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乃岩
- 作品数:90 被引量:120H指数:5
- 供职机构:吉林建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考虑建筑房间内导热辐射与自然对流耦合时外围护结构对对流换热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1年
- 对具有导热和表面辐射换热相互耦合的建筑房间内的自然对流进行了数值研究。计算采用层流模型,为SIMPLE算法,QUICK差分格式。计算结果表明,辐射参与换热对流动将产生显著影响,会使房间内形成二次涡流。在自然对流的房间内,辐射换热比对流换热更占主导地位。当具有外围护结构时,导热效应使总对流换热有所增长(曲线的初始部分),但当导热系数比超过一定值时(kr≥10),再增加固体的导热性能,对房间内的流动和换热的影响就不明显了。从数值上证实了在实际建筑环境中,只要外围护结构的厚度达到一定数值就可达到隔热保温的要求。再增加厚度并不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 战乃岩徐沛巍
- 关键词:自然对流外围护结构
- 小型电子设备自然对流散热的研究现状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本文以电子元件冷却散热的节能研究为背景,通过对比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小型电子设备散热中自然对流换热问题的发展现状,并对其散热特性进行分析,得出各自优劣所在,并加以借鉴.自然对流换热具有能耗低噪声小等优点,应用在小型电子设备散热中,可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延长使用寿命,节约能源,为高科技产品的研发做出不断的完善.
- 王春青王迪战乃岩
- 关键词:自然对流散热节能
- 多热源耦合的电子设备散热机理研究
- 2018年
- 电子设备散热问题由于其高的关注率而被广泛研究,国内外研究学者在各自领域对其进行了分析讨论,就前人的分析基础上提 出本人有关于多热源耦合的电子设备散热的研究发展方向。
- 王鹏雪丁鹭林明旭易秀战乃岩
- 关键词:散热电子设备
- 灌木与乔木联合作用对街谷污染物分布影响被引量:8
- 2020年
- 汽车尾气所形成的空气污染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世界性难题,而城市绿色植被影响不可忽略。为探究高大乔木与低矮灌木的联合作用对街谷污染物分布的影响,文章利用ENVI-met三维模型对5种不同植被布局在180°和225°2种风向下对街谷污染物的分布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植被的存在会降低街谷内风速,街谷涡流作用下使背风侧污染物浓度增加,明显高于迎风侧,加剧了街谷污染程度。(2)乔木与灌木的配置方式对于街谷污染物分布影响较大。乔木与灌木等距连续、等距不连续2种排列方式通过不同机理缓解了街谷污染程度;而乔木与灌木等距不连续的排列方式对污染物的限制作用和输送作用均有限,导致污染物浓度增加,加剧了污染程度。
- 战乃岩吕广李晓莉张帅
- 关键词:街道峡谷绿色植被污染物浓度
- 项目学习模式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该研究揭示在"电子商务项目设计实践"主题中,基于项目学习模型的七个步骤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该模型的七个步骤已通过吉林省教育学院实践验证。七个步骤包括:(1)制定预期的学习成果;(2)理解教材的概念;(3)技能培训;(4)设计项目主题;(5)提出项目建议;(6)执行项目任务;(7)项目报告。实践表明,执行七个步骤的项目学习,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生产能力"。
- 徐沛巍战乃岩
- 关键词:高职
- 开口腔内导热辐射与自然对流耦合换热
- 本文对具有导热和表面辐射换热相互耦合的水平开口腔方腔内的自然对流进行了数值研究。计算采用层流模型,SIMPLE算法,QUICK差分格式。计算参数范围为:Prandtl数为0.7;固体厚度比为 0.2;导热系数比从0 到1...
- 王治云杨茉战乃岩张翠珍
- 关键词:自然对流辐射换热耦合传热
- 文献传递
- 小空间热源群绕体自然对流传热及三维特性被引量:5
- 2015年
- 以小型电子设备散热技术为背景,通过运用具有QUICK差分格式的SIMPLE算法,借助FORTAN语言,对小空间热源群绕体自然对流进行三维仿真模拟,分析研究腔体几何尺寸,热源几何尺寸、位置、数量等因子对换热的影响及三维特性.结果表明:随着腔体长高比率增加,换热效果先增强再减弱,高温热源的影响范围具有区域性,其范围主要集中在水平方向4倍热源宽度,垂直方向2倍热源高度;随着热源几何尺寸的增加,换热逐渐加强;当热源位置由边缘逐渐移动到中心,换热逐渐加强.在中间散热效果最好,位于边缘散热效果较差;在小Rayleigh数时,无论边界条件如何变化,方形空间的换热效果均较好;在高温热源的主要影响范围内,研究三维问题可用二维模型代替.
- 战乃岩李灿梁润昌王治云
- 关键词:小空间传热
- 城市复杂建筑布局对街区交通污染物扩散的影响研究
- 2021年
- 采用CF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三维城市建筑模型,研究城市建筑布局在距地面1.5 m高度时,该复杂建筑街区交通污染物的扩散影响情况。结果发现:距地面1.5 m高度处污染物聚集较多,浓度较高,每条街区内的污染物浓度呈连续线状分布,影响过往行人的身体健康。
- 李顺李晓莉吴思洁高航战乃岩
- 关键词:街区污染物扩散
- 底部加热长方体腔内空气自然对流的稳定结构及三维特性的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采用具有QUICK差分格式的SIMPLE算法对底部加热长方体腔内空气的自然对流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数值计算.1)当四周壁面绝热时,腔内流体形成平行于短轴方向的多个长条状涡卷,而平行于长轴方向没有形成涡卷.当Rayleigh数较小时,腔内流动表现出明显的二维特性,沿短轴各个截面的涡卷流动基本一致,三维模型平行于短轴的各截面平均Nusselt数除了边壁处差别较大,中间大部分区域均与二维模型平均Nusselt数比较接近,腔内的空气流动在长轴方向除了边壁附近差别较大,中间大部分区域均呈现明显的二维特性,二维与三维模型计算结果一致,且与实验结果吻合.随着Rayleigh数的增加,涡卷数量与形状都会发生改变,在腔内出现多边形的涡卷,腔内的流动表现出明显的三维特性,此时采用三维模型才能取得与实验一致的计算结果.2)侧壁绝热或者传热量较小时,长高比为16时,三维模型计算得到与实验一致的结果,形成平行于短轴的10个长条状涡卷.当侧壁面有传热时,方腔内流动形成了平行于长轴方向的涡卷,并且热流方向相反时涡卷的旋转方向也相反.3)底部加热长方体腔内空气的自然对流换热,低Rayleigh数时流动和换热处于稳态,当Rayleigh数超过某一临界值时,流动和换热就会发生非线性振荡.随着Rayleigh数的增加,流动的情况基本分成四个区域:稳定区域、单倍周期区域、多倍周期区域和混沌区域.
- 战乃岩徐沛巍孙世梅吕春萍杨茉
- 关键词:非线性分岔
- 底部加热的三维长方体腔内自然对流的振荡与分岔的研究
- 本文采用具有QUICK差分格式的SIMPLE算法对底部加热三维封闭长方体腔内空气的自然对流进行了数值计算,根据计算结果,探讨了方腔内流体流动与换热的静态分岔与振荡情况以及边界条件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固定的几何尺寸和不...
- 战乃岩杨茉
- 关键词:自然对流静态分岔振荡SIMPLE算法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