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霞

作品数:5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护理
  • 2篇PICC
  • 1篇导管
  • 1篇导管插入
  • 1篇导管插入术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心梗
  • 1篇心梗患者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循证
  • 1篇循证护理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置管
  • 1篇置管术
  • 1篇置入中心静脉...
  • 1篇治疗术
  • 1篇体外

机构

  • 4篇东南大学

作者

  • 4篇徐霞
  • 2篇李青荷
  • 1篇王东平
  • 1篇李学美
  • 1篇陈立萍
  • 1篇王娟
  • 1篇吴丽华
  • 1篇沈晓洁
  • 1篇李巧芳

传媒

  • 1篇江苏医药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改良PICC导管长度体外预测量方法的效果被引量:21
2010年
目的探讨改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长度体外预测量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某院需行PICC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的体外测量法,即患者平卧位,外展手臂45°,采用从穿刺点至肩峰再由肩峰至右侧锁骨头的体外测量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体外测量法,即患者平卧位,外展手臂90°,采用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反折至第三肋间的体外测量法。比较两种体外测量方法的偏差率及不同测量方法对PICC置管位置的影响。结果应用改良法测量的偏差次数较少,观察组的偏差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7%vs41.7%,χ2=5.55,P<0.05)。观察组患者PICC导管末端位置的准确率(95%)高于对照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9,P<0.05)。结论改良的PICC体外测量方法可降低PICC置管体外预测量的客观和主观误差,有效提高PICC管置入上腔静脉的准确率,提高置管的准确性及安全性。
徐霞王娟沈晓洁王东平李青荷李巧芳
关键词: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体外测量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护理干预提高肿瘤患者PICC置管术的依从性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肿瘤患者对经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置管术)的依从性。方法对237例无禁忌证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寻找影响PICC置管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237例中,46例患者拒绝PICC置管术。其主要原因有:担心经济承受能力有限;担心长期携管会给生活带来不便;担心出院后的管道维护;担心置管技术不成熟等。实施护理干预后置管率由实施护理干预前2007年的4.55%上升到2008年的34.18%。结论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明显提高基层医院肿瘤患者对PICC置管术的依从性。
李青荷陈立萍徐霞
关键词:肿瘤患者PICC依从性护理干预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梗患者直接PCI术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梗患者直接PCI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急性心梗行直接PCI术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0年7月至2014年1月期间,使用数字抽签法将这112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李学美徐霞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路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疗效评价
循证护理在持续输注5-氟脲嘧啶并发症中的实践
2009年
2008年8月~2009年5月收治应用持续输注5-氟脲嘧啶化疗患者80例,男48例,女32例,年龄35~76岁,平均56.3岁,其中食管癌37例,胃癌28例,肠癌13例,鼻咽癌2例。随机选择69例归档病例做为对照组,对照组病例既往曾接受过微量泵持续输注5-氟脲嘧啶治疗,其中食管癌9例,胃癌15例,肠癌50例。
徐霞吴丽华
关键词:5-氟脲嘧啶持续输注微量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