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启丰
- 作品数:8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无锡市科技发展指导性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管超选择性介入治疗小汗腺血管错构瘤一例
- 2016年
- 患儿,男,9岁。右侧膝部疼痛触痛影响行走7个月,经病理及MRI等检查确诊为小汗腺血管错构瘤。采用血管超选择性介入治疗,患者临床表现显著改善,随访1年余未复发。
- 崔成军黄华明施启丰王飞
- CD105和MMP-9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研究骨巨细胞瘤组织中CD105和MMP-9的表达及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105和MMP-9在38例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复发的关系。结果1)CD105标记的肿瘤内MVD值为(9.70±2.34),MVD值随肿瘤组织学级别的升高而递增,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按X线表现分型,浸润型肿瘤的MVD值明显高于静止型,差异有显著性(P<0.05)。复发组的骨巨细胞瘤其MVD值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肿瘤内MVD值与放射学分型、肿瘤复发有关。2)MMP-9在骨巨细胞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0.53%,MMP-9阳性表达率在不同组织学分级的病例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按X线表现分型,MMP-9在活动型、浸润性两组的阳性率高于静止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MMP-9在复发组的表达率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MMP-9过表达与肿瘤的复发有关。3)MMP-9阳性组的MVD值高于MMP-9阴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MMP-9表达与MVD值呈正相关。结论CD105标记的MVD值和MMP-9过表达可作为预测骨巨细胞瘤复发的客观依据。MMP-9过表达与骨巨细胞瘤内新生血管的形成有关。
- 蔡颖冯一中张熔熔唐威施启丰
- 关键词:骨巨细胞瘤CD105微血管密度MMP-9免疫组织化学
- 小鼠白假丝酵母菌阴道炎模型中微环境的变化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构建白假丝酵母菌阴道炎小鼠模型并了解其微环境变化。方法ICR雌性小鼠,预先连续灌胃给予低、中、高剂量的戊酸雌二醇,7d后阴道内接种白假丝酵母菌建立阴道炎模型,并继续喂食雌激素至实验结束。检测小鼠血中雌激素浓度、阴道pH值,进行阴道灌洗液乳杆菌、白假丝酵母菌菌落计数和阴道组织病理观察。结果戊酸雌二醇低、中、高剂量组接种后,各组小鼠阴道pH值均升高,小鼠阴道乳杆菌菌落数都明显降低,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道灌洗液白假丝酵母菌菌落计数在第4天达到峰值,分别为(2.324±0.150)、(4.600±1.366)、(6.825±1.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E染色结果显示,戊酸雌二醇高剂量组有较多多形核粒细胞(PMNs)浸润。结论高剂量雌激素灌胃更易使小鼠雌激素化,并使阴道微环境发生改变,有利于构建小鼠白假丝酵母菌阴道炎模型。
- 拜红霞陆显义施启丰房灵顾敏红陆胜王昊珏
- 关键词:白假丝酵母菌乳杆菌阴道炎戊酸雌二醇
- 女性外阴尖锐湿疣组织中HPV感染型别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女性外阴尖锐湿疣(外阴CA)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型别的分布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基因芯片结合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322例外阴CA组织行23种HPV基因型检测,并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322例外阴CA组织中检出HPV阳性者279例,HPV感染率为86.65%(279/322),单一型感染率56.52%(182/322),多型感染率30.12%(97/322)。结论 HPV感染与外阴CA的发病密切相关,HPV 11和6型是单一型感染最主流的型别,而11+18、11+16、6+11和6+16型是多型感染最常见型别。基因芯片联合PCR技术适用于临床开展HPV分型诊断,敏感性好、特异性高,对女性外阴CA的临床诊断、治疗及其疫苗研究意义重大。
- 单慧敏曹佩霞耿建祥蔡为民施启丰龙秀荣夏林王宏景赵雪
- 关键词:外阴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
- 外阴、阴道和宫颈尖锐湿疣组织中HPV感染的对比研究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研讨外阴、阴道和宫颈尖锐湿疣(CA)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型别的分布状况以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基因芯片结合PCR技术对63例外阴尖锐湿疣、61例阴道尖锐湿疣和65例宫颈尖锐湿疣组织行23种HPV基因型检测,并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63例外阴尖锐湿疣组织中检出HPV阳性者56例,HPV感染率为88.89%(56/63);61例阴道尖锐湿疣组织中检出HPV阳性者55例,HPV感染率为90.16%(55/61);65例宫颈尖锐湿疣组织中检出HPV阳性者62例,HPV感染率为95.39%(62/65)。结论 HPV感染与外阴、阴道和宫颈尖锐湿疣的发病密切相关,HPV6和11是主流型别,以外阴尖锐湿疣最为常见。基因芯片结合PCR技术是适合应用于临床行HPV分型诊断的一种方法,具有敏感性好、特异性高的特点。对女性外阴、阴道和宫颈尖锐湿疣的临床诊断、治疗及其疫苗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 单慧敏施启丰耿建祥仲玉英梅静龙秀荣夏林王宏景赵雪
- 关键词: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外阴子宫颈
- 176例男性尿道口细胞中HPV感染基因型分布的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苏州市男性生殖器尖锐湿疣患者尿道口细胞中人乳头瘤病毒(HPV)不同基因型别感染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从176例男性生殖器尖锐湿疣患者尿道口细胞标本中提取23种HPVDNA,采用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杂交技术对其进行HPV基因型别的检测,并对受检者进行基因型别的分析。结果 176例男性受检者中检出HPV感染者110例,总阳性率为62.50%(110/176)。其中单一型别的HPV感染者72例,占40.91%(72/176),单一型别的感染中,HPV6型感染者26例,阳性率为14.77%(26/176),是单一型别最主要的感染类型,其次分别为HPV11型24例、16型8例、58型3例、18型2例、56型2例,感染率分别为13.64%(24/176)、4.55%(8/176)、1.71%(3/176)、1.14%(2/176)。混合型HPV感染者38例,占21.59%(38/176),其中二型混合感染者25例,占混合型感染的65.79%(25/38),三型感染者9例,占混合型感染的23.68%(9/38)。结论 HPV6型、11型、16型、18型、58型和56型是苏州市男性生殖器尖锐湿疣患者尿道口细胞感染的主要基因型别,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检测技术是一种比较适合临床对男性进行HPV分型检测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诊断方法,尤其适合开展男性尿道口细胞中HP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
- 龙秀荣耿建祥李丽王志蕙施启丰夏林王宏景王晓红夏思钧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尿道口基因型
- 男性尿道口细胞HPV感染基因型分布的研究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男性尿道口细胞中人乳头瘤病毒(HPV)不同基因型别的感染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从304例男性尿道口细胞标本中提取23种HPV DNA,采用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杂交技术对其进行HPV基因检测,并对受检者行基因型别的分析。结果 304例男性受检者中检出HPV感染者117例,总阳性率为38.49%(117/304)。其中单一型别的HPV感染者75例,占24.67%(75/304),单一型别的感染中,HPV6型感染者26例,阳性率为34.67%(26/75),是单一型别最主要的感染类型,其次分别为HPV11型10例、16型7例、58和81型各6例、33型5例,感染率分别为13.33%(10/75)、9.33%(7/75)、8.00%(6/75)、8.00%(6/75)、6.67%(5/75)。多型HPV感染者42例,占13.82%(42/304),其中二重感染者34例,占多型感染的80.95%(34/42),三重感染者6例,占多型感染的14.29%(6/42)。HPV感染的年龄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 6型、11型、16型、58型、81型、33型是男性尿道口细胞感染的主要基因型别,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检测技术是一种比较适合临床对男性进行HPV分型检测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诊断方法,尤其适合开展男性尿道口细胞HP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
- 夏思钧龚培尧耿建祥平春敏靳春萍龙秀荣施启丰夏林王宏景王晓红
- 关键词:尿道基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