业技术创新人员投入强度和资金投入总量对汽车出口有显著正影响、商用车企业技术创新各项指标对出口均无显著影响的结论。
高歌李显君徐可
关键词:技术创新汽车出口面板数据
我国汽车产业区创新绩效实证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汽车产业区创新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基本结论是:我国汽车产业区可划分为创新低级区、创新初级区、创新中级区和创新高级区4个层次;表现出4大特征:各汽车产业区创新绩效参差不齐,绝大多数区域处在创新的初级阶段;汽车产业区创新依托区内核心大企业,自主品牌整车企业成为创新的主导;新兴产业区系自主创新模式,创新速度较快,投入和产出较高;传统产业区系混合创新模式,创新绩效较为逊色。
李显君董本云徐可
关键词:创新绩效实证分析
汽车产品开发过程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学术界关于新产品开发过程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而针对涉及复杂知识和复杂过程的汽车新产品开发过程的知识共享的专门研究则更为罕见。本文以我国5家汽车企业为研究样本,以组织因素、激励因素和文化因素为自变量,对其如何通过知识传播程度和共享效果来影响知识共享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自我实现和公平对于传播程度存在正相关的影响,团队薪酬则对共享效果存在正相关的影响。
李显君马雅非徐可杜鹃
关键词: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