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园园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帕金森
  • 3篇帕金森病
  • 3篇防己
  • 3篇粉防己
  • 3篇粉防己碱
  • 2篇多巴
  • 2篇多巴胺
  • 2篇帕金森病大鼠
  • 2篇还原型谷胱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抑制剂
  • 1篇多巴胺能
  • 1篇多巴胺能神经
  • 1篇多巴胺能神经...
  • 1篇多巴胺能系统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抑制剂
  • 1篇原性
  • 1篇制剂

机构

  • 2篇常熟市第二人...
  • 2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3篇曹园园
  • 2篇赵合庆
  • 2篇周厚广
  • 2篇包仕尧
  • 1篇陆建明

传媒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P-糖蛋白抑制剂粉防己碱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对帕金森病大鼠脑内多巴胺能系统的影响研究
第一部分P-糖蛋白抑制剂粉防己碱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对帕金森病大鼠生物学行为和纹状体多巴胺及代谢物、相关酶的影响 目的:建立帕金森病大鼠动物模型,观察粉防己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其生物学行为和纹状体多巴胺及代谢产...
曹园园
关键词:粉防己碱帕金森病多巴胺能神经元
文献传递
粉防己碱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粉防己碱合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模型脑内多巴胺及代谢产物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立体定向注射制作PD大鼠模型,将成功模型随机分为4组:未治疗组(生理盐水)组,谷胱甘肽加粉防己碱(GSH+Tet)组,谷胱甘肽(GSH)组,左旋多巴(L-dopa)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上述药物共50d,给药结束后观察大鼠旋转行为,测定各组大鼠脑纹状体单胺氧化酶B(MAO-B),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仪测定纹状体多巴胺(DA),高香草酸(HVA),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水平及DA的代谢率(HVA/DA)。结果①GSH合用Tet能显著改善模型大鼠旋转行为[(7·72±2·05)r/minvs(12·39±3·20)r/min,P<0·05]。②GSH+Tet组的DA、HVA、DOPAC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对照组,且其DA,HVA含量与GSH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GSH+Tet组的HVA/DA(11·48±1·08)及MAO-B活性[(10·5±2·50)U/h/mgprot]明显低于其他治疗组,与GSH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粉防己碱合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能增强对PD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曹园园赵合庆周厚广包仕尧
关键词:粉防己碱还原型谷胱甘肽帕金森病高效液相色谱多巴胺
还原型谷胱甘肽合用粉防己碱对帕金森病大鼠脑线粒体酶复合体I及活性氧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合用粉防己碱(Tet)对帕金森病(PD)大鼠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6-羟基多巴立体定向注射制作PD大鼠模型,将成功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GSH组、GSH+Tet组、左旋多巴组,另设正常对照组,给药50d后测定鼠脑黑质线粒体酶复合体I活性及纹状体活性氧(R0S)含量。结果GSH+Tet对PD大鼠黑质线粒体酶复合体I有保护作用,GSH+Tet能明显降低PD大鼠纹状体活性氧(R0S)水平。结论GSH+Tet能减轻PD大鼠黑质及纹状体氧化应激损伤,并对线粒体呼吸链有一定保护作用。
曹园园包仕尧赵合庆陆建明周厚广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粉防己碱帕金森病活性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