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黎莎

作品数:16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超声
  • 5篇心动图
  • 5篇超声心动图
  • 4篇阻塞性
  • 4篇慢性
  • 4篇慢性阻塞性
  • 4篇TEI指数
  • 4篇病患
  • 3篇右心
  • 3篇双腔
  • 3篇穿刺
  • 2篇导管
  • 2篇动脉
  • 2篇胸腔
  • 2篇胸腔闭式
  • 2篇胸腔闭式引流
  • 2篇胸腔闭式引流...
  • 2篇引流
  • 2篇引流管
  • 2篇针芯

机构

  • 11篇上海市肺科医...
  • 6篇同济大学附属...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15篇徐黎莎
  • 8篇浦江
  • 6篇陈宏伟
  • 5篇施林妹
  • 5篇王建平
  • 4篇罗本芳
  • 4篇王茵
  • 3篇杨文兰
  • 3篇黄娟
  • 2篇梅琪
  • 2篇冯肖媛
  • 2篇陶巨蔚
  • 2篇范琳
  • 2篇赵玉华
  • 2篇高蓓兰
  • 1篇宋炯
  • 1篇易祥华
  • 1篇芮炜玮
  • 1篇朱旭友
  • 1篇张宗梅

传媒

  • 4篇上海医学影像
  • 2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肿瘤影像学
  • 1篇首届长三角超...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3
  • 1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心动图诊断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急性肺栓塞的价值。方法对63例临床诊断为急性肺栓塞的患者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与CT各参数比较;并将肺动脉高压患者分为3组,进行组间分析。结果超声心动图发现右房内血栓1例,主肺动脉干或左右肺动脉血栓3例,右心腔增大38例,肺动脉增宽33例,右室壁运动异常19例,肺动脉高压45例,肺动脉血流流速曲线异常19例。CT发现右房内血栓及肺动脉内血栓7例,右心系统形态改变及肺动脉高压例数均低于超声心动图。3组肺动脉高压患者随肺动脉收缩压(SPAP)升高,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DD)与主肺动脉内径明显增大(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简便易行,对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徐黎莎浦江陶巨蔚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急性肺栓塞计算机断层扫描
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组织检查对胸膜结核瘤的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组织检查对胸膜结核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入院且临床拟诊胸膜结核瘤的患者87例。所有患者均行超声造影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组织检查,标本进行病理、抗酸杆菌涂片培养和结核分枝杆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超声造影结果、最终诊断阳性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87例患者取材成功率为100%,确诊结核病70例、恶性肿瘤7例、其他感染4例,未得到阳性结果的6例患者经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及胸腔镜活组织检查确诊为结核病5例、胸膜间皮瘤1例。87例患者中最终确诊为结核病者75例,其中直接通过超声造影引导下活组织检查确诊70例(93.33%)。超声造影病灶增强强度是胸膜结核瘤与恶性肿瘤的重要鉴别点,胸膜结核瘤以低增强为主(66/75),恶性肿瘤多为高增强(4/7)。5例患者在穿刺过程中发生出血和(或)咯血,3例发生胸膜反应,对症处理后均缓解。结论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组织检查对胸膜结核瘤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价值,阳性率高、创伤小、重复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孙雯雯王茵朱惠铭毕珂徐黎莎
关键词:超声造影检查穿刺术活组织检查胸膜结核瘤
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右室舒张功能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使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uantitative tissue velocity imaging,QTVI)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右室舒张功能。方法 COPD(缓解期)患者39例,按FEV1/FVC及FEV1/pre%分为轻度(I组)、中度(II组)、重度(III组)各13例。正常对照组20例。所有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QTVI检查,并测量右室游离壁舒张期厚度(RVDT)、右室舒张期横径(RVDD)、主肺动脉内径(MPA)、三尖瓣下舒张血流充盈E/A比值、肺动脉收缩压(SPAP)、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取其平均值,并依据公式计算心肌运动指数(MPI)。所有测值与20例正常人各项超声指标对比分析。结果常规超声心动图显示COPD各组RVDT、RVDD、MPA增大,三尖瓣下舒张血流E/A比值降低,肺动脉收缩压不同程度增高。QTVI显示COPD各组三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降低、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增高,等容收缩时间和等容舒张时间延长,射血时间缩短,MPI指数升高,且MPI与FEV1/pre%存在相关性(r=-0.74,P<0.01)。结论 QTVI技术可以定量检测不同程度COPD患者右心舒张功能,并提供诊断信息。
浦江徐黎莎杨文兰黄娟施林妹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右室舒张功能
肺栓塞的超声诊断价值探讨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肺栓塞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将CT肺动脉血管造影(CTPA)诊断为肺栓塞的15例患者,行心脏、胸腔、四肢静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所有病例超声未发现肺栓塞的直接征象;但可发现一些间接征象如:6例发现右心增大,少~大量三尖瓣反流,肺动脉压升高;7例发现肺动脉血流流速曲线上的RPEP/RVET比值升高>0.30;2例发现肺部梗塞区;6例发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5例发现下肢静脉血流淤滞.结论超声发现肺栓塞直接征象的几率较低,不能作为确诊肺栓塞的主要检查方法.但超声能发现一些肺栓塞的间接征象,对临床的诊断、治疗和观察疗效有重要意义.
王建平赵玉华浦江高蓓兰徐黎莎
关键词:肺栓塞超声诊断肺动脉压三尖瓣反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右室Tei指数研究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Tei指数在气道阻塞程度不同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右室功能中的研究。方法:COPD(缓解期)患者48例,按FEV1/FVC及FEV1/pre%分为气道阻塞轻度、中度、重度三组。正常对照组50...
浦江王建平徐黎莎杨文兰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TEI指数肺功能指标
一种超声显像的双腔胸腔闭式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声显像的双腔胸腔闭式引流管,引流管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由分隔板分为气体腔和液体腔两部分,所述分隔板与所述外壳体的远端部分连接从而使所述气体腔一端为盲端,另一端为气体口;所述液体腔两端开口,液体口位于...
王茵毕珂夏德萌范琳余梦昕武楷文汤春红张怡沈梦君丛阳朱惠铭陈宏伟舒霁欣徐黎莎马倩袁静
文献传递
组织多普勒成像Tei指数评价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右心功能的价值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Tei指数在评价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右心功能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具有肺动脉高压(PAH)的IPF患者21例,根据PAH的程度分为轻度(IPF-Ⅰ组,7例)、中度(IPF-Ⅱ组,8例)和重度(IPF-Ⅲ,6例)3组,采用TDI技术测量各组患者右房横径、右室横径、右室前壁厚度、主肺动脉内径、肺动脉收缩压,获取右室游离壁三尖瓣环位点的频谱图,计算右室Tei指数,与对照组21例(健康成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右室Tei指数在对照组、IPF-Ⅰ、Ⅱ、Ⅲ组依次增高,分别为0.27±0.11、0.37±0.10、0.54±0.13和0.70±0.14;IPF各组右室Tei指数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IPF患者由于纤维化和肺动脉高压使右心功能受损,右室Tei指数能有效评价其右心功能状况。
罗本芳陶巨蔚易祥华浦江徐黎莎施林妹芮炜玮方霞张宗梅朱旭友
关键词: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EI指数右心功能
Cresent双腔ECMO静脉插管在肺移植围术期应用2例
2023年
一次性使用心肺转流系统双腔静脉插管(国械注进:20213100407,Crescent双腔颈静脉ECMO插管)是一种用于ECMO的长效双腔静脉插管。2018年在美国上市;并于2021年10月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复,是中国首根获批的长效双腔ECMO插管。双腔静脉插管产品及插管技术已在国外经过20多年的发展,广泛应用于VV-ECMO疗法中。本文报道Cresent双腔ECMO静脉插管在2例围手术期肺移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经验。
李玉萍宋炯徐黎莎沈下贤张黎陈昶
关键词:肺移植静脉插管插管技术ECMO双腔
肺动脉收缩压超声心动图估测结果校正方法研究
2018年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 PASP)估测结果的校正方法,使其估值更接近于金标准。方法连续选取肺动脉高压患者120例,按时间顺序平均分为回顾组与前瞻组,回顾组采用三尖瓣反流压差+估测右房压的方法估测PASP,并计算其与右心导管测压的差值,以差值为依据,将患者分为5个小组,分别取各小组差值平均数的整数部分作为校正常数。再测量右心房左右径、右心室舒张末期左右径、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三尖瓣环收缩期S波峰值、主肺动脉内径,分别在各小组间对以上参数进行t检验,选取明显差异指标作为前瞻组分组标准。前瞻组以该标准分为5个小组,并将各组校正常数与传统肺动脉收缩压估测值相加得到校正结果,再将传统估测结果与校正结果比较,评价校正方法的可行性。结果由回顾组得到校正常数分别为28、14、0、-15、-29,前瞻组的分组标准为:B1(≤1.65 cm)、B2(1.65~1.75 cm)、B3(1.75~1.81 cm)、B4(1.81~1.89 cm)、B5(〉1.89 cm)。前瞻组结果经校正后准确率显著升高。结论本研究提出的校正方法显著提高了肺动脉收缩压估测值的准确性,方法简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徐黎莎毕珂张怡王茵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右心导管肺动脉高压数据校正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右室Tei指数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2
2008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右室Tei指数与肺功能指标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4例临床症状轻重程度不同的COPD患者,将这些病例经超声心动图测得的右室Tei指数分别与其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一氧化碳弥散度与预计值比值(DLCO/P)、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14例COPD患者的右室Tei指数与FEV1/FVC呈高度负相关,r=-0.851,p<0.001;与DLCO/P呈中度负相关,r=-0.638,p<0.05;与PaCO2呈中度正相关,r=0.703,p<0.01,与PaO2的相关关系不明显,r=-0.345,p>0.05。结论COPD患者的心功能受损与肺功能受损存在相关性。右室Tei指数是反映右心功能较敏感的指标。
王建平浦江杨文兰徐黎莎黄娟梅琪冯肖媛罗本芳施林妹陈宏伟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超声心动图TEI指数肺功能指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