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玉

作品数:22 被引量:107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食管
  • 8篇食管癌
  • 6篇肿瘤
  • 5篇预后
  • 5篇食管肿瘤
  • 5篇腺癌
  • 4篇食管癌高发区
  • 4篇贲门癌
  • 4篇基因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预后营养指数
  • 3篇死亡率
  • 3篇发病
  • 2篇亚硝酸
  • 2篇亚硝酸盐
  • 2篇亚硝酸盐类
  • 2篇盐类
  • 2篇遗传易感
  • 2篇遗传易感性

机构

  • 22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河北省肿瘤研...
  • 2篇新泻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焦作市第二人...
  • 1篇新泻大学附属...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武警8640...

作者

  • 22篇曹玉
  • 6篇陈志峰
  • 5篇王岩
  • 4篇梁索原
  • 4篇单保恩
  • 4篇刘俊峰
  • 4篇王娜
  • 3篇张立玮
  • 3篇殷金环
  • 3篇王玲
  • 3篇侯俊
  • 3篇王士杰
  • 2篇徐志彬
  • 2篇袁丽
  • 2篇郭硕
  • 2篇李琰
  • 2篇温登瑰
  • 2篇宋国慧
  • 2篇徐莹莹
  • 2篇周荣秒

传媒

  • 5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2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临床荟萃
  • 1篇河北医药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第十三次全国...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北省肿瘤高、低发地区饮水中“三氮”含量与食管癌发病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对比邯郸市涉县与张家口市赤城县上消化道肿瘤高、低发区食管癌发病及饮水中"三氮"含量情况;探寻饮水中"三氮"含量与食管癌发病的关系,为食管癌高发区病因学及一级预防提供线索。方法回顾性调查上消化道肿瘤高发区涉县及低发区赤城县1990~2009年食管癌发病率;分别检测两县三乡饮水中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含量。结果涉县、赤城县1990~1999年与2000~2009年食管癌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涉县与赤城县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涉县、赤城县饮水中硝酸盐、氨氮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亚硝酸盐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饮水中硝酸盐、氨氮含量与食管癌发病率呈正相关,亚硝酸盐与食管癌发病率无明显相关。结论饮水中硝酸盐、氨氮可能是高发区食管癌发病的重要病因。
曹玉粱索原赤泽宏平张富治黄胜兵王士杰
关键词:食管肿瘤饮水硝酸盐类亚硝酸盐类氨氮数据收集
河北省磁县1988~2011年贲门腺癌死亡趋势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分析河北省磁县1988~2011年贲门癌死亡变化趋势,为贲门癌的防治策略提供流行病学数据。[方法]截取磁县肿瘤登记处1988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的ICD编码为151.0或C16.0的死亡记录。计算变化百分比(PC)、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贡献率。[结果 ]1988~2011年贲门癌死亡1561例,其中男性1112例,女性449例。男女合计平均年死亡率为13.84/10万,男性为21.58/10万,女性为7.46/10万。贲门癌世标死亡率的PC为190.20%(χ2=13.163,P〈0.01),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为4.29%(t=6.057,P〈0.01)。50岁以上人群死亡上升趋势最为明显,上升贡献率为100%。[结论 ]磁县24年来贲门癌死亡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高年龄组上升趋势更为明显。
李东方宋国慧陈志峰陈超冀洪新曹玉王娜侯俊
关键词:贲门癌死亡率
共刺激分子B7-H3在人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13年
背景与目的:B7-H3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成员,但目前其在人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人肝癌组织中B7-H3分子的表达,探讨B7-H3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检测71例肝癌组织、对应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B7-H3分子的蛋白、mRNA表达以及CD8+T淋巴细胞的浸润程度。结果:肝癌组织中B7-H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93.0%(68/71),而B7-H3在癌旁及正常肝组织中几乎不表达。肝癌组织中B7-H3 mRNA表达水平比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显著升高(P<0.05)。B7-H3的表达与患者AFP水平、TNM分期及肝内有无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肿瘤组织中CD8+T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呈负相关(P<0.05),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P<0.05)。结论:B7-H3在肝癌中高表达,和多项临床病理因素具有明显的关联。肝癌中B7-H3分子表达可能参与了抑制肝癌组织内CD8+T细胞功能,促进肝癌细胞逃避免疫监视,提示B7-H3在肝癌早期诊断、判断预后及靶向治疗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玲曹娜娜单保恩曹玉李杰王岩徐莹莹
关键词:B7-H3人原发性肝癌免疫组织化学
ERCC1基因多态性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铂类化疗预后关系的meta-分析
目的 ERCC1(excision repaircross complementation 1,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是核苷酸切除修复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其表达水平与多种肿瘤铂类药物化疗的预后密切相关.研究显示ERCC1...
胡佩李琰王娜曹玉周荣秒齐冰丽康山
靶向p65基因的miRNA对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背景与目的: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乳腺癌中预后较差的一个亚型,如何防治TNBC的快速生长成为近几年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NF-κB信号通路在肿瘤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中扮演重要角色,有望成为肿瘤基因治疗新的方向。本研究通过建立人TNBC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靶向沉默NF-κB p65亚基的微小RNA(microRNA,miRNA)治疗对TNBC裸鼠移植瘤生长及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TNBC细胞株MDA-MB-231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瘤旁注射p65miRNA质粒(p65miRNA组),同时以注射Neg-miRNA质粒和PBS作为Neg-miRNA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监测肿瘤生长变化,测量肿瘤质量。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65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经p65miRNA处理后,裸鼠肿瘤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FCM结果表明,p65miRNA组肿瘤细胞凋亡率为(31.08±3.52)%,明显高于Neg-miRNA组(5.76±1.02)%和空白对照组(4.29±0.86)%(P<0.05)。此外,p65miRNA组裸鼠肿瘤组织p65和Bcl-2的蛋白表达明显下调,Bax的蛋白表达显著上调。结论:p65miRNA能抑制人TNBC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且在体内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王玲单保恩曹玉李巧霞赵连梅周凯旋徐莹莹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MIRNAP65
VEGF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遗传易感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460C/T、+936C/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子宫内膜异位症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字化期刊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1990年1月至2012年2月。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分别合并这两个SNPs与子宫内膜异位症遗传易感性关系的OR值,并进行亚组分析和文献的发表偏倚检验。结果纳入的8篇研究文献中,对于-I-936C/T多态,病例组共计1784例,对照组共计1865例,Meta分析显示:比较c等位基因携带者,携带T等位基因的妇女明显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病风险(OR=1.15,95%CI:1.01—1.30,P=0.03);对于-460C/T多态。病例组共计2158例,对照组共计2191例,Meta分析显示:-460C/T多态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风险无关,按照种族进行亚组分析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基因+936C/TSNP可能是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风险的一个低外显率分子标志物。
陆玉超李琰王娜曹玉周荣秒康山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子宫内膜异位症单核苷酸多态性遗传易感性META分析
北方食管癌高发区磁县1988年至2011年胃癌死亡趋势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北方食管癌高发区磁县1988-2011年胃癌死亡趋势。方法:选取磁县肿瘤登记处同年度ICD编码为C16死亡数据。结果:1988-2011年胃癌总死亡4 677人。男性1988-1999年平均粗死亡率40.5/10~5,2000-2011年为45.5/10~5;女性同期死亡率分别为19.7/10~5、22.7/10~5。1988-2011年胃癌死亡年度变化百分比(APC)总体呈现上升趋势,APC为0.43%。1988-1999年与2000-2011年两个时间段APC变化,1988-1999年胃癌死亡表现下降趋势,其中男性APC为-2.65%,P=0.042,女性-0.92%,P=0.439。2000-2011年胃癌死亡则表现整体上升趋势,男性和女性APC分别是3.13%、2.82%,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磁县1988-1999年胃癌死亡呈下降趋势,2000-2011年则明显上升,虽然尚无统计学差异,但上升趋势表明,在食管癌高发区对胃癌的防治研究是不能忽视的重要课题。
张俊会宋国慧陈志峰陈超冀洪新李波曹玉侯俊
关键词:胃癌死亡率
磁县1988-2011年食管癌死亡趋势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磁县是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分析北方食管癌高发区磁县1988-2011年食管癌死亡趋势,探讨趋势成因,为食管癌防治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截取磁县肿瘤登记处1988-01-01-2011-12-31登记ICD编码为150或C15的死亡数据,计算食管癌死亡率、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和死亡年龄结构,采用Joinpoint软件估计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年龄别APC和贡献率。结果 1988-2011年食管癌死亡12 813人,男7 953人,女4 860人。男女合计平均年死亡率为112.92/10万,男性为153.86/10万,女性为79.37/10万。24年来食管癌总死亡世标率、男性死亡世标率和女性死亡世标率均呈下降趋势(P<0.01),APC(95%CI)分别为-2.49%(-3.29%^-1.68%)、-2.18%(-3.08%^-1.27%)和-2.95%(-3.74%^-2.16%)。死亡人数自40岁以后明显升高,40~74岁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1.19%。各年龄组对食管癌死亡率下降贡献率显示,40岁以后人群贡献率明显升高,40~74岁组贡献率为97.13%。年龄别APC显示40岁组死亡率下降最快,APC为-10.60%(P<0.05),后随年龄增长,下降速度变慢。结论磁县24年来食管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40~74岁人群死亡率下降对整体死亡率下降贡献最大,加强对这一人群的早诊早治内镜筛查,特别是提高筛查依从性有助于磁县食管癌死亡率下降。
曹玉李东方陈志峰宋国慧侯俊陈超冀洪新李波王娜
关键词:高发现场食管肿瘤死亡率内镜筛查
生血宝合剂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宫缩痛缓解效果的观察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探讨生血宝合剂缓解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产妇宫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经剖宫产分娩的120例瘢痕子宫经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术后除常规护理外,术后12 h产妇开始口服生血宝合剂,15 ml/次,3次/d。比较2组产妇术后12、24、36、48、60和72 h宫缩痛的VAS疼痛评分。结果观察术后12 h、24 h、36 h、48 h、60 h和72 h产妇宫缩痛的情况,显示随着时间延长,产妇剖宫产术后VAS评分持续降低。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2组产妇产后VAS评分与时间呈负相关(P<0.01)。组间分析显示,在剖宫产术后36 h、48 h和60 h,观察组产妇宫缩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检验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剖宫产术后VAS评分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F=6.389,P=0.013),用药时间与药物作用之间也存在交互作用(FGreenhouse-Geisser=4.190,P=0.003)。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在术后36 h、48 h,60 h,观察组孕妇宫缩痛VAS评分较显著降低,统计学差异明显,提示随着用药时间延长,药物缓解疼痛的效果越好。结论生血宝合剂能有效地缓解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宫缩痛。
王娟田原曹玉
关键词:宫缩痛
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组织中Efp和Plk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6年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Efp和Plk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于2010年1月至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科住院的86例ER阳性患者乳腺癌组织中Efp和Plk3的蛋白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采用qRT-PCR法检测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中ER、Efp 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雌激素刺激后ER阳性乳腺癌细胞MCF-7中Efp、Plk3基因的表达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雌激素及蛋白酶抑制剂MG132处理后MCF-7细胞中Efp、Plk3的表达变化。结果:86例ER阳性的乳腺癌组织中,55例Efp表达阳性(64.0%),28例Plk3表达阳性(32.6%)。Efp表达阳性组织中Plk3表达阳性为23.6%,Efp表达阴性组织中Plk3表达阳性为48.4%,Efp和Plk3蛋白表达存在明显的负相关(P<0.05),Efp蛋白表达与乳腺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状况呈明显正相关(P<0.05),Plk3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状况呈明显负相关(P<0.05)。MCF-7细胞ER mRNA高表达,而MDA-MB-231细胞的ER mRNA低表达。MDA-MB-231细胞经雌激素刺激后,Efp mRNA的表达未见明显改变。MCF-7经雌激素刺激后Efp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而Plk3 mRNA的表达未见明显改变,未检测到Plk3蛋白的表达。MG132处理后MCF-7细胞中Plk3的蛋白表达明显上调,MCF-7经雌激素刺激后,再用MG132处理,Efp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而Plk3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ER阳性乳腺癌中Efp和Plk3蛋白表达存在明显的负相关,Efp可促进Plk3的蛋白降解,并可能参与了ER阳性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耐药过程。
桑梅香谷丽娜连易水王玲刘丽华艾宁曹玉单保恩
关键词:乳腺癌雌激素受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