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正尧
- 作品数:6 被引量:82H指数:3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桃儿七繁殖生物学研究被引量:62
- 1997年
- 以居群为单位研究了桃儿七的繁殖生物学,指出桃儿七为适应分布区内生长季节短暂的环境条件,花各部分的形态在开花前一年就已开始分化,并形成一休眠芽,但大小孢子还尚未进行减数分裂。到了第二年春天气温回升之后,大小孢子方才进行减数分裂,并在减数分裂之后,植株通过茎基部的居间生长将花及叶带出地面。桃儿七在开花时先花后叶。花在露出土面的第二、三天随即开放。虽然桃儿七具有一系列适应干虫煤传粉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征,但同时也具有许多和自花授粉有关的适应机制。桃儿七在开花习性及花部形态上常表现出多态。在自然状况下,桃儿七是一种以自花授粉为主的植物,它的有性生殖良好,每株性成熟植株平均可产生60粒左右的种子,多者可达180粒。由种子萌发长成的植株大约需要5-6年的时间方才性成熟。在一般条件下,桃儿七行有性生殖,但在环境条件良好时,也可通过根茎来进行营养繁殖。桃儿七为二倍体,12条染色体组成6个联锁群,在减数分裂时,交叉发生较少。桃儿七具有较大当前适合度,亦具有一定的进化灵活度。
- 马绍宾徐正尧胡志浩
- 关键词:小檗科桃儿七繁殖繁殖生物学
- 黑节草双受精过程及胚胎发育的研究被引量:3
- 1995年
- 黑节草从传粉到受精约需130d,精子在花粉管中形成,胚囊发育属蓼型胚囊,因反足细胞较早退化.故受精前胚囊多只由卵器和中央细胞组成。精卵核融合时,精核染色质进入卵核后凝集成颗粒状,并在原位与卵核的染色质融合.雌、雄性核仁一直维持至合子的第一次分裂期前.双受精作用正常,属于有丝分裂前配子融合类型.初生胚乳核发生2—3次分裂后逐渐退化消失,胚的发育局限于球形胚阶段.
- 徐正尧杨彩云杨貌仙
- 关键词:黑节草双受精胚胎发育兰科
- 几种豆类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影响因素的研究
- 1993年
- 本文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多种因子对蚕豆、豌豆和菜豆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2.4—D的诱导效果优于NAA,最适的2,4—D浓度为2mg/L.6—BA对诱导菜豆胚胎发生有抑制作用,而L—谷氨酰胺对菜豆的体细胞胚胎发生有促进作用.光照条件有利于胚胎发生;接种方式对诱导率影响很大,当幼子叶的上表皮与培养基接触时,不能诱导胚胎发生.作为外植体的幼胚,其各部分的分化程度有明显差异,下胚轴最易脱分化,子叶次之,其余部分很难脱分化.
- 徐正尧杨彩云叶其刚
- 关键词:蚕豆菜豆体细胞胚胎发生
- 桃儿七传粉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进化上的意义被引量:35
- 1997年
- 对分布于云南中甸县不同居群的桃儿七进行了传粉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如下:①首次发现其具有一种适应于自花授粉的传粉机制。即在花尚未开放或刚开放时,雌蕊呈直立状,而一旦花完全开放时,子房柄会发生弯曲,以致整个雌蕊靠向某一花药,从而使柱头与花药贴合实现传粉;当完成传粉后,雌蕊又重新直立,此时受精作用也随之完成。整个传粉、受精过程仅需4~6h。②其生殖节律快,有效率高。从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开始到双受精结束只需4~6d。自然居群中结果率几乎达100%,结籽率达97.32%。③桃儿七是一个种内分化强烈、在表型及生态适应上均表现出多样性的物种,具有较大的当前适合度。
- 徐正尧马绍宾胡昌平杨彩云胡志浩
- 关键词:桃儿七小檗科传粉生物学进化
- 黑节草大孢子发生及雌配子体发育研究被引量:2
- 1994年
- 胚珠具内外珠被,珠心仅1~2层细胞。孢原细胞起源于珠心表层下,其不经分裂直接转化为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正常,形成的四个大孢子纵行排列,其中只有合点端的一个能继续发育,此大孢子连续进行3次有丝分裂,其中后2次分裂有很高的同步性。胚囊属于典型的蓼型胚囊。极核在受精前多融合形成次生核。反足细胞位于合点端或稍靠中央,有退化趋势,到受精前已基本消失。
- 徐正尧杨彩云杨貌仙
- 关键词:黑节草大孢子雌配子体
- 黑节草雄配子体形成的超微结构研究被引量:1
- 1993年
- 四分体内各小孢子之间具有发达的胞质通道可见各种细胞器穿过此通道,初期的生殖细胞和营养细胞的细胞质中的细胞器没有明显差异,但在以后发育中,生殖细胞和营养细胞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生殖细胞中始终未发现质体,其它细胞器不仅数量少,而且体积小,结构简单。与此相反,营养细胞内各种细胞器明显增多,而且体积大,结构发达,质体内可见有淀粉的沉积,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营养细胞中发现一种结构较特殊的质体,这一现象在其它植物中尚未见报道过。
- 徐正尧杨貌仙杨彩云
- 关键词:黑节草雄配子体超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