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房莉杰

作品数:48 被引量:399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经济管理
  • 16篇医药卫生
  • 10篇政治法律
  • 8篇社会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医改
  • 9篇农村
  • 7篇人口
  • 7篇社会政策
  • 5篇照护
  • 5篇健康
  • 5篇福利
  • 4篇新医改
  • 4篇养老
  • 4篇医患
  • 4篇医疗救助
  • 4篇医药
  • 4篇医药体制
  • 4篇医药体制改革
  • 4篇社会
  • 4篇社会治理
  • 4篇救助
  • 4篇长期照护
  • 3篇新型农村合作
  • 3篇新型农村合作...

机构

  • 32篇中国社会科学...
  • 5篇中国人民大学
  • 5篇中国社会科学...
  • 5篇北京市社会科...
  • 2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卫生部卫生经...
  • 1篇肯特大学
  • 1篇萨塞克斯大学

作者

  • 48篇房莉杰
  • 1篇邱晓庆
  • 1篇洪大用
  • 1篇吕鹏
  • 1篇梁小云
  • 1篇金承刚
  • 1篇刘佳燕
  • 1篇杨维
  • 1篇张琳

传媒

  • 3篇中国卫生经济
  • 3篇社会学研究
  • 3篇中国医院院长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北京行政学院...
  • 2篇中国发展观察
  • 2篇社会建设
  • 2篇社会发展研究
  • 2篇社会政策研究
  • 1篇调研世界
  • 1篇新华月报
  • 1篇人口学刊
  • 1篇河北学刊
  • 1篇学海
  • 1篇群言
  • 1篇决策探索
  • 1篇甘肃理论学刊
  • 1篇北京规划建设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民政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半乡土社会的医患互动:以抗生素使用为例的研究
从帕森斯开始,西方医学社会学关于医患关系已经有很多成熟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关注的都是现代医学和现代(后现代)社会的背景下发生的西方医患,就中国的情况而言,尤其中国农村社会,并不具备西方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因此这种"半乡土...
房莉杰
关键词:医患关系抗生素使用
文献传递
投资于未来:我国儿童健康政策述评被引量:2
2020年
本文以“健康风险-卫生政策”为分析思路,梳理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阶段儿童健康风险与政策应对。计划经济时期,儿童健康受制于恶劣的自然环境、低下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落后的医疗技术条件,其效应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强大的资源动员能力,以及运动式的环境改造方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市场化改革,改变了健康风险,也产生了健康的经济风险和健康不平等。儿童健康问题并不是单纯的医疗领域的问题,而需要综合性手段予以应对,需要多部门的配合。
房莉杰
关键词:妇幼保健
理解“新医改”的困境:“十二五”医改回顾被引量:37
2016年
尽管医改的目标和方向都值得肯定,而其实现逻辑也貌似合理,然而从实践情况来看,"十二五"医改目标不仅没有实现,而且在某些方面甚至存在倒退。其根本原因在于改革之初在缓解"看病贵"和"看病难"的两项改革思路上,均开错了基本"处方"。即"基层医疗机构改革"和"基本药物制度"是目前改革陷入困境的基础性原因。
房莉杰
关键词:医改药品价格改革
长期照护筹资模式:OECD国家的经验与中国三城市的实践被引量:19
2016年
结合OECD国家的长期照护公共筹资模式,以及对这些模式的评估研究,本文以我国三个城市的制度创新为案例,分析和评估了城市的长期照护筹资方式及政策效果。我国的长期照护筹资正在从以"能力建设"为目的的供方补贴为主,过渡到以需方筹资为主。本文认为,长期照护筹资的创新实践建立在原有的民政系统的老年福利和医保部门的医疗保险基础上,因此我国最适合建立"混合型长期照护筹资模式"。从政策效果评估来看,要实现这一模式,既需要医疗保险和服务救济补贴两项筹资方式的各自完善,也需要对二者进行整合。
房莉杰杨维
建立混合型长期照护筹资制度 促进养老服务的公平可及被引量:1
2016年
引言在当前中国,面对3300万失能人口,家庭无论在资源和服务能力上都不足以承担长期照护的责任,"社会化养老"已成为社会共识,国内无论学界还是政策实践领域,都认为政府应该承担长期照护的部分筹资责任。正因如此,针对失能老年人的"长期照护"从过去笼统的"养老"概念中脱离出来,作为一项独立制度受到关注。
房莉杰
关键词:社会化养老筹资模式社会共识需方
中国新医改十年:从社会维度加以观察被引量:13
2018年
最近,《我不是药神》热映,引发全社会对仿制药政策和卫生政策的高度关注。简单来说,《我不是药神》讲的是药物,或者说医疗卫生资源的可及性[1]问题,这是卫生政策存在的直接原因。正因如此,中国2009年启动的新医改的目标就是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尽管卫生政策的存在是为了满足个体的健康需求,但是其干预的结果却不仅仅是个人健康。从医疗和社会的角度看,实际上在卫生政策出现之前就有医疗行为,以及围绕医疗行为形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比如医患关系和健康不平等。
房莉杰
关键词:社会维度医改医疗卫生资源卫生政策
老年健康服务的东亚模式--日韩老年健康服务及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韩国、中国同处于东亚,在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上具有较强相似性;与此同时,三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呈现梯度,上述两点共同决定了中国在参考国际经验时,应该特别关注日韩的'东亚模式'。本文简要介绍了日韩在应对老龄化过程中的...
房莉杰
关键词:老龄化社会家庭照护预防保健
文献传递
医疗救助 构筑农村流动人口医疗保障安全网被引量:3
2006年
众所周知,农村流动人口存在一定的医疗服务需求,但目前远远无法满足。除了因他们收入较低外,缺乏必要的医疗保障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首先,建立农村流动人口医疗保障制度的地区仅限于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少数城市,而大部分拥有大量农村流动人口的城市在这一方面仍无所作为;其次,即使在已经建立流动人口医疗保障制度的城市,其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亦较低,远无法和同地区的城市人口相比。
房莉杰张琳
关键词:农村流动人口医疗保障制度医疗救助安全网城市人口医疗服务需求
理解我国现阶段的长期照护政策被引量:9
2015年
以全面了解目前中国的长期照护政策,从制度发展的角度理解其处境、问题及未来趋势为研究目的,回顾了主要相关文献、政府政策文件,并对全国统计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长期照护产生和发展背景是需求迅速增加,且原有服务能力不足,因此我国长期照护政策是从服务机构"能力建设"起步。发展至今,一方面服务数量增加、内容丰富、形成多元提供的格局;另一方面,很多服务需求仍没有得到释放,公平性差,服务机构的持续发展也存在隐患。问题的根源在于空有能力建设,而制度建设不足,尤其是筹资制度。
房莉杰
关键词:长期照护
我国城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研究被引量:19
2007年
城乡贫困人口虽然都存在医疗保障覆盖率低、卫生服务利用不足的现象,但其制度根源却不同。城市医疗保障制度的主要问题在于虽有医疗保障制度,但是保障资源在各个收入层间分配不公平,向中高收入层倾斜,贫困人口从中获益的可能性较小;农村医疗保障的主要问题在于近几年农村医疗保障的制度建设刚刚开始,过去长久以来农村几乎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大多数农民一直处于无保障状态,因病致贫比率较高。今后城市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重点在于提高公平性,满足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需求;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重点在于搭建制度框架,使医疗保障覆盖大多数农村居民,防止因病致贫。
房莉杰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