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海燕
- 作品数:23 被引量:61H指数:5
-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 用于桩土界面抗剪强度原位测试的方法与对称式直剪仪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桩土界面抗剪强度原位测试的对称式直剪仪,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剪切装置,所述剪切装置包括剪切盒、向所述剪切盒内的土样施加法向力的扇形分布式法向力提供机构、测量所述剪切盒剪切位移的剪切位...
- 苏栋黄俊杰明海燕陈锐陆钊
- 文献传递
- 用于土壤与结构面的力学测试仪及其测试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土壤与结构面的力学测试仪,包括:支架、设置在该支架上的控制开关、固定在所述支架底板上的升降机构、压在所述升降机构顶部的测力环、固定在所述支架顶板上的容器、通过传压螺钉压在该容器上部的杠杆、通过平衡杆固定在...
- 苏栋明海燕茅加峰
- 文献传递
- 残余强度对上圣费南多土坝流动变形的影响
- 本文介绍一组关于上圣费南多土坝(upper San Femando dam)的完全耦合动力分析。分析采用基于与状态相关的剪胀性理论的临界状态砂土模型,描述土在所有可能加载条件下蹬响应。除了给出土坝的总体位移及变形状况外,...
- 明海燕李相菘
- 关键词:液化
- 文献传递
- Lower San Fernando土坝破坏及加固的完全耦合分析被引量:8
- 2002年
- 介绍一组关于LowerSanFernando土坝在 1971年SanFernando地震中响应的完全耦合有限元分析 ,利用一新研制的临界状态砂土模型模拟土在各种条件下的响应。分析结果表明 ,在堤坝的上游边坡会发生流动破坏。如果没有下游反压平台 ,堤坝有可能发生滑向下游的流动破坏。
- 明海燕李相菘
- 关键词:土坝本构模型
- 地下水位上升引起斜坡变形的完全耦合分析被引量:8
- 2007年
- 降雨是导致斜坡破坏的主要原因。地表水冲蚀与渗入、地下水运动都可能引发松散斜坡破坏。地下水位上升和地下水在土中渗流引起土体应力状态变化是导致斜坡在降雨过程中或降雨后变形与破坏的关键因素。本文采用完全耦合有效应力分析程序和与状态相关的剪胀性砂土模型模拟斜坡因地下水位变化而发生的变形。通过逐步改变初始和终止地下水位间土单元中孔隙水的密度模拟地下水位上升的效应。完全耦合方法可以模拟孔隙水和土骨架间漂浮和渗透的相互作用。本文分别模拟松散斜坡、回填压实斜坡和填石斜坡等3种斜坡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填土密度和斜坡排水条件是影响斜坡因地下水位上升而变形和破坏的重要因素。
- 明海燕李相崧张瑞华
- 关键词:液化降雨斜坡
- 砂土各向异性对挡土墙抗震性能影响数值分析被引量:5
- 2007年
- 指出相同砂土在不排水三轴拉伸条件下测得的临界状态强度远低于在三轴压缩条件下的强度,这归因于土的各向异性.挡土墙在地震作用下变形与破坏的程度与填土的临界状态强度密切相关.正确估计土的强度对于评价挡土墙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受被动土压力作用的挡土墙,如果不考虑土的各向异性,可能会过高估计土的临界状态强度,即土液化后能够提供的被动土压力的大小,从而过高估计挡土墙的安全储备.对挡土墙抗震性能进行完全耦合有效应力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受被动土压力作用的挡土墙,砂土内在各向异性对其抗震性能影响显著;对于受主动土压力作用的挡土墙影响轻微.
- 明海燕李相崧Y.F.Dafalias
- 关键词:挡土墙砂土液化土压力本构模型
- 液化对砂土场地地表加速度响应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在饱和砂土场地振动过程中,孔隙水的发展会影响土体的有效应力和土骨架对地震波的传播。采用离心机动力试验和数值分析手段对不同强度振动作用下的砂土场地响应进行了研究,并利用观测和计算结果对现行液化评估简化方法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当振动强度较大时,土体的液化将导致加速度急剧衰减;采用完全耦合分析能再现超静孔压的发展和液化对加速度传播的影响,但总应力分析严重高估了地表的加速度;应用简化方法进行液化评估时,确定地表处水平加速度峰值应考虑场地对地震波的放大效应,但应忽略超静孔压的影响。
- 苏栋高翔明海燕包小华
- 关键词:砂土液化加速度
- 可液化地基单桩基础离心机模型试验的三维数值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文章通过三维水土耦合动-静一体有限元程序DBLEAVES对饱和砂土地基(Dr=40%)单桩基础的离心机模型试验进行模型试验相对应的原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和分析。对比分析小震(峰值加速度0.08g)和大震(峰值加速度0.47g)情况下的土体加速度、超静孔隙水压、沉降位移以及桩身弯矩等变化规律。其中,地基土的性质采用应力诱导各向异性的交变移动弹塑性模型模拟,基桩采用弹性梁单元模型模拟。结果表明:①超静孔隙水压会'隔断'振动波的传递,当土体接近完全液化时,土表面峰值加速度会明显小于输入波峰值加速度,而当超静孔隙水压比较小时,土表面加速度相对于输入波则可能会放大;②地震时所达到的最大超静孔隙水压比是地基土沉降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且一大部分沉降发生在震后的孔压消散期;③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交变移动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土体在交变荷载下的动力响应特性,验证了所采用的DBLEAVES程序和有限元方法的有效性。
- 包小华刘志鹏徐长节苏栋明海燕谢雄耀
- 关键词:砂土液化数值模拟
- 填土斜坡的排水条件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
- 降雨是导致斜坡破坏的主要原因.地下水位上升和在土中渗流引起土体应力状态的变化是导致斜坡在降雨过程中或降雨后变形与破坏的关键因素.填土斜坡的稳定性不仅取决于填土的强度,还与填土斜坡的排水条件密切相关.适当的排水条件不仅可以...
- 明海燕李相崧张瑞华
- 关键词:液化降雨斜坡
- 文献传递
- 材料模型参数对自由场地震响应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水平自由场地震响应分析是岩土地震工程近几十年的研究热点之一。利用完全耦合有限元程序SUMDES 2006和临界状态砂土本构模型,分析了15m深的饱和砂土自由场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包括加速度的传播、孔隙水压力的发展、侧向变形以及地面沉降。通过增大和减小10%参数值,分析了材料本构模型中12个参数值的变化对土层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这些参数中,临界状态应力比M和e-pξ平面中临界状态线在e轴上的截距eΓ的影响比较显著,因而利用室内试验数据率定模型参数时,需保证其有足够的精度。分析结果也说明,用于自由场地震响应分析时,临界状态砂土本构模型仍然有进一步简化以减少参数个数的空间。
- 苏栋李相崧明海燕
- 关键词:自由场地震响应本构模型模型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