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淑升

作品数:10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4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生态
  • 2篇生态修复
  • 1篇督查
  • 1篇督察
  • 1篇信息系统
  • 1篇游船
  • 1篇游船旅游
  • 1篇人事
  • 1篇人事信息
  • 1篇社会资金
  • 1篇生态保护
  • 1篇生态产品
  • 1篇生态文明
  • 1篇生态文明建设
  • 1篇塑料
  • 1篇破解
  • 1篇中央财政
  • 1篇文明建设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物

机构

  • 10篇国家海洋局
  • 1篇自然资源部海...
  • 1篇国家海洋局南...

作者

  • 10篇徐淑升
  • 3篇田海涛
  • 3篇张保学
  • 3篇贾后磊
  • 2篇谢素美
  • 1篇倪志鑫
  • 1篇黄华梅
  • 1篇谢健
  • 1篇郑兆勇
  • 1篇黄毅
  • 1篇罗艳
  • 1篇李宁

传媒

  • 5篇海洋开发与管...
  • 2篇人力资源管理
  • 1篇海洋信息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旅游纵览(下...

年份

  • 2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京杭大运河游船旅游发展设想
2018年
本文基于京杭大运河的带状旅游和历史文化旅游的独特特点,从京杭大运河游船旅游的视角分析了大运河游船旅游的开发前景,并对比了国内外运河游船旅游开发的经验。最后,本文从游船改进、规划落实、运河生态环保、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舆论宣传等方面提出了京杭大运河游船旅游开发的建议。
徐淑升李宁田海涛
关键词:游船旅游旅游开发京杭大运河旅游总体规划
“互联网+”督查与“现场督查”的结合应用——以海洋系统人事信息系统建设督查为例
2017年
本文以海洋系统人事信息系统建设督查为例,探讨了"互联网+"督查与"现场督查"的结合应用。实践证明"互联网+"督察与现场督察的结合应用,充分发挥了"互联网+"督察与现场督察的各自的优势,对提高海洋系统人事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徐淑升田海涛黄毅
关键词:现场督察互联网督查人事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广东省为例被引量:1
2021年
文章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时空尺度分析和分类基础上,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发展态势和前景,提出广东省应深入加强党建与生态修复业务工作的高度融合、全面提高国土空间资源利用效率、做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马赛克拼图”、加强标准规范的制定和宣贯、建立生态修复案例数据库、破解生态修复与价值实现、生态产品供给与需求两对矛盾、率先建立生态修复基金、优化生态修复职能部门工作机制的建议。
徐淑升贾后磊谢素美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考核管理信息系统在干部考核中的应用和探讨
2017年
近年来考核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核中逐渐得到应用,本文以一款考核管理系统软件为例,结合海洋工作特点,对考核管理系统软件在干部考核中的作用做了尝试,结果发现:通过自动化考核测评系统可以使考核的效率、精确度大幅提高。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田海涛徐淑升
关键词:干部绩效
“生态银行”对海洋生态修复和价值实现的启示——建立“红树林生态银行”的构想被引量:8
2021年
为促进海洋生态修复和价值实现的协调发展,文章分析我国海洋生态修复和价值实现之间的关系及其面临的主要困境,根据福建省南平市"生态银行"的探索实践及其启示,以红树林生态系统为例,提出海洋生态修复和价值实现协同发展的方案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海洋生态修复存在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问题,海洋生态价值实现存在家底绘制、权责主体界定、确权内容和方法、产权交易的实现方式以及监管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借鉴"生态银行"对生态资源资产"分散化输入、集中式输出"的理念以及打造生态资源权益资本化运作平台的方法,应实现生态修复与生态价值的和谐统一,偏重于通过生态修复提高生态产品供给侧升级,从而实现生态价值;将红树林生态修复与高效工厂化海水养殖相结合,提高生态资源利用效率,开展"红树林生态银行"资产运作,实现红树林生态修复和价值实现的和谐统一。
徐淑升赵东蕾谢敬谦张保学
关键词:生态修复红树林
从政策、资金和技术三者关系探讨破解海洋生态修复难题被引量:3
2021年
为支撑海洋生态修复决策,推动海洋生态修复产业发展,文章分析当前我国海洋生态修复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海洋生态修复主要面临政策、资金和技术3个方面的问题,三者不是互相促进而是互相交织和抑制的关系;建议发挥我国体制优势,以政策为切入口,设立“细水长流”式海洋生态修复基金,以金融助力海洋生态修复,注重与银行贷款等政策的结合,与金融机构的要求衔接,发挥海洋生态修复基金的杠杆作用,用政策红利吸引社会资金,借鉴已有的“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和“两项指标”等模式,设置修复效果的阶段性目标和最终目标,加强新技术的扶持和示范推广,充分发挥利益相关者的作用。
徐淑升郑兆勇陆遥张保学
关键词:社会资金公众参与
海洋生态修复项目监管的现状、问题与建议被引量:4
2022年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投入大量资金开展海洋生态修复项目,但项目监管机制仍不健全,因此研究当下海洋生态修复项目监管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相关政策和实施内容的演变为依据,总结我国海洋生态修复项目的发展阶段;针对海洋生态修复项目存在的资金来源和使用方式较单一、利益相关者参与度不高、项目管理没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指导、缺乏可参照的工程监管模式以及竣工管理技术要求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主要包括探索中央和地方生态修复共同受益的机制,根据区域整体性生态修复规划实施“马赛克拼图”式修复,扩展生态修复项目的资金来源和管理方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参考已有的监管要求和标准,细化中央资金支持生态修复项目的调整程序、审批权限和责任,严格项目进度安排,预留充足的时间开展后期评估并建立长期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划定项目的“及格线”和“优秀线”,提高利益相关者参与度。
徐淑升严淑青谢素美贾后磊
关键词:生态保护中央财政
民生保障服务领域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实现路径研究——以海洋观测监测数据为例被引量:1
2021年
政府数据是数据开放共享与合作的关键,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出优先推动海洋等民生保障服务相关领域的政府数据集向社会开放。2018年机构改革后,原有的海洋观测监测体系变动较大,探讨做好新时代海洋观测监测数据的开放共享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国内外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合作模式、海洋数据开放共享的开展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我国海洋观测监测数据获取能力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层级式合作与平行式合作、专兼职信息数据管理人员(CIO)、数据生产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公众参与等方面的建议。
徐淑升黄华梅贾后磊
微小污染物的监测和管控——以海洋微塑料为例
2022年
文章在总结微塑料、可吸入颗粒物以及有潜在危害的微小物质特征的基础上,将其统归为微小污染物,分析微小污染物危害和污染的机制、监测、防控政策、认知历程的相似之处。以海洋微塑料监测为例,分析海洋微塑料的产生和影响机制,提出:建立微小污染物监测研究体系;开展微小污染物对生态系统影响的评估;建立前瞻性和长效支撑机制等管控建议。
徐淑升武江越倪志鑫赵东蕾张保学
关键词:可吸入颗粒物
重视无人机系统在海洋工作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11年
海上航空技术是海洋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文章在跟踪国内外海上无人机技术发展水平、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无人机在海洋工作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为我国利用海上无人机技术开发与管理海洋提供技术支撑和情报支持。
罗艳谢健徐淑升
关键词:无人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