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慧
- 作品数:107 被引量:658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松辽盆地上古生界深层系展布特征--来自综合地球物理资料的依据被引量:4
- 2022年
- 松辽盆地及外围石炭纪—二叠纪地层分布广、厚度大,油气资源前景备受关注,但松辽盆地深部的石炭-二叠系尚待系统而精细的研究,目前得到的相关深层系信息尚不能清晰刻画上古生界地层的残留特征.基于盆地内相关二维深反射地震剖面、重力资料,通过强约束“剥皮”技术、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和测井数据多信息融合反演等方法,获得了相关目的层系分布与产出特征,以及经历多期次构造叠加石炭-二叠系的保存状况.研究表明,上古生界地层可大致划分为北带、中带和南带;现今的石炭-二叠系仍然保留了受古亚洲洋板块影响形成的东西向隆拗褶皱构造;中生代时期盆地的南北部受太平洋板块的影响存在差异;盆地断陷发育区石炭-二叠系埋藏较深,地层较厚,盖层厚度大,保存较好.
- 袁永真方慧方慧王兴宇裴发根荆磊张明鹏
- 关键词:松辽盆地上古生界地层展布
- 上地幔高导层与内生金属矿产及油气藏的关系被引量:4
- 2015年
- 依据大地电磁测深所发现的上地幔高导层顶面深度可以给出大陆岩石圈-软流圈界面(LAB)的空间发育特征,为认识岩石圈结构及壳幔相互作用等提供重要信息.本文在1996年编制的中国大陆上地幔高导层顶面深度图的基础上,补充了1995—2010年大地电磁测深结果和大地热流数据,以1°×1°网度编制了新的中国大陆上地幔高导层顶面深度图.我国上地幔高导层顶面深度变化很大,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特征,呈东浅、西深、北浅、南深的格局,从最浅的50~60km到最深的230km,平均深度为100~120km.据上地幔高导层顶面分布形态,全国共可划分出27个隆起区.通过与中国已知内生金属矿产和油气田的分布对比,发现我国大陆80%以上中生代内生金属矿床分布在上地幔高导层隆起带或其梯度带上方.中国大陆东部含油气盆地主体对应上地幔隆起区,油气田多位于隆起区上方或其边部的过渡带上;西部主体位于幔坳区,主要油气田对应盆地中心的幔坳向周边幔隆过渡的梯度带上;中部表现为仅盆地腹地对应幔坳,盆地周边对应规模较大的上地幔隆起带,主要油气田位于隆起带.总的来看内生金属矿床一般分布在上地幔隆起区靠近造山带一侧,而油气田一般分布在上地幔隆起区靠近盆地一侧.软流圈的不断上隆,造成岩石圈减薄、拉张,张性断裂的出现成为地球深部物质和热量向地壳上部运移的有利通道,为内生金属矿产的形成提供了成矿物质和能量保障,也为含油气盆地带来了生烃催化剂、热能和无机成因的石油与天然气.地球深部超临界流体的存在对上地幔高导层的形成、成矿物质运移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 钟清方慧杨辟元李立袁永真裴发根
- 关键词:大地电磁测深内生金属矿床油气藏
- 大兴安岭东缘壳内低阻层特征及成因讨论
- 大兴安岭东缘MT电性特征研究表明,壳内发育三个低阻层或低阻条带(L1、L2.L3),三者EW向上不连续,产状差异显著;其埋深自南向北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对比前人在研究区以北开展的电磁测量结果,推测该低阻层在大兴安岭东...
- 张鹏辉方慧张小博袁永真
- 关键词:低阻层板块俯冲
- 大陆电磁参数标准网实验研究——SinoProbe-01项目介绍被引量:8
- 2011年
- 通过研究大陆地壳和上地幔尺度综合物性成像方法,尽可能预先建立覆盖全国、网度为4°×4°的阵列式区域电磁参数标准网控制格架,并以华北和青藏为基地创立阵列式区域大地电磁场"标准点"观测网的构建方法、技术;构建华北和青藏地区壳、幔电磁参数三维结构标准模型"格架",以及不同网度的壳、幔物性三维结构模型,为覆盖全国的阵列式区域地球物理"标准点"观测网最佳网度选择提供范例,为最终建立中国大陆地壳和上地幔综合地球物理三维结构标准模型,开展地球物理一地质综合建模研究提供实验数据和方法技术支撑:为预测我国超大型金属成矿远景区提供方向,为将来"地壳探测工程"所包含的中国大陆地壳及上地幔物性三维结构探测解决大地电磁场"标准化"探测作必要的人才和技术准备.
- 杨文采魏文博金胜孟小红叶高峰徐义贤方慧邓明景建恩
- 关键词:电磁参数
- 单层金属网对低频探地雷达波屏蔽效能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本文研究了低频探地雷达天线发射的5-30MHz 电磁波以金属网为屏蔽材料进行远区屏蔽的效能,影响因子为金属网趋肤深度δ,被屏蔽电磁波频率f,孔宽W 和丝网直径t.通过对紫铜网、铝丝网、铁丝网和不锈钢丝网的电磁屏蔽效能的理论测算得出:总体上,金属网的屏蔽效能随着电磁波频率的升高而降低;金属网趋肤深度δ 对总体屏蔽效能的影响不大;孔宽W 对铁丝网屏蔽效能的影响呈现先降低后增高的趋势,而对于小网孔(W≤4.8cm)的铁丝网,孔宽W 越小屏蔽效果越好;铁丝网丝径t 越大,屏蔽效果越好.
- 张小博白大为方慧高保屯仇根根
- 关键词:电磁屏蔽屏蔽效能屏蔽材料
- 中国东北地区壳-幔岩石圈层结构MT探测与研究
- 中国东北地区位于古亚洲洋构造域与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叠合部位,前中生代经历了不同时期、不同方向的板块拼合、造山作用,中新生代板内构造作用改造,使该区域具有不同的构造指向与变形样式,地质构造复杂。为构建东北区域标准电磁的壳-幔...
- 裴发根方慧钟清仇根根袁永真杜炳锐何梅兴高保屯
- 关键词:电性结构
- 中国大陆长江中下游重要成矿区带大地电磁测深三维反演研究
- 大地电磁测深法是进行深部电性结构探测重要方法之一,由于该方法具有探测深度大且对低阻体灵敏等特点,使得该方法越来越广泛被人们所采用。大地电磁三维反演计算最近几年发展迅速,正逐步走向实用化阶段。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铁铜...
- 仇根根方慧钟清郭友钊裴发根张小博李晓昌袁永真卢景奇刘畅往高宝屯何梅兴李立赵子言
- 关键词:大地电磁测深三维反演低阻层成矿区带长江中下游
- 陆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我国是多年冻土分布面积第三大的国家,具有良好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前景。然而,陆域冻土区的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特征与海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有效的陆域冻土区水合物勘探技术成为水合物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关键。这里聚焦陆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探进展,简要介绍了冻土区水合物勘探历程,重点介绍了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近十多年来冻土区水合物勘探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进展,主要包括水合物勘探技术、识别标志、储层评价方法、勘查模型和水合物资源环境效应等方面内容,并结合我国冻土区水合物勘探研究现状,展望了陆域冻土区水合物研究发展趋势。
- 裴发根方慧方慧吕琴音
-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冻土
- 油气地球物理勘探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
- 2022年
- 地球物理勘探是获取地下油气资源信息的重要手段和核心技术,是油气勘探开发部署决策的重要依据。聚焦国家关于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的决策部署,近二十年来,在国家科技专项、地质调查项目等的支持下,物化探所先后在青藏高原、东北、长江下游、柴达木等地区开展了一系列油气、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查工作,在构建重要盆地地层和构造格架、油气资源评价和有利区优选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支撑服务了多口地质调查井井位优选,在重要断裂的位置和空间展布、重要盆地的形成演化、沿江对冲带空间位置、郯庐断裂是否南延等基础地质问题研究方面取得新认识,形成了青藏高原、火山岩覆盖区、双复杂区等油气地球物理勘探关键技术。通过总结近二十年的油气地球物理勘探工作,提出了物化探所今后油气地球物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和主要研究方向,强调应重点探索新领域、新类型、新深度、老区新层系油气勘探潜力,攻关重磁电震联合反演等关键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致力于构建复杂构造带油气地球物理探测体系。
- 何大双肖都方慧方慧张鹏辉刘建勋何梅兴张鹏辉李培
- 关键词:油气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含油气盆地
- 松辽外围早侏罗世-晚古生代油气远景分析
- @@以“开辟新区域、探索新层系”为目标,松辽外围油气基础地质调查项目组通过石油地质填图、非震剖面测量,初步查明“早侏罗世红旗组、晚二叠世林西组”为松辽外围新的、重要生烃层系。本文以突泉和扎鲁特盆地为例,概要分析松辽外围早...
- 陈树旺张永生方慧张明华钟清丁秋红郑月娟李永飞王杰张健苏飞郜晓勇李晓海
- 关键词:油气资源地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